第八十一章 汉人

推荐阅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

    老年方逸继续缓缓道来:“游牧民族的生存之道,其背后所蕴含的知识量,实则浩瀚如海。
    就拿一头牲畜来说,从选种、阉割、分群、交配、接生到治病,
    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量的智慧,而且这些知识还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
    不仅如此,还需要考虑牲畜的群体行为。马、牛、羊,这些群居动物,
    如何借助头羊、头牛的领导力,以及动物群落中的微妙关系来有效地管理它们。
    在养殖过程中,牲畜之间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养羊为例,既要养绵羊,也要养山羊。
    绵羊吃草时往往固定在一个地方啃食,容易对草场造成过度伤害。
    但是在绵羊群中混入一些山羊,山羊的活跃性就能带动绵羊缓缓移动,从而避免对草场的过度破坏。
    再有,同样是吃草,也有先后之分。
    要先让牛和马吃,因为它们的吃草位置较高。
    等牛马吃过后,羊再吃底下的部分。
    羊会直接啃食草根,如果羊先吃,那么牛马就无从觅食了。
    这些仅仅是对游牧民族生存智慧的一个粗略概括。
    实际上,每个民族的文化和生存方式都是复杂而多元,绝非简简单单的一个想法就能概括得了。”
    苏辰小声嘀咕道:“小说嘛,不用太讲究逻辑,平时消遣放空身心而已...”
    一旁众人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老年方逸继续缓缓阐述道:“至于为什么中原在打败草原之后,却并未选择统一草原。
    实在是因为秦汉时期,没有这个条件。
    不论从文化,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都没有意义。
    “还是要从‘何为汉人’这个话题说起了。
    汉人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汉朝以后才逐渐形成。
    而汉人的定义,并非仅仅基于血统。
    华夏历史上,各种民族迁徙、同化、融合的过程层出不穷。
    中原人的血统中大多都掺杂着其他民族的成分,因此从血统上来说,很难界定谁是纯粹的汉人。
    汉人的定义,其实是基于儒家文化。
    只要接受儒家文化,并按照儒家文化的指导去生活,就被视作汉人。
    “儒家文化在文明史上非常特殊。
    它是华夏最朴实的价值观,也是将华夏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与其他文明的宗教不同,儒家文化的载体并非个人认同。
    相比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来说,信徒只要信了耶稣或安拉,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按照一个虔诚的信徒的方式来生活。
    即使流落到荒漠,孤身一人,也不影响他的信仰。
    甚至会因此更加虔诚,否则他的精神就会崩溃。
    “然而,儒家文化却要求个体必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当中。
    比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规矩,都是对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规定。
    脱离了人际关系,这些规矩就无法展开。
    一个人如果独自隐居,还让他遵守三从四德,那显然是做不到的。
    “儒家文化所要求的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强的地理依赖性。
    需要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组织作为基础,也就是定居。
    而定居的前提是农耕。
    但农耕又有一个最硬性的约束条件,是年降水量。
    在中原,如果一个地方的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农耕就难以维持生计。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184/47358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