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三箭制敌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按照密信中所述,安南守备海涛是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挫败了严防死守的寮国军。</br> 目前,琼州大军已经扫平了所有荆棘,准备逼近其京城。</br> 那……又是个什么样的特别方式呢?</br> 据那信中说,于某日,海将军曾单枪匹马来到了敌军阵前,喊话说想与对方的将军比试一下轻弓箭法。</br> 而敌将们的反应却是显得有些谨慎,他们因为担心中计而采取了断然拒绝,但是,他们又耐不住琼军那如潮水般的嘲笑声,最后,只得碍于面子应了下来。</br> 寮国将官们猜测,安南主帅的此举,应该是试图提振士气以稳定军心。</br> 不过,这也正中了他们的下怀。</br> 最近一段时间,寮国军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士气低落的比那吐蕃高原之巅还要寒凉。这种情况,急需一个相对正面的事件来提振一下。所以,他们才会在权衡之后做出奉陪的决定。</br> 更何况,这个比试的项目还是他们最为擅长的箭法,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br> 然而,就在即将开弓搭箭之际,安南主帅海涛又突然地发话了。</br> 这么干巴巴的比箭实在无聊,不如,加个彩头作为乐子如何?比如说,下注点金钱啥的。</br> 意思就是,顺便着赌上一把。</br> 寮国众将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就很爽快地掏出了一些银子。</br> 而海涛将军则更加大方,直接丢出来了两大锭黄金。</br> 他还言:只要是有人胜过他,就可以把这些黄金拿走,若有食言,猪厚不如!</br> 在金钱的强烈刺激下,寮国的三军将士立即开始心痒痒起来,全都变成了跃跃欲试状。</br> 很快,双方就敲定下了比试的规则。</br> 形象一点来说,有点相似前世里的奥运会射靶,稍有不同的是,只以三箭相加的总环数来判定输赢。</br> 而在这个环节里,却是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br> 啥呢?</br> 无论是寮国将军如何地超发挥,海涛将军总能高出他们一环。</br> 在外人看来,非常像是一副因运气好</br> 而侥幸取胜的样子。</br> 这个现象,无疑强烈刺激了寮国众将士的天生赌性。且犹如是黄河之水泛滥一样,一发而变得不可收拾了。</br> 然而,事与愿违!</br> 他们越想取胜,结果就越是失败。</br> 海涛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数落机会,大肆嘲讽,冷言相激。</br> 很快,就把安坐中军帐里的寮国主帅和另外两名副帅给诈了出来!</br> 这三位,全都是多勇少谋之士,且心气还高的很,哪受得了这等羞辱?</br> 直接,怒了!</br> 才刚刚走出寨门,他们就对着海涛破口大骂了起来。</br> 而就在此时,后者突然取出来了一张熊筋硬弓,并满月而射!</br> 嗖!嗖!嗖!</br> 石破天惊的三箭,于须臾之间激射而出!</br> 可怜的那寮国三帅啊,还没来得及报出自己的姓名是谁,就如同路人甲一样的倒地阵亡了。</br> 形势骤变!</br> 洪涛见偷袭得手,立即下令展开屠戮!</br> 寮国军队由于失去了主帅的指挥,很快就混乱地不成样子,哪还能组织得起有效的防守?</br> 事实上也确实是!</br> 他们很像是前世里的中国的男足,只能象征性的在中后场倒倒脚,被奸被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br> 猜得很对!</br> 才不过一袋烟的工夫,不可一世的寮国军就沦为过去式的传说了。</br> 而琼州的海涛将军。</br> 三箭定乾坤!</br> 一战美名扬!</br> “哈哈……”</br> “真是没有想到,海涛这小子竟然还有此等古怪的计谋!”</br> 齐誉一边笑着,一边赞着,喜悦之色溢于言表。</br> 是的,他很高兴。</br> 于此战,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还重新认识到了洪涛的真实能力,综合收获,不可谓不大。</br> 尤其是后者,更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人才性升华。</br> 巨赞!</br> 待这股兴奋劲过了之后,齐誉立即唤来了庾海和彭文长。</br> 他想做什么呢?</br> 无他,准备接下</br> 来的接管事宜。</br> 目前来说,寮国的大局已定,拿下其京师只是早晚的事,所以现在,应该做些未雨绸缪的工作了。</br> “齐大人,此事可为真?”</br> “当然!千真万确!”</br> 庾海和彭文长皆没有想到,海涛将军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拿下了寮国的控制权,这速度,几乎堪比于台风中的放风筝了。</br> 除了惊喜,还能有什么呢?</br> 待情绪略略平复了之后,齐誉才道:“依我估计,寮国于不日之后就会举白旗投降,而届时,就会产生一些相应的急事处理。比如说,行政纳降、军队重整、律法重塑、等等等,一系列的大事。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该如何安民善后,以及维持稳定等诸多民生问题。以上大事,样样都需要能人处理,否则,就会有次生的民变发生。”</br> 略顿,他又强调说道:“在以上的诸事中,受降寮国国王的事情最为重要,只有把他这个象征性的旗帜给降下来、且降好了,才能算是真正地妥善交接。”</br> 这么安排,确实合理。</br> 再看庾海和彭文长,他们一个管行政,一个抓司法,确确实实是适合之选。由他们二人前去,定可稳定住混乱的大局。</br> 不过有一点,却是令人感到费解。</br> 纳降敌方的国王,乃是一件大如天的头等要事,按道理上来说,应由时任首牧的齐誉亲自出面进行交涉,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隆重和正式。</br> 而如今,却只派了布政司和按察使过去交接,会不会显得太儿戏了?</br> 对此,齐大人却是笑说道:如此安排,非常地合适。</br> 合适?</br> 噢……明白了。</br> 这是咱齐大人特地照顾下属,而故意把露脸的好机会让给麾下,目的,自然是推高自己在辖内的声望。</br> 啊!</br> 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领导呀!</br> 庾海和彭文长互望了一眼,尽皆心照不宣地对着齐大人竖起了大拇指。</br> 然而,齐誉接下来的一席话,却直接让他们大跌眼镜。</br> 而刚刚才塑立起来的自豪感,也随之破碎了一地。</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716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