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据理力争,地狱开局

推荐阅读: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无论魏晋

    戴正安踱步进场,要真排辈论资的话,在场的干部,也没人能跟这种老前辈相比啊。
    人家一声冷哼,就震住了全场。
    坐在下方原本有些躁动的龙班成员,以及虎班成员,集体神色一怔,而后讪讪的稳住身体,不再吭声。
    但不开口,并不代表在场的人就服气。
    有一点要搞明白。
    在场的人,那可是五大战区首批参加中培的军官。
    若论潜力,那必然是以龙班成员为首,这些人普遍年龄较低,是真正新青代中的虎将。
    虎班成员略微次之,他们职位或许高一些,大多都是有资历,有背景,有功在身的正团级干部。
    过来培训,三个月后虎班成员回到部队,绝大多数都是合成旅扛大旗的人。
    龙班要过个几年或者随时补缺。
    在这种大前提下,龙虎班凑齐七八十人,坐在礼堂内,凭资历,谈能力。
    谁又会真的去服气谁?
    如今,让一个二十出头的人担任教员,并且这种教员,还不是国防大学培养出来的人。
    意义就不同了啊。
    就拿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陈焕然来说吧,雏鹰培养计划后期都是陈副参谋长负责,那么陈钧,包括所有计划中的成员,都算是他的门生。
    陈钧在这种场合被推出来,担任大家的教员,难不成以后这些人都是陈钧的门生?
    这说法,听起来或许很扯淡。
    可部队毕竟不是职场,有些东西不是你不想认就能不认的。
    若是这一期毕业。
    陈钧去12军摩步36旅溜达,季铜看到他,甭管心里愿意不愿意,面上都应该喊一声教员。
    哪怕你不喊,这层身份也一直压在这,就算以后老季挂星,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就是大家不服的原因。
    最最操蛋的是,陈钧当教员就算了,若是培训第二阶段实践还选179旅。
    可就真坐实了陈钧是教员的身份,跟人家学勉强说的过去,那又去人家单位实践呢?
    这特么想不承认都不行,能找谁说理去?
    当时戴正安提醒过陈钧,选179旅不合适,第一,是因为现在的179旅只是一个空壳,挑它的话。
    需要学院出面施压,尽快组建,才有了后面那通电话。
    另一方面,戴老头也是考虑到179旅是陈钧所在的单位,实践也选这里,开班必然不顺。
    担忧内部不合,干部有怨言。
    所以学院不会在明面上宣布陈钧为教员。
    但奈何。
    那混小子好像没听懂他说的话一般,执意要选,戴正安也没办法。
    至于原因,那就像刚才季铜说的那般,国防大学若是让陈钧担任教员,你这么大的学院,邀请地方军区的干部教学。
    总要拿出点诚意吧?
    戴老头答应,并且现在回来镇场子,就是他的诚意。
    他刚才盯着陈钧看了半晌,回去后就给陈涣然打了一通电话沟通。
    其实一切看似平淡的背后,都是有人再给陈钧铺路,他自己则是只管蒙着眼,瞎几把冲。
    而上面,已经有人将路给他铺出来了,只不过铺的时候过于隐晦。
    没那么容易轻松察觉罢了。
    戴正安瞧着礼堂内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迈开大步走到台上,将手中的文件放在铺着红布的桌子上。
    而后一双虎目环伺台下。
    “现在,谁有意见可以提。”
    被老政委瞪着,台下一众干部面面相觑,悄悄吞了吞口水。
    提肯定是有人想提,但特么那也得敢啊。
    面对林国勇这种上校级别的技术教员,在场的人都没啥压力。
    说话肆意点没什么的。
    可面对戴老头,就算他们背后的靠山来了。
    都不大好使,谁嘴那么硬,还敢提?
    “怎么?刚才同志们不是挺活跃的嘛,不是挺会说的嘛?”
    “现在怎么闭嘴了?”
    “报告!!”
    礼堂内,一名虎班的上校声线洪亮,很显然是嘴最硬的出场了。
    “讲!!”
    戴正安转移视线,看向起身的上校。
    对方也不憨,眼前的情况,明显是学院内军改教育组的副组长和教员,都偏向陈钧。
    这是已经确定,并且不大能更改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头铁的去质问,给自己找不自在。
    上校起身后,先是对着戴政委敬礼,而后目光看向陈钧。
    声音平稳的说道:“我相信陈钧同志的能力,他是全军第一营的营长,对于合成化信息化,接触的最为全面,绝对有能力担任教员。”
    “首长,我不是质疑陈钧同志的能力,而是他过于年轻,资历尚浅,经验归经验,教学归教学,这是两个领域。”
    “先前首长您提到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作为本土防御的部队,为何要组建合成化,大陆军模式真的跟不上时代嘛?”
    “第二,合成化就一定比大陆军更强嘛?”
    “这两个问题我想请陈钧同志做一下全面分析,我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据我了解。”
    “合成营战斗能力固然很强,可能击溃对方一个师,就比如124师,甚至有可能击溃一个军,但却根本无法彻底歼灭敌方一个步兵连,合成营一线步兵太少了,哪怕三个步兵连也很难对一个步兵连行成压倒性优势。”
    “如果全军合成化,一线步兵将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填线的部队就几乎没有。”
    “战局过于庞大时,如何防止敌方部队穿插?”
    “我的问题就这些。”
    提到军改专业的问题,林国勇正准备开口解答时,这次,却是陈钧拦住了他。
    对着林教员微微摇头后,陈钧迈步来到台上中间的位置,戴老头坐在一旁,连看都没看陈钧。
    似乎是早就知道这小子稳不住。
    陈钧来到台上站定,而后立正身体,抬手敬礼。
    刚刚提过问题的上校回礼后,便坐回座位上。
    礼堂内,所有人都抬起目光,盯着陈钧。
    “有一点我也承认。”
    陈钧清了清嗓子,他脸庞挂起了笑意,就是这种场合不太合适,过于严肃,很多军官都只是抬头看着他。
    对陈钧的笑意,视而不见。
    “我承认,有经验不代表会教学,至于刚才上校同志提出的问题,还请允许我一一的回答。”
    “首先,本轮军改,并非是因为合成化而掀起的编制改革。”
    “其次,军事改革从来就不存在对错问题,只是自己军事改革设定的假想敌不同而已。”
    “众所周知,我们和老毛子,假想敌的目标都是老美,因为人家有足够的空军优势以及武器能力,可以进行远程打击。”
    “所以,编制小型化,武器装备分散化是应对的最佳方案,而合成化恰好符合。”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67/33694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