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玄幻小说 > 我有一卷度人经 > 第四百零二章 仁德王归,陆地剑仙

第四百零二章 仁德王归,陆地剑仙

推荐阅读: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无论魏晋

    第403章仁德王归,陆地剑仙
    那余琛可是一万个不乐意啊!
    不管是启元帝想要见他真容,还是那夺天造化阵图的事儿。
    前者,现在整个天下,晓得判官的存在的人很多,可以说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但晓得余琛就是判官的,可不多,要么他身边绝对值得信任的几个,像石头,青浣,虞幼鱼等。
    要么就是阴曹地府的那些亡魂。
    你要说这会儿大夏朝廷的活人,那是一个都不清楚余琛的真实身份的。
    而你启元帝凭一句敬佩就想让余琛自个儿取下脸谱暴露身份?
    你配吗?
    配几把?
    再说了,我要真去了,你一个国运大阵把我劈了,算谁的?
    再者,关于那夺天造化阵图的事儿。
    余琛这会儿算是明白过来了。
    ――这玩意儿无论在谁手里都是个祸害,神武王如此,戚后如此,那海外邪修还是如此。
    只有让它被虞幼鱼带出这方天地,活着永远给它留在阴曹地府,方才永绝后患。
    而先前启元帝明明就答应了的事儿,这会儿绝口不提,任谁都能看出他不想给的心思。
    他在看信的时候,还没回去的文圣老头儿从一旁走过来,也瞥了一眼那信,眉头一皱,“陛下虽然强势霸道,但还从未有过食言之举,这般行事,却不像是他的风格。”
    余琛看向文圣老头儿,突然开口:“你说,那启元帝会不会也想……”
    后边儿的话,他没继续说下去。
    但文圣老头儿毫无疑问听懂了。
    ――启元帝会不会也在打夺天造化神丹的心思。
    “这必不可能。”
    文圣老头儿连连摇头:“当然,这般笃定并非老头子我多么相信那位陛下,实在是因为他拿这玩意儿没什么作用――当初围杀戚后的鸿门宴时,陛下身负重伤,神胎被毁,这辈子也别想突破入道之境了。
    这也是陛下虽然强势霸道,天资也是绝顶,但道行始终困在神薹境的原因。
    ――对了,你应当知晓吧,虽然说起来挺可笑,但陛下实际上是如今大夏历任皇帝中道行最低的。”
    余琛听了,微微颔首。
    按照虞幼鱼的说法,那夺天造化神丹的作用就是助第四境的炼士突破至元神之境。
    那倘若启元帝因为神胎被毁,此生都无法突破到入道境的话,那夺天造化神丹对他来说自然是毫无作用,甚至是恐怖的毒药。
    “所以……他就是纯粹不想给了?”余琛眉头一挑。
    “陛下大抵是觉得,你身份神秘,至今都没一个清楚的跟脚,所以不敢将阵图交给你?”文圣老头儿猜测道:“但君无戏言,他这般却是做得相当不对了。”
    余琛坐下来,手指敲击着桌面,没说话。
    文圣老头儿看着他:“你准备怎么办?”
    “阵图,是一定要拿回来的。”余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摇头:
    “我会再书信一封,交给宋相,让启元帝兑现承诺。
    希望堂堂九五至尊能体面一点,要不然……就只有我来帮他体面了。”
    文圣闻言,叹了口气,下去了。
    而余琛却取笔墨纸砚,书信一封。
    先是回绝了启元帝见面的请求,再提到那夺天造化阵图的事儿,希望启元帝能信守承诺。
    言辞之间,不卑不亢。
    然后将那信纸折成纸鹤,放飞天穹。
    诚然,这会儿的启元帝手握三圣一帝玺,执掌三山九脉国运大阵,举世无双。
    但如今海外邪修伏诛,三枚圣玺自然是要归还三圣的。
    哪怕如今稷下书院群龙无首,他启元帝能够代管文圣之玺,但国师和宋相的圣玺却是要还回去的。
    而一旦三圣一帝玺分开,三山九脉国运大阵的权能不再掌控在启元帝手里,那……
    就像那海外邪修的自信一样,这泱泱大夏,浩荡山河,三山九脉之下,余琛不惧任何存在。
    皇帝也不过双耳双眼一张嘴,吃喝拉撒五谷人,宁有种乎?
    送出信后,余琛便将此事暂且搁置,起身回屋修行吐纳起来。
    同一时间,大夏北部,幽州。
    作为苍江与外海交界之处,实际上幽州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般繁荣。
    毕竟外海茫茫无际,荒无人烟,实在没有什么商旅往来,自然也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港口大州,毫无出奇之处。
    再加上这地儿天高皇帝远,历代州牧搁这儿搅风搅雨当土霸王,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儿,也没人管。
    久而久之,幽州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犄角旮旯。
    直到一年前,第七皇子周秀封仁德王,入主幽州,一上任就大力改革,内治贪腐,外伐匪患,情况才好了不少。
    所以对幽州老百姓来说,仁德王,就是救星,是希望。
    尽管他上任没多久就远赴海外治病去了,但遵循他的治理和改革,整个幽州在一年内欣欣向荣,虽然仍比不上那些繁华大州,可大多数庄稼汉至少吃得起饭了,各个郡县街头巷尾的乞丐也少了很多,往来的商旅也不必再担忧随处出没的恶匪山贼突然冒出来劫财害命了。
    于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仁德王就是好官,就是值得拥戴的,就是值得为其金身立像的。
    ――古往今来,百姓心思,就那么简单,要都吃得饱,穿的暖,过得舒坦,谁他娘没事儿造反?
    总而言之,说句不合适的,在这幽州,仁德王之名,配享太庙。
    可惜天妒英才,如此年轻的仁德之王,却听闻患了不治之症,远赴海外治病去了。
    幽州百姓每每谈起,无不叹息,捶胸顿足,大骂老天爷不公!
    但前不久,事情却好似有了转机。
    反正一开始不晓得是谁在传,说仁德王治好病了,要回来继承太子之位。
    一开始大伙儿还没当回事儿,只以为是谣言。
    不过前几天幽州州府发布公告,说仁德王将于七月十九,返回幽州。
    那消息一出,当即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到了今天,七月十九,幽州州城更是万人空巷,港口之处,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大伙儿,都来欢迎仁德王了!
    黄昏十分,大日西斜。
    一艘巍峨的航船,远远出现在天海交界之处。
    众百姓见了,更是手舞足蹈,大声呐喊,嗓子都快喊哑了去!
    连州府执勤的卫兵,都难以拦住百姓的热情!
    直到那巍峨的航船缓缓靠近,无数百姓的热情更是达到顶峰!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821/4909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