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齐誉讲学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这一日,是二十四节气中小雪。</br> 虽名为小雪,但实际上却有没下雪,天空中阳光明媚,依旧是个大好晴天。</br> 今天的齐誉穿了一身淡雅长袍,去到府学里正式上课了。</br> 是的,今天是他任教后的第一堂课。</br> 才刚刚跨进府学的大门,齐誉就心生感慨了。</br> 回想在三个月之前,自己还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如今却执起了教鞭,站上了讲学台。</br> 人生的变化真是快啊!</br> 快到自己都反应不及了。</br> 叮铃铃~~~</br> 时辰到,摇铃上课!</br> 众学子躬相迎,道:“恭迎齐先生。”</br> 齐誉大袖一摊,和蔼地说:“都坐吧!”</br> 然后,众学子才落座。</br> 其实,在开课之前,齐誉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br> 但,却不是备课。</br> 主要是对当下的教程方面摸了摸底。</br> 看过之后,却是失望。</br> 那些个之乎者也书本,也能算是算学的教程?怎么感觉跟那远古化石似的?</br> 实在是太陈旧了!</br> 创新?</br> 那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br>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虽是创新,但也不能胡来。</br> 从自己职责的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要培养什么数学天才,而是要帮助这些学子们考过科举。若不是因考试的需要,你求着他们学,他们也不乐意学呢!</br> 这就是所谓定位了。</br> 此外,自己还要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关于算学的教程。</br> 如果连这些都不熟悉的话,还谈什么创新呢?</br> 就当下这个时代而言,算学的主要教程还是《九章算术》,虽说这种古法有些体系可言,但毕竟太过原始且晦涩难懂,真正应用起来也很难得心应手。</br> 什么意思呢?</br>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指这古法不仅难以理解,实用性方面也很差。</br> 再细了说。</br> 加减法比较简单,乘除法也算不上难,科举中即使遇到,大多也能过去的。所以,这些并不是重点。</br> 科举中最怕的却是那些‘盈不足’的算学题,是实实在在的拦路虎,十之八九的考生都做不出来,在他们的眼里,这确实是太难了。</br> 想想也是,让这些连数学基础都没有打牢固的学子们去解方程题,这不是让武大郎去打篮球,强人所难吗?</br> 所以,自己施教的重点,就是解决这个难题了。</br> 如何能更快捷,更简单,更直观的把试题给破解出来,这就是创新。</br> 齐誉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然后,他又在日常的教习中边揣摩,边完善,最后形成了文本教程。</br> 是的,一部由齐誉编写的理论教科书《盈亏有解》问世了。</br> 此书先是由府衙礼房的经承审阅,然后再由庾大人批复,最后才雕版印刷出来。</br> 再看内容。</br> 此书第一次提出了‘未知数’的概念,比如设某某未知数为‘甲’,某某为‘乙’,以此未知数代入到假设的公式中进行计算。</br> 理论创建简单,教授起来却很难。</br> 齐誉本以为,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但之后却才发现,大多数的学子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理解。</br> 唉,格物致知,谈何容易?</br> 没办法,齐誉只得一天天的熏陶,慢慢灌输,直至他们形成这个概念之后,才讲起了破解之道。</br> ……</br>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r>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br> 齐誉悉心传授着,认真讲解着,做起了一个辛勤耕耘的小园丁。</br> 日见成效。</br> 直到某一天,学子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原认为是无解的算学题,居然在齐先生独特的理论下变得迎刃而解了!</br> 甚至于,任何关于盈不足的算学题,只要你罗列正确,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破解出来,效率奇高。</br> 因此,齐誉在府学内出名了!</br> 而且是实至名归。</br> 刚开始时,那些个资历丰富的老教谕还对他的教程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br> 可是,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教谕们却震惊地发现,学子们的算学能力居然飞速地提高了。</br> 事实胜于雄辩。</br> 最终,老教谕们尽皆折服在了《盈亏有解》的理论之下,以至于后来,这些老家伙也主动地跑过来旁听蹭课了。</br> 而府学对于齐誉执教的考评,也都是毫无异议甲等!</br>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点小遗憾。</br> 齐誉觉得,完全可以把教材编写的再丰富一些,更好地创新算学的理论。但是,这些无关科举的知识没人愿意去学,似乎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br> 这还都是基于庾大人鼎立支持的结果,若换成是其他的地方官,估计连这些都难以实现。</br> 也就是说,此书的问世,很大程度上是机缘巧合的结果。</br> 殊不知,这看似偶然的巧合,却给当下的大奉王朝注入了新气象,虽说目前还看不出来,但随着日后地不断传播,最终会影响到这个时代。当然,这是后话了。</br> ……</br> “齐先生,算学是否也属于是学问的一种?”</br> “嗯,是的!”</br> “可别人为什么都称之它为‘艺’呢?”</br> 齐誉想了想,拐了个弯做出了解释:“这种叫法也对!但是,如何能让‘艺’变得更加实用,这就属于是学问的范畴了。”</br> “哦……再问先生,就算学的领域来说,《盈亏有解》是不是最顶端的了?”</br> 齐誉断然摇着头,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敢说是最顶端的。你要记得,格物致知,学无止境。”</br> “噢……学生受教了。”</br> 而后,啪的一声!</br> 齐誉戒尺一拍,道:“散课!”</br> ……</br>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br> 秋天来了。</br> 这是齐誉在府学执教的第二个年头。</br> 在这期间,他教授讲学与自身学习两不误,小日子过得是惬意而又充实。在府学内,他也由最初的齐先生慢慢晋升为是齐学究了。</br> 别的不说,单就其算学方面的造诣而言,他也足以担得起学究二字了。</br> 月给方面也算不错,柳荃私下算了笔账,除去家里的各项开支之后还能有剩,原来的家底依旧还在。</br> 齐誉的事业很稳定,家庭方面也同样令人欣慰。</br> 目前,小彤的学问日益见长,儿子齐霄也越来越健壮了。</br> 唯一不太和谐的就是,他们姐弟俩的关系似乎有点不太融洽。</br> 小的很喜欢跟在大的屁股后面玩,而大的却嫌弃小的不好玩,懒得带他。</br> 呵呵~~~</br> 这一天,有人敲门了。</br> 开门却见,却是信差送信来了。</br> 咦?</br> 居然是老朋友戚景的信!</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57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