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周氏训婿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三日之后,乍起的风波悄然平息,一切全都尘埃落定。</br> 从表象上来看,卫增的案子是既没审、也没判,貌似不了了之。</br> 而实际上,却不然。</br> 此事方了,齐誉就连夜书了一道弹劾奏章上达圣聪,以说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br> 文中,除了有关木子青的事情故意抹去之外,其他方面全都罗列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br> 写罢了后,齐誉急令承发房星夜发出,以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城。</br> 与这道奏章同时北去的,还有押解的嫌犯卫增。他所犯的案子,将交由大奉国的最高法院大理寺立案审理。</br> 因事出紧急,必须立即出发,不可无端耽误。</br> 啧啧。</br> 可以想象,一身烂疮的卫驸马在这袭长途跋涉中,会是多么的凄惨、多么的悲苦!</br> 活该!</br> 对于此,齐誉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还有些幸灾乐祸:你小子敢打我百姓的主意,就活该受这份罪,若不是碍于律法所限,看我不打断你的脊梁骨!</br> 除了给皇帝的奏章之外,齐大郎还写了一封私人密信,收信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下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殷俊。</br> 逢上这等弹劾之机,不让他在朝堂上猛开几炮,岂不是浪费了人脉资源?</br> 有他的这一拱,即使是皇族的宗正联合大长公主出面求情,都不会那么好使了。</br> 当然了,齐誉所参得绝不止卫增一人。作为始作俑者的岳四先,以及为虎作伥的福建巡抚高明,全都处在弹劾之列。</br> 陛下又不是昏君,他知道该怎么处理的。</br> 等着瞧好吧。</br> 就目前来说,这案子也算有了了断,也该是时候办办其他的要事了。</br> 次日,举行政事小议。</br> 布政使庾海反映说,在最近这段时间内,琼州城里聚来了不少的外来商贩,他们全都跟无头苍蝇似的四处打探,拉拢人脉,似乎在寻找可利用的商机。</br> 尤其是自京城赶过来的那一波人,他们的目的更是明确,就是为了寻求贸易‘老干娘’的商业机会。为此,他们还不惜给官吏送礼,以求引荐之机。</br> 有商贾云集,此乃好现象。</br> 所谓的重商之地,就该是这副模样,这个时候,官府应该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让商人们尽快入行。</br> 齐誉认为,可以开一场与之相关商贸指导会,给商贾们吃个定心丸,在阐明官府的立场的同时,也明确地告诉他们以后该怎么做。</br> 就这么定了。</br> 接下来,庾海又说,拓建住房所需的原材料,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投入使用。</br> 前一段时间,齐誉曾计划着引入民间资本,以用于地产方面的拓展,现在,也该是时候拿出一套可行方案了。</br> 方案嘛……</br> 其实早就做好了,目前还缺少一个公布的良机。</br> 庾海建议说,不如与商贾们展开面对面的洽谈,这样</br> (本章未完,请翻页)</br> 做,可以加强沟通协调的效果,万一碰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好当面作出解释。</br> 方法不错,相当可以。</br> 故而,齐誉采纳了这个建议:以召开招商引资会作为契机,向公众阐述出这项行政令的具体内涵。</br> 而庾海在接到这番指示后,就立即跑下去做规划了。</br> 领导负责传达精神,下属负责具体规划,上下级之间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有序不乱。</br> 可以说,齐誉的工作很有章法,虽忙但却井井有条。</br> 然而,此时的其母周氏,却是陷入到了慌乱里面,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br> 哦?为啥呢?</br> 这些天,不断有来自于京城的商贾们送礼求见,明言说,能不能卖些辣椒酱给他们,价格方面可以单方面协商。</br> 单方面:即,不砍价。</br> 这些人可都是听说,这位貌不出众的乡下婆,却是巡抚大人的高堂,鉴于这层关系,他们全都是携礼而来,态度非常谦恭。</br> 周氏被惊住了。</br> 你说,自己又不懂得生意之道,该如何回答是好呢?</br> 要不然,去寻儿子阿瞒问问?</br> 也不好,他这两天正忙着,怎好让他为此分心呢?</br> 那,又该找谁去问呢?</br> 有了!</br> 老太太当机立断,立马派人薅来了女婿孙大财,让他来替自己招待众商。