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四章 绝对牛人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剧组在吴淞口的外景地一共拍了有五天的戏。</br> 宁卫民跟了得有四天。</br> 除了一开始,他刚到外景地时,与松本庆子公然出双入对,带给众多心灵干涸的剧组人员带来的巨大心灵打击之外。</br> 其实在此之后,他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可就几乎都是好印象了。</br> 他走人的时候,甚至让许多人都依依不舍,以绝对的牛人视之。</br> 所以这样的事实便可以充分证明,他的确是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人。</br> 首先对于导演野村芳太郎来说,最怕的,其实莫过于名演员和投资方搅戏,打乱了正常的拍摄计划。</br> 要知道,剧组是个等级森严的小社会,是金字塔形状的。</br> 制片人、导演、男主角、女主角是金字塔的最顶端。</br> 编剧、摄像、美、服、化、道、灯等部门都依次排在后。</br> 最后最底层就是场工和群演。</br>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专才。</br> 真能够算得上全才的,以俯瞰姿态驾驭全局的,往往只有导演一人。</br> 所以通常情况下,一定是导演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最终水准。</br> 那么演员不管腕儿再大,对于导演也得惟命是从。</br> 彼此之间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下属和上级的关系。</br> 但部戏的情况可就有点特殊了。</br> 因为松本庆子不仅仅是女主角,整部戏还是她出钱投资的,是制片人。</br>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双重身份的松本庆子。</br> 对野村芳太郎这个导演来说,就存在难以驾驭甚至是丧失自尊心的风险了。</br> 尤其如今他个人的事业也陷入低谷,正是黯淡无光的至暗时期。</br> 因为多年来在雾制片厂再没拍出过什么有影响的作品。</br> 整个日本映画界都已经断言他的导演生涯已经实质结束了,对他不再抱有任何期待。</br> 没想到,松本庆子和宁卫民看在与松本清张达成交易的份儿上,居然肯把一部十亿円预算的大投资电影交给他来拍摄。</br> 这完全属于雪中送炭之举,当然值得他感激。</br> 不过反过来,这让他身负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也更加不敢违抗松本庆子和宁卫民意愿。</br> 说实话,在拍摄之前,对于最终能否拍出一部好电影,并且让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双丰收这个问题。</br> 野村芳太郎确实打算孤注一掷,赌上自己的所有。</br> 但同时,他心里也是加倍的没底啊。</br> 好在松本庆子性情温柔,丝毫没有跋扈和自以为是的毛病。</br> 在片场从不耍大牌,也很尊重导演的权威,但凡有疑议和需要讨论的,都是为了把角色演得更深入人心。</br> 对于这个女主演,野村芳太郎不会更满意的了,很快放宽了心。</br> 然而眼下恰恰在拍摄这样一个很重要大场面时,遇到了坎坷和困难的情况下,宁卫民又来了。</br> 这下野村芳太郎自然又精神紧张起来,甚至还有点更惶恐了。</br>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老鬼子可是看出来了,宁卫民这家伙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宠妻狂魔”啊。</br> 想想看,他居然不远千里给松本庆子送来了休息用的专车。</br> 甚至买车的事儿松本庆子还事先一点不知道,这小子早在日本就规划好了。</br> 如果不是个恋爱脑,忠实舔狗,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br> 尽管宁卫民弄过来了好几辆房车,让他这个导演跟着沾了光。</br> 可要是这小子爱心泛滥、护妻心切,见不得松本庆子演戏吃丁点儿苦可怎么办?</br> 这种事又不是没在片场发生过的,以他半生的导演经理,早都见怪不怪了。</br> 无论男演员还是女演员,他们来探班的另一半,总会因为不满拍戏的条件,提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br> 甚至因为不满男女演员激情戏的拍摄方式,发展到大闹片场的,这都属司空见惯。</br> 有人甚至吃准了拍到后期,导演不能换演员,居然私自拐带走了演员,擅自扔下戏不拍了,跑到周边景区去度假的。