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脚踢上钢板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你是想让张不疑来为你督促群臣吧?”</br> 吕后缓缓抬起头来,脸色依旧是很平静。</br> 刘长对于她能猜出来也完全不惊讶,”是啊,我走的时候,特意留下了张释之,</br> 让他看看群臣,若只是休息整月,往后开始忙碌,那他就不会将诏令交给张不疑,若是整月之后,</br> 还要怠慢政务,那就会有大惊喜来迎接群臣。</br> “朝中大臣散漫惯了,阿母总是说我急功近利...可我不催促,这些人-年到头来,</br> 都办不成-件事,庙堂上下,都跟这梁国一样...他们总是认为,先前跟着阿父作战,</br> 便已经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如今享受便可。</br> ”若是想要享受,完全可以辞官在家,颐养天年,又何必握着大权不放,无所事事呢?”</br> ”周昌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实诚,他是个会干事的,可群臣跟他诉个苦,说些不中听的话,</br> 这厮便相信了..我每次所颁发的政令,多是多了些,可也并非是堆积在一人之上,庙堂诸多分工.."</br> 吕后瞥了他一眼,”可他们还是很劳累。”</br> “劳累?耕作的百姓不累?尚方的匠人不累?征战的将士不累?寡人不过让他们抽出三四个时辰来办公,</br> 便高声喊累,庙堂之中,除却陈平和周昌,有谁能在府里办公超过四個时辰的?</br> 整日好吃好喝的,便该去做事!</br> ”何况,这次我也给了他们机会,特意让他们休息一段时日...不过,阿母,我敢保证,</br> 这些家伙在我离开之后,就一定会再也不理事务,甚制此刻张不疑大概已经是动手了。”</br> 吕后并没有再否定这些话,”那你的诏令,是在带走我之前下达的,还是在带走我之后下达的?</br> “哈哈哈,原先是准备让张释之将诏令直接送到您这里,以您为主,以他和不疑为辅,</br> 可后来将您带走之后,便让张不疑为主,张释之为辅了。”</br> 刘长吃了几口肉,被烫的直齜牙,”都说寡人急功近利,迟早亡国,还劝寡人以秦王为戒,</br> 可寡人所颁发的政令,有哪条是会让百姓疲惫的?除却驰道需要百姓动手,</br> 其他都是官吏们就可以办成的事情....寡人觉得,这治理国家啊,就是要让百姓闲下来,</br> 让官吏忙起来!</br> "每个君王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治国之道,倒是与众不同。</br> 此刻,长安的一处别院里,群臣正在高歌,饮酒起舞,颇为快活。</br> 直到张不疑领着人冲进来的时候,群臣大吃一-惊。随即便有人愤怒的看着张不疑,</br> 很不容气的质问道:“宴席不曾请你,你前来作甚?”</br> 张不疑咧嘴笑了起来,”我奉大王诏令监察群臣..大汉禁聚饮..有大臣有功而设宴,</br> 宴席不得超过一天...你们聚集起来饮酒,怠慢政务,大宴四日有...僭越,怠政,建律....”</br> 张不疑压低了声音,语气愈发的凶很,在这一刻,诸多大臣的酒似乎也醒了。</br> ”大王诏令??”</br> “御史奉王令监察群...可有不妥?”</br> 方才那位还在质问张不疑的大臣此刻满脸堆笑,张不疑这个三公,是最不受群臣拥戴,</br> 也是最没有地位的三公了,这些自以为与留侯一辈的大臣们,压根就不曾将这个三公放在眼里,</br> 而没有大王的扶持,张不疑本身在庙堂的话语权也不大,被周昌,召平他们压得死死的,连九卿都能压他一头。</br> 可是,这位不受待见的三公,一但有了大王的全力支持,那群臣就没有跟他作对的任何勇气了。</br> “张公说的对,我们这就撤了宴席!””张公,我们这边去做事。”群臣纷纷起身,脸色有些不安,他们所不能承受的,</br> 并非是工作的压力,而是那种苛刻的氛围,那些黔首们的限制越来越少,甚制能随意走动,</br> 可对群臣的限制却越来越多,各种督促,这才是让他们最不满的,也是大王”急功近利”的最好体现。