</br> 别看那货郎孙在平日里拽得二五八万似的,但逢上丈母娘的一声召唤,却跑得比那野兔子还快,前后也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他便飞奔而至了。</br> 在了解到了岳母大人的困窘之后,他第一时间作出表态,十分愿意为老娘来分忧解难,义不容辞。</br> 义不容辞?</br> 这词是这么用的吗?</br> 不过,能明显看得出来,他的态度谦恭随和,就像是传说中的老好人一样。</br> 然而,才一转过脸去,他就鼻孔朝天地对着众货商们道:汝等全都在外等着,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br> 还别说,在他的这声吩咐过后,乱糟糟的局面立即就变得趋于安稳了。</br> 接下来,就是他们二人的密谈了。</br> 孙大财想了想,决定先探探岳母的想法,然后再出主意。</br> 周氏的想法比较直白,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既有钱赚,那又为什么不赚呢?是呀,好不容易才逢上个了大主顾,怎能弃之不顾?</br> 这买卖不仅要做,而且还要长期地合作下去,这样才能财源滚滚来嘛。</br> 孙大财闻言挠了挠头,道:“娘啊,虽说咱们家的辣椒有些囤积,却也撑不住这样的大买卖呀,依我看,这事还是作罢了吧。”</br> 这意思是,家里头的辣椒储存量不多,没有必要往大了折腾。</br> 这是实话。</br> 然而,在周氏听来却是一种暗讽,意思就是:有多大的头发挽多大的卷,凡事都要讲究量力而行,莫要不切实际。</br> 呔!</br> (本章未完,请翻页)</br> 好你个货郎孙,居然敢小看我!</br> 周氏扁了扁嘴,酸溜溜道:“辣椒不够?那还不好办,待明个,你做些垫资,帮我买个几万斤回来,这不就一举解决了吗?”</br> “啊?为啥让我垫资?”</br> “咋了?你不愿意?”</br> 这……</br> 也就愕了一瞬间,孙大财立即恍过神来,陪笑着说道:“呵呵,看您老说的,小婿我怎么会不愿意呢?垫资乃是借钱,早晚还是要还的嘛……”</br> 要我还你?</br> 呵呵,到时候再说吧。</br> 周氏也不说破,答复上含糊其辞,一笔带过。</br> 接下来,就辣椒的收购事宜,孙大财展开了自己的商业展望。</br> 当下而言,琼州之地的辣椒储备已经算是相当不菲了,多了不敢说,几万斤的收购量,还是可以拈手即来的。</br> 这种农作物的成熟周期本来就短,农夫们只要略加勤劳,一年就可以轻松地收获数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琼州的辣椒才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丰收囤积之象。</br>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br> 那就是,琼州的老百姓们目前已对‘经济作物’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自然而然,他们种植的积极性也就变得高涨起来。</br> 综合来看,收购辣椒没有困难,只要价格方面合适,应该可以随时筹集。</br> 这个问题是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br> 啥呢?</br> 所面临的产能不足。</br> 要知道,海贸的买卖走得乃是大宗的交易,这哪是小型作坊所能供应的了的?</br> 周氏一听不禁愣住了,茫茫然道:“那你说,这可咋办呀?”</br> “其实,也不难办!”</br> 不得不说,如今的孙大财已经甚具商业头脑,他几乎想都没想,就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br> “要想实现大规模量产,必须要走工厂化的加工方式,比如,购上几台粉碎机,以取代原有的畜力石磨,然后,再买一些大的腌缸作为储存,此外还有……”</br> 似乎有些道理。</br> 周氏虽然听不太懂,但从感觉上表示了赞同,并全权委托女婿为己代办。</br> “娘啊,这所需的钱,又由谁来出呢?”</br> “那啥,还是你先帮我垫上吧,等将来我手上有了,一定会还给你的。”</br> 啊?又是我垫?</br> 孙大财显得有些不太乐意了,他讪讪地说道:“您说,我这既出钱又出力的,好像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呀。”</br> “嗯?好你个泼才,居然还想着从我这里捞好处?”周氏恼怒地瞪去了一眼,又气咻咻道:“也罢,我找阿瞒评理去!”</br> “别!”</br> 一听这话,孙大财立马就变蔫了,忙表态道:“为您老分忧排难,乃是小婿三生的荣幸,区区好处,不提也罢。”</br> 这话就听着顺耳多了。</br> 周氏满意一笑,开始赞起了女婿:你终于懂得孝顺了。</br> ()</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713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