</br> 导演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br> 只能忍气吞声,乖乖等他们玩儿爽了回来。</br> 即便没这么过分,但探班的人拍摄时坐在导演身边,挤到监视器旁看也令人烦不胜烦。</br> 更有甚者,因为不满镜头中演员表现,导演没喊ng,探班的人就先喊上了。</br> 这种喧宾得主的做法真是让导演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监视器上。</br> 所以野村芳太郎虽然表面上十分礼貌且热情,但骨子里真是对宁卫民畏之如虎啊。</br> 对他来探班的事儿感到头疼极了,就怕他指手画脚,干扰拍摄秩序。</br> 甚至怕原本好好的女主角也被他给拉偏了,真要是双剑合璧跟他对着来,他的老命就得交代了。</br> 不过好就好在,所以一切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完全是野村芳太郎自己杞人忧天。</br> 实际上,宁卫民是最懂得术业有专攻的人了。</br> 他从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儿随便指手画脚,尤其特别尊重上了岁数的专业人士。</br> 真拍起电影来,别说他主动离得远远的,从不待在导演身边。</br> 就是松本庆子化妆和拍摄,他也从不发言,就怕自己干扰拍摄进度。</br> 何况他自己也是别有所长的主儿,别的不懂,他懂得算账啊。</br> 像这种上千人的大场面,动用了不知多少弹药。</br> 为了拍夜景,还得雇佣起重机来吊架铺设灯光。</br> 仅从商人的角度来考虑,宁卫民就知道这是最耗钱的拍摄场面了。</br> 哪怕在国内什么都便宜,比日本拍摄要便宜好几倍,但问题是日本人的工资可便宜不了啊。</br> 一个鬼子一天报酬最少一万円,现场五六十个鬼子呢,这得多少钱?</br> 再加上这一天人吃马嚼的挑费,和拍摄消耗的装备设施,怎么也得花个二三百万円一天呢,那就是一两万美金。</br> 十亿円虽然听着似乎很多,可仔细算算就知道了,十亿里才有几个二三百万够这么造的?</br> 要不说剧组花钱如流水呢。</br> 宁卫民当然盼着拍摄顺利,明白越早拍完才越划算啊。</br> 真要是十亿円都拍不完这部片子,那最后不还得他来兜底想吗?</br> 更何况就冲野村芳太郎这吃着药,点灯熬油的工作着,说话手都打哆嗦,他也不敢给人家找事啊。</br> 无关什么尊老爱幼,他就怕万一这老鬼子真急出个好歹来,真累病了,累死了,那可就真虾米了。</br> 陪个发送钱是小事,何处黄土不埋人?</br> 难道我泱泱中华,埋的鬼子还少吗?</br> 可问题是这老鬼子一趴下,他去哪儿再套一头能拉这磨的日本老驴去啊?</br> 十亿円的投资他总不好弃之于不顾吧?</br> 所以他再不懂事,也不能跟钱过意不去,犯不上跟他自己个儿为难啊。</br> 而如此一来,信奉无为而治的他可就成了来探班的模范,演员亲友的楷模了。</br> 更别说他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着剧组想辙解决实际困难的。</br> 比方说头一天晚上听说发电机还没到,见野村芳太郎和松本庆子都着急,宁卫民就建议能不能用房车的发电机试试,毕竟三辆车呢,一起烧燃油也不小的电量呢。</br> 结果没想到,还真就解决问题了。</br> 两台12000瓦的“小太阳”,愣是让这几台房车的发电机给带起来。</br> 渐渐的,野村芳太郎还主动邀请宁卫民在片场观摩,甚至安排他坐在自己的身边了。</br> 别看都是一样的结果,但落在松本庆子和剧组其他人的眼里,都懂得这是导演对宁卫民的认可,礼遇程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br> 这还不算,和导演比起来,其实还有一个人对宁卫民的感激和仰慕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br> 那就是沪海制片厂委派来保证剧组生活和后勤的干部。</br> 这个干部啊,不大像沪海本地人,是个只会照章办事,缺乏灵活变通的老实头。</br>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偏偏对金钱过于计较,对外国人还有点怕。</br> 所以在宁卫民来探班之前,哪怕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办出来的事儿,也没法让人满意,净为自己挣骂了。</br> 无论中日双方都把他当成不会办人事儿的蠢材。</br> 日本人恨他脑子不好使。</br> 同胞们骂他良心大大的坏了。</br> 而宁卫民的那一车西瓜和一车玉米,可真是救了这个后勤干部的急。</br> 这漂亮的一手让他豁然开朗的同时,也不免肃然起敬。</br> 于是专门跟人打听了这事儿到底谁办的,然后诚心诚意去跟宁卫民请教。</br> 而在宁卫民好为人师的点拨下,干部终于懂得所有的供给上,当以有备无患和饮水充足为先。