</br> 看到众人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的模样。</br> 张不疑却再次笑了起来,”可没这么容易..各位还不曾醒酒,如何能处置大事?不如先去醒醒湎。”</br> “来人啊!”</br> “送诸公前往廷尉醒醒酒”</br> 张不疑一呤下,即刻就有大量的绣衣冲了进来,看到绣衣前来,这些大臣连最后的反抗都不敢有了,</br> 也有人破口大骂,"张不疑!你且等着!!"</br> 张不疑冷哼了-声,转身便离开了这里,他还要去其他大臣的宴会上拿人呢。</br> 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不忠狗!</br> 张不疑领着绣衣,在长安四处抓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可张不疑完金不担心,在抓到了晚上的时候,</br> 听闻消息的其余大臣,早纪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张不疑便抓不到其他什么人了。</br> 当张不疑傲然的来到廷尉大牢的时候,大牢都已经装满了人,官吏急忙出来迎接。</br> ”不要让他们闲着,将他们要办公的奏表诸书带到廷尉,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在大牢内办事!.</br> 还有,各府的小吏要是找他们办事,就让他们进去,但是不许送吃的,烷之后就让他们即刻出去!”</br> 官吏即刻说道:“唯!”</br> 张不疑看了看周围,疑惑的问道:"王恬启人呢?”"哦,廷尉在里头呢..第二批进去的。</br> "哼,别让他误了廷尉的事!”张不疑转身离开了。</br> 而群臣则是开始在大牢内办公,廷尉大牢瞬间变成了庙堂,群臣怎么也没有想到,张不疑会将东西送进来,其中最尴尬的大概就是王恬启</br> 了,他就蹲在群臣之中,看守他的官吏还要跟他禀告廷尉的情况,王恬启揉了揉额头,早知道,就不去赴宴了。<</br> 显然,张不疑比起唐王还要不当人,看他那个意思,就是不把这段时日里耽误的事情做完,就不要想着出牢狱了。</br> 众人只是大骂,却又无可奈何。"来人啊,将这表递给治粟内史!”</br> 有人从牢狱内伸出手来,即刻就有官吏小跑了过去,拿着奏表-路跑到了下一个牢房,将东西交了出去。</br> 廷尉大牢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廷尉的官吏不敢为难这些人,特意为他们招来了案牍,烛火,笔墨,</br> 还私下里给他们一些吃的...毕竞,廷尉自己就在里头,怎么也得好好照顾才是在这里头,办事效率果然很高,这些时日里堆积起来的事,迅速得到了解决,众人交流着意见,</br> 忙碌着,累了就停下来骂一会张不疑,休息片刻,继续忙碌。</br> 当张不疑得知廷尉大牢的情况之后,心满意足。</br> 张释之有些担忧,"张公啊,您将群臣都抓进大牢内办公..是不是过了些?”</br> “你看他们现在多勤快啊?都是陛下太过仁慈,才让他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若是早些让我来当国......"</br> 张不疑说着什么,忽然眯起了双眼,“周昌召平他们呢?</br> “似乎都在周相府里.”"</br> “呵呵,他们还敢聚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全部都收拾掉!”</br> 张不疑狞笑着,。陈侯他们不曾赴宴,也不曾耽误要事,您不能无缘无故的抓他们啊!</br> ”他们如今没有设宴,难道他们将来就不会设宴了吗?我看他们迟早都要犯罪,倒不如现在就抓了!</br> ”我绝不允许!</br> "来人啊,将这厮也给我带去廷尉大牢!”</br> 张释之目瞪口呆,顿时叫道:"您要谋反吗?!大王让您监督群臣,可没有让您抓三公啊!!"</br> ”作为人臣,自然是要为君王分忧!他没有吩咐的,难道我就不去做了吗?”.