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机缘造化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三日后。</br>  晨色朦胧。</br>  天野镇外,有座小桥。</br>  四道人影相继来到镇外的小桥之上。</br>  分别是孤木子、玉榧、玉杏,还有当归一。彼此约定起早动身,一同前往云川峰。</br>  “孤师兄,早啊!”</br>  “呵呵,三位道友,孤木子有礼了!”</br>  “两位师兄,玉师妹,此去尚有百里路程呢,你我启程吧!”</br>  “于道友呢?”</br>  “孤师兄有所不知,我与他交情深厚,不忍心当面辞行,唯有不告而别了!”</br>  “他来了!”</br>  “啊……”</br>  四人寒暄之际,镇口走来一道人影。</br>  十七八岁的少年,短衣短衫,步履沉稳,正是于野。</br>  当归一急忙迎过去,感慨道:“哎呀,于道友也是重情重义之人,何必前来相送呢,快快请回!”</br>  于野径自走到桥头,举手施礼道:“我也想前往云川峰,一为送行,二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四位道友莫要嫌弃才好!”</br>  “呵呵,怎会嫌弃呢,孤木子多谢于道友相送之情!”</br>  “于道友,我兄妹邀你同行,请——”</br>  “这个……一起走吧!”</br>  孤木子与玉家兄妹均为通情达理之人,当归一不便拒绝,只得答应下来,转而又喜笑颜开道:“这份心意我领了,哈哈!”</br>  于野递给他两个戒子,为鬼修老者师徒所有。他取出灵石、功法、符箓、阵旗之后,其中尚存一些丹药、金银与私人杂物。</br>  当归一拿了好处,变得亲热起来,叮嘱道:“你的轻身术稍逊一筹,路上切莫跟丢了!”他又振臂一挥,道:“此去云川峰,诸位各显神通!”</br>  而他话音未落,飞一般的蹿了出去。</br>  孤木子抚掌称赞了一声,与玉家兄妹动身追赶。</br>  于野紧随其后。</br>  离去之时,他又不禁回头一瞥。</br>  迟疑许久,也权衡许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前往云川仙门。</br>  从于家村,至玄黄山,从大泽的化州镇,至蕲州的齐海镇,他翻越重山、远渡大海,历经千辛万苦,前后耗时一年,终于抵达此处。他找不退缩的借口。此去无论是能否拜入仙门,或是找到真相,也不管刀山火海,抑或龙潭虎穴,他都要走上一遭。</br>  百里的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所幸起早赶路,日出之时,已行程过半。孤木子与玉榧的轻身术甚为高明,且修为不弱,已双双跑在前头。而抢先带路的当归一,渐渐的力不从心,便是玉杏也追赶不上,累得他气喘吁吁,连连传音求助。</br>  于野伸手抓住当归一,带着他一起赶路……</br>  日上三竿时分,前方出现一座高山,彷如杵在半天中,甚是高大巍峨而气象万千。</br>  抵近山脚,未见集市与房舍,只有一道石头牌坊矗立在山坡上,并聚集着十多位年轻人。</br>  孤木子与玉榧、玉杏先到一步。</br>  于野与当归一,随后赶到近前。</br>  当归一有人带着赶路,已恢复了几分体力,又变得神气活现,与孤木子三人凑到一处说笑起来。</br>  于野独自站在一旁,抬眼观望。</br>  这便是云川峰了!</br>  山势高耸,树木茂盛,云雾遮掩,根本看不到山顶。左右则是群峰错落,同样望不到尽头。</br>  山坡上的石头牌坊,略显陈旧,且布满青苔,显得古朴沧桑,却又造型精美。牌坊的匾额上,刻着云川仙境四个大字。左右的石柱上,也刻着字迹,一侧为,天地化清虚,云外见飞龙;一侧为,阴阳衍五行,川上有真仙。</br>  那应该便是云川仙门的山门!</br>  石柱上的两段话,又是何意?</br>  于野尚在琢磨着石柱上的字迹,忽然周身一寒,心头一哆嗦,惊得他急忙收敛心神。</br>  与此同时,山门处多了一位相貌清瘦的中年男子。</br>  男子有着三四十岁的光景,身着青色道袍,头顶束扎道髻,留着短须,看起来相貌寻常。只不过他现身之际,眼光随意一瞥,强大的神识便已笼罩四周。在场的众人顿时吓得一个个不敢出声,便是当归一也伸手捂住嘴巴而惴惴不安。</br>  另有几个仙门弟子模样的男子守在山门前,其中一人扬声道:“此乃云川峰外门执事,常明师叔。”</br>  一道矮小的身影突然挤开人群,“扑通”伏地便拜:“弟子当归一,见过师叔!”</br>  “呵呵,尚未拜入仙门,并非我仙门弟子,称呼前辈即可!而你仅有炼气一层的修为,只怕……”</br>  “卜易前辈为弟子师叔,常前辈自然也是弟子师叔。”</br>  “卜易?”</br>  “正是卜师叔引荐弟子拜入仙门。”</br>  “他外出未归呀?”</br>  “弟子有卜易师叔的信物,请常师叔过目!”</br>  当归一拿出一块玉牌,高高举起。</br>  叫作常明的外门执事点了点头,道:“卜师弟的令牌,且罢,我便收了你这个弟子,起来吧!”</br>  “多谢师叔!”