</br> 剧组整体的餐食当以方便为主,而便宜和好吃也不是化解不了的矛盾,对于剧组人员区别三六九等,给予一定特殊照顾也未必就会招人骂。</br> 就这样,外景地的伙食和物质供应工作,几乎一夕之间有了质的飞越。</br> 第二天,这后勤干部就申请了一辆面包车,准备了二十个搪瓷桶的开水,分两次给送到了外景地去。</br> 然后轮流往复,这天这车就不干别的了,专门管拉桶和送水。</br> 同时也算班车,能借着送水拉桶的活,再为剧组临时接送个人或者买点东西什么的。</br> 另外,饮食上也改了,没有大锅饭菜了,直接上饺子和包子这样带馅儿的东西。</br> 不但好做,好运输、好分好拿,也好吃喝。</br> 而且等级区别和中日不同的喜好,既能体现出来,也不惹眼。</br> 像群演们一水儿全素的大菜包子,每人五个,味道不佳,但能管饱了。</br> 同时直接解决了餐具不足的问题,不用桌椅也无需洗手,于野外就餐兜了就走,席地而食。</br> 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普通演员就要讲究些了。</br> 包子不光有素馅儿的,还有肉馅儿的。</br> 此外,由于每人都有自带的饭盒,还能喝一碗稀饭,外加两个鸡蛋,咸菜管够。</br> 这些不是沪海厂提供的,而是从不远处的村落里采买的。</br> 难得的是个“新鲜”二字。</br> 至于中日双方的导演,名演员,以及日本工作人员、还有各组的头头脑脑们都是同一水准。</br> 这些人吃的不是包子了,而是饺子。</br> 只不过区别在于,中方吃饺子是管饱的。</br> 而且有煮和煎两种做法可选,现场就有人支架起铁铛子像煎生煎包一样给煎。</br> 日本人就不一样了。</br> 按照他们的饮食习惯。统一每人十二个煎饺,再搭配一碗白饭。</br> 而无论中日,在这个层次,都有酱汤、腌萝卜、熏鱼作为佐餐小菜。</br> 另有奉贤黄桃一个作为餐后水果。</br> 别说,就这样非常简单的一个安排,居然是人人满意,竟然难得的让后勤干部荣获了好评、</br> 底下的看上面的不眼红,上面的也能怡然自乐。</br> 关键比起大锅熬菜熬萝卜炒肥肉片来不但省事了,花费少了,而且无论哪儿的人也没人抱怨不合口味的。</br> 所以可想而知啊,宁卫民对于这个干部来说,当然是牛人一个,只有让他服气的份儿了。</br> 和导演野村芳太郎以及后勤干部不同,中方的导演和那些国内比较出名的演员们,对于宁卫民的感觉,更多的是亲切感。</br> 因为这家伙明显来历不凡,地位超然,可却没有半点架子,甚至还很幽默。</br> 关键是他的日语水平非常高啊,比沪海厂派遣过来的两个翻译可强多了。</br> 原本呢,中方的导演和演员和这些日本人因为语言不通,互相之前严重缺乏沟通和了解。</br> 别说工作中不容易配合,难以了解彼此的意图,这样是非常容易产生龃龉和误会的。</br> 但从宁卫民来了之后就大大不同了,演戏的时候有他帮忙,中方导演也终于能让日本演员明白自己的意图了。</br> 而中日演员无戏拍时,不知怎么就以成了以宁卫民为中心的中日茶话会。</br> 这家伙人缘极佳,无论本国同胞还是日本人都很喜欢他,而众人都围着他聊,渐渐就成了中日语言对译和互相学习的补习班了。</br> 当然,既然男多女少,那自然没人装蒜,聊的正经事少,而闲篇极多。</br> 尤其以两国文化中最低俗的骂人方言为热门聊天话题。</br> 最有意思的是,无论中日人士,模仿对方总如鹦鹉学舌。</br> 说的都很起劲,但就是不伦不类,古怪至极,每每弄得凑在一起的人开怀大笑,不能自已。</br> 大家就是这样的谦虚好学,敏而进取。</br> 自然了,感情也在学习中不断加深。</br> 别看就这么寥寥几天,但宁卫民离开剧组时,中日工作人员的僵化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语言仍旧不同,但日常生活中走个对头也能打招呼了。</br> 更有甚者,居然宁卫民还满足了大家对于民族情结的需要。</br> 不知怎么的,他就把日本演员都忽悠了。</br> 居然私下里组织起人手来,拍摄了一张堪称逆天改命的“吴淞口大胜”的照片。</br> 那张照片在现场就让摄像师洗出来了,大家谁看谁都得乐。</br> 敢情作为俘虏的役所广司和阿部宽带着几个“鬼子兵”虽然站在中间的c位,但却一副俘虏模样。</br> 作为两个日籍军官,别说枪械军刀了,就连军帽都没了,头发凌乱,身后有硝烟,还被绳子五花大绑着。</br> 他们身旁和身后,则被穿着国军军服的宁卫民和几个威风凛凛,金刚怒目的华夏演员用枪指着。</br> 只可惜,毕竟只是闹着玩儿的事儿,日本演员情绪不够严肃和饱满。</br> 他们全都笑嘻嘻的,丝毫没有兵败被俘要被枪毙的沮丧,倒是有几分看淡生死的从容。</br> 是为整张照片最大的败笔,否则的话就真能当宣传海报了。</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709/4240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