</br> ”长啊,你想的都很好,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以张不疑的性格,获得了这样的权力,</br> 只怕是要跟召平周昌他们不死不休。</br> 吕后轻轻扶着刘安的后背,看着划安熟睡,轻声问道。刘长羡慕的看着安,嘀咕了几句,随即说道:</br> ”不担心,他做不成大事的。”</br> "哦?”</br> ”若是张不疑管不住自己,下场不会比那些大臣好到哪里去的。”</br> 刘长又看了刘安--眼,不悦的说道:”这厮不知羞的,都这么大了,还要阿母轻抚着入睡!”</br> “他还不满十岁,不像某的人...+五六岁的时候,还要我抚其背,哄着入睡。”</br> “咳咳,阿母啊,这竖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您可不能宠坏了他啊。”</br> “这句话,谁都可以说,唯独你没有资格来说。”“哦。”</br> 吕后温柔的看着熟睡的安,说道:“这三个竖子,都是要做大事的。”</br> “那可不,他们还跟我说了他们的志向,他们三个的志向都-样,就是想要送走我,</br> 祭拜我...大志向啊,冒顿和稽粥才有这般的志向,听的我都想先把他们给送走!</br> “不要胡说。</br> ”看着他们三个,我就觉得大汉将来要灭亡了,这些竖子啊,不成器,不成器啊。”</br> 刘长摇着头。</br> ”长,你要去吴国,我最好还是留在这里.不然,只怕是要耽误你太长的时日了。”</br> “也好,这里山清水秀的,阿母在这里调养身体,倒也不错。”</br> 刘长点着头,阿母自从离开长安之后,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如今大多时候连拐杖都不用了,</br> 此处又多近亲,让她在这里陪着自己的亲人们,多待一会也好。</br> "阿母,您要留下来可以,但是啊..别等我回来的时候梁国亡了就好。”</br> “梁王虽庸碌,却无大罪。</br> “好,那我明日便出发,那安车就留在这里吧,速度太慢....”</br> 张不疑此刻万分得意,他领着人便冲进了周昌的府邸。当他冲进了书房的时候,-群人正坐在这里议事。</br> 看到闯进来的张不疑,他们都皱起了眉头。</br> 张不疑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来人啊!将他们都带走!”</br> “张公好咸风啊。”</br> 张良眯起双眼,轻声说道。</br> 张不疑大惊,定睛一看,原来阿父也在群臣之中,此刻就坐在陈平的身边,</br> 在座的人也并不多,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就是周昌,召平,</br> 陈平,韩信,张良,柴武,刘敬等寥寥几人而已。</br> 此刻,他们都是直勾勾的盯着张不疑,在这些人的注视下,张不疑忽然觉得有些胆寒。</br> “阿..诸公,我是奉王令来的..</br> “你是来抓我的吗?”</br> 韩信站起身来,温和的看向了张不疑。</br> “哈哈,戏言,戏言耳,就是来看望你们的。</br> “诏令拿来我看看?”</br> 张不疑急忙叫来了刘章,让他将诏令拿给这些人过目,周昌看了片刻,问道:”让你监察群臣,总领大事,可曾让你肆意抓捕群臣?”.</br> ”...不曾。</br> 周昌挥了挥手,“无令而假借王玲,大罪!来人啊,将这厮带去廷尉大牢!</br> 让他在牢内好好的监察群臣!”</br> ”我有大王诏令!!””我是大王的舍人!!””放开我!”</br> “我为大汉立过功..”</br> 绣衣即刻就将张不疑拖走了,他离开之后,召平这才笑了起来,</br> ”这厮无法无天,这是想要将我们一网打尽啊。”张良摇着头,”太过鲁莽,</br> 我看他是来逼迫周公和召公的,却不知我们都在这里,子无德,还望诸位莫要怪罪。”</br> “这真是你亲儿子?”</br> 韩信有些狐疑的问道。</br> 张良只是摇了摇头,一言难尽啊。</br> 周昌笑着说道:”留侯,无碍....不疑做的很好,这些时日里,我几次催促,这些大臣明面上答应,</br> 暗地里继续纵乐,正好,让不疑来好好收拾他们...我们还是继续谈论正事吧。”</br> ”他倒是帮着周相做了周相不敢做的事情啊。”