</br>  当归一重重磕几个头,一跃而起,顺势站在常明的身旁,俨然已是仙门弟子的派头。</br>  只听常明又道:“每岁春季,云川峰开门收徒。拜入仙门者,需炼气修为,并有保荐之人,经常某亲自甄别,方可择优纳入门墙。而在此之前,登记造册——”他拂袖一甩,转而走到一块石头上盘膝而坐。当归一亦步亦趋,毕恭毕敬的样子。</br>  两个仙门弟子,一个拿着卷册、纸笔,一个拿着玉简,吩咐众人报上姓名来历。</br>  “厉沄,山南人氏,炼气四层修为……”</br>  “孤木子,炼气六层修为,曾为三山门弟子,门内长辈举荐而来……”</br>  “玉榧,炼气五层,来自泉山玉家,族叔曾为仙门弟子……”</br>  “玉杏,炼气二层,同为泉山玉家子弟……</br>  “溟夜,炼气六层,有仙门长辈举荐,信物为证……”</br>  于野独自站在远处,郁郁寡欢的样子。</br>  他没有当归一的精明,也舍不下脸皮跪地求人,更无显赫的身世,与担保举荐之人。虽然仙门已近在眼前,而一切又好像与他无缘。</br>  于野打量着神秘的山门,以及高大巍峨的云川峰,禁不住念头彷徨,原地来回踱步。</br>  聚集在山门前的十多个年轻人,均为拜师求道而来,各自报上姓名来历之后,分别记录在卷册与玉简之中,之后逐一走到常明的面前,由那位外门执事加以甄别。只要他点头认可,便意味着成为仙门弟子。所谓的开山收徒,似乎很简单,并无繁琐的程序,也没有想象中的隆重。</br>  转眼之间,九位年轻男子与三位年轻女子,相继拜见了常明,无一例外均被纳入门墙。</br>  “一共十二人?”</br>  “恭喜师叔,又添了十二位弟子。”</br>  常明端坐在石头上,众人簇拥左右。他问话声刚刚出口,当归一已抢先作答。</br>  “呵呵,当归一?倒是个机灵鬼。”</br>  “哎呀,师叔已记下弟子的名讳,弟子再给您老人家磕个头……”</br>  “罢了,尔等随我上山!”</br>  常明拂袖而起,便要带着新晋的弟子上山。</br>  便于此时,有人出声道:“于野,卫国人氏,炼气三层,有仙门弟子举荐,请前辈明鉴!”</br>  众人循声看去。</br>  始终站在远处的一个年轻男子,像是农家小子,此时突然走了过来,并呈现出炼气三层的为,双手举着一块玉牌。</br>  当归一瞪大了小眼睛。</br>  孤木子与玉家兄妹皆微微愕然。</br>  竟是于野,他声称是送行而来,怎会有了举荐人,并要拜入仙门?</br>  在场的众人倒也安静,只管默默等待。而其中的一位年轻男子,却眼光闪烁、神色莫名。</br>  于野的眼光掠过那个年轻男子,微微一怔。之前并未过多留意,也没想过在此处遇到熟人。而年轻男子虽也陌生,却并非初次相见。他尚自狐疑之际,手中的玉牌忽然飞起。他强作镇定紧走几步,然后躬身而立。</br>  常明隔空抓取玉牌,稍加打量,道:“这是本门内门弟子的令牌,却不知为何人所有啊?”</br>  于野低头答道:“甘松。”</br>  “甘松?”</br>  常明突然走到于野的面前,厉声喝道:“甘松他何时去了卫国,如实说来。”</br>  于野依然低着头,不慌不忙道:“甘松前辈与家中长辈有旧,故而留下这块灵牌。至于他人在何处,晚辈不知。”</br>  “你竟然不知?”</br>  “不知!”</br>  在场的众人不明究竟,皆紧紧盯着于野。当归一却是脑门上冒出一层冷汗,瞪着小眼睛不知所措。</br>  “哦……”</br>  常明的脸色一缓,自言自语道:“数年前多名弟子外出,至今未归,也不知去向,哼!”他转而打量着于野,点了点头道:“多大年纪?”</br>  “十八!”</br>  “嗯,十八岁,炼气三层,根骨尚可,便留下吧!”</br>  常明转身走向山门,挥手道:“尔等十三人,仅为外门弟子,来日能否选入内门,全凭各自的机缘造化。且往百川堂安置——”</br>  他抬脚踏出一道剑光,直奔山顶飞去,不过眨眼的工夫,已消失在云雾之中。</br>  一位年长的仙门弟子站在石阶上,居高临下道:“仙门净地,自有清规,各位师弟,随我来——”</br>  众人随他穿过山门,循着一条盘山石径往上走去。</br>  与之瞬间,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br>  于野走在石径上,恍如走在梦境之中,忽然一道矮小的人影蹿到身边,传音道——</br>  “于师弟,吓死了我。”</br>  “怎么了?”</br>  “那位甘松前辈是谁,你是不是杀了他?只有我知道你能杀了炼气高手,你休想瞒过我。你若是被人识破,我也难以活命……”</br>  “你想多了!”</br>  “我想多了?”</br>  “嗯!”</br>  “哎呦,但愿如此。而你看那人是谁,这回是不是我想多了?”</br>  “他是谁呀?”</br>  “溟夜,曾出现在玄灵仙门,与齐庄主同行,我之前未曾认出,此时断然没有认错,他必是奉命追杀你我而来……”</br>  “哦!”</br>  “于师弟,你我乃是过命的交情,从此休戚相关、生死与共……”</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220/49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