</br> 陈平说道。</br> 周昌身为国相,是大臣和大王之间的纽扣,要维护双方的利益,不能彻底倒向任何--方,</br> 因此在对待群臣的时候,周昌还是有些束手束脚的,张不疑倒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br> ”太尉说的讨伐西域,如今时机还不是很成熟。”</br> “我认为,倒是可以趁机将驰道和屯田的问题给解决了。”</br> “方才刘公也说了,承包给豪族,是取乱之道..会加强豪族对地方的影响,我们还是得想个稳妥的办法。”</br> 就在他们商谈着要事的时候,张不疑却来到了廷尉大牢内。</br> 群臣非常执切的欢迎了他的到来,拍手叫好,张不疑板着脸,对”背叛”了自己的刘章很是不满,</br> 不过,刘章也没有办法,刘长离开之前,是让周昌来负责所有的事情的,并且告知刘章,</br> 若是张不疑和周昌出现争执,就听周昌的!</br> 大概刘长早就料到这厮会故意去为难周昌这些人,特意留下后手,若是张不疑只是安心对付群臣,</br> 那就没事,可若是张不疑想不开,去招惹周昌这些代替刘长决策国事的大佬们,</br> 那就自求多福!</br> 张不疑坐在大牢内,低着头,长叹了一声。</br> 奸贼横行啊。"啪~”</br> 猛地有人往张不疑的后脑勺拍了一下,张不疑顿时大怒,转过身来,"谁?是谁?!"</br> 张不疑没有办法继续在这里抱怨,只好开始办公,开始在大牢内监察群臣,督促他们办公。</br> 可渐渐的,张不疑发现自己好像亏了。</br> 这些人办完事之后,就被官吏所释放,制于张不疑,则是要监察到最后-个人办完了事,才能出去。</br> 经过张不疑这么一闹,群臣顿时不敢再设宴作乐,在周昌的带领下继续办公,</br> 长安--如往常,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张不疑的名声,又降低了几个层次,</br> 已经彻底来到了跟过去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同等的水平。</br> 与此同时,刘长也是离开了梁国,将太后留在这里之后,刘长的速度又快了不少。</br> 沿路,都能看到官吏们在测量当地的驰道,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发动百姓来进行修补了。</br> 看来,庙堂里的那些人终于开始办公了。</br> 刘长沿路視察,心里大喜,这么-来,这驰道迟早能修到赵佗的家]口啊。</br> "大王,这是您要的当地户籍表..”</br> 近侍张卿拿着整理好的描写着当地情况的表递给了刘长,刘长很是满意,</br> 认真的翻阅了起来,这些年里,各地的发展还是很快的,尤其是这些耕地充足,气候良好,少灾害的地区,迎来了很多外地百姓。</br> “张卿啊...庙堂里的群臣若是有你这般效率,那该多好啊!</br> ”臣不敢与诸公并论。”张卿急忙回答道。</br> 刘长看着一旁的吕禄,“寡人发现啊,这近侍们做起事来,就是比朝中的大臣要更快...朝中那些大臣啊,</br> 就是想法太多,再这样下去,寡人就要在官内设立诸职,让这些宦官们来担任要职,重用他们了!”</br> 吕禄一愣,皱起了眉头,看了张卿一眼,低声问道:”大王啊,这些家奴岂能重用?”</br> ”为何不能?他们没什么野心,不贪图美色,认真做事,多好啊,寡人这次回去,就准备设立几个机构,</br> 专门让近侍们来担任,重用这些人!”</br> 刘长这么-开刑,便是老昏君了。</br> 吕禄不屑一顾,“群臣定然不愿,重用宦官。””</br> 刘长抚摸着胡须,”你说的也有道理。”</br> 吕禄开玩笑的说道:"倒不如由大王下令,往后想要做官的,便得去势,这么一来,或许他们就能专心办公,不再胡思乱想了.”</br> "哈哈哈,你这佞臣!”给寡人一干钱!””为何啊?”</br> “不给寡人就把你这个提议告知群臣!”</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2/466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