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说之以理
推荐阅读:谍涯无痕、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过于贤惠了、人间苦、剑仙三千万、原来主角是我女儿、全职公敌、养殖凶猛、神豪从垂钓开始、我们野怪不想死、路易的奇幻冒险、
若以不相干的人为例,戚景大概率会不屑一顾。但是,若拿齐誉作比,他就会不由得心悦诚服。</br> 别人不知道齐大郎的为人如何,他心里可是一清二楚。</br> 若连他这样的诚然君子,都得不到君上的器重和信任的话,那别人就更不可能了。</br> 无形之中,戚景便认可了吴晚荣的观点。</br> 就眼下的实况来说,正逢作出选择的十字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必须要认真地琢磨琢磨了。</br>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br> 不容有失!</br> 但见,吴晚荣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戚景便做出试探道:“看吴大人一身轻松的模样,莫不是想出了什么上佳对策?若那样,何不指教一二?”</br> 让我指教?</br> 这话听起来,可真是巨顺耳呀!</br> 吴晚荣非常舒爽地一笑,道:“既然戚将军开口问了,那吴某就说说自己的愚见吧。”</br> “好,大人请讲!”</br> “将军乃是当世豪杰,诚然君子,按道理上来说,不应去行那些小人之事。但是,世事无常,君心难测,不使用一些骗人的计谋,又如何能自保得了呢?”</br> “用计?用何计?”</br> “在荣看来,将军既不能回京请功,也不能交出手里的兵权,否则,就失去了谈判的资本。您应该学齐大人那样,盘踞一方而不复返,只有这样,才能占据绝对地主动,并立于不败之地。”</br> 这个嘛……</br> 盘踞一方,乃是不尽忠的表现,若真是做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必将因此受损。</br> 想到这里,戚景连连摇头道:“若自立,那还不如解甲归田,也好留个名垂青史的好名声。如行了不臣之举,弄不好就会遗臭万年!”</br> 吴晚荣立即作出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阁下平息了战乱,统一了大北方,如此壮举,怎么可能会遗臭万年呢?你不交兵权,只是无奈之下的自保之举而已,和本人的忠奸又有什么关系?”</br> 一顿,他又补充道:“再者说了,连人家齐大人都走上了这条路,您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br> “我……”</br> “就当下的舆情来看,齐大人并法没有因此惹上骂名,相反的,他还得到了天下士子的理解和支持。既然前方有车有辙,君何不顺道而行?”</br> 事实胜于雄辩!</br> 人家齐誉,确实没有因此被人唾骂,而且,他还赢得了世人的尊重。</br> 可见,老百姓的评判标准,是但不仅限于忠君与否,此外还另有其他。</br> 换言之,老百姓的眼睛大多都是雪亮的,并不会被官方的虚假舆论所影响。</br> 慢慢地,戚景开始有些动摇了。</br> 别人事迹可以不信,但是,必须得相信齐誉走过的路。</br> 以他的睿智而言,绝不可能去选下下之策,也就是说,这个方法确实可行。</br> 戚景虽然忠义有佳,但也不是那种死钻牛角尖的人,孰轻孰重,他心里还是有杆秤的。</br> “吴大人,戚某很认可你的观点。但,我依旧不想损坏名声,对于此,不知可有良策?”</br> “还要兼顾名声?且让我想想……”</br> 对于行军打仗,戚景绝对是一等一的当仁不让,但对于政坛上的博弈而言,他现在才刚刚开始接触。所以,他更愿意倾听老政客的见解。</br> 而吴晚荣,就刚好适合。</br> 别看他的个人能力非常一般,但对于揣度圣意,他还是很有一套的。</br> 他一边寻思着,一边自语道:“从天子最近表现出的动作上看,他明显是有东征之意。也就是说,如何拿下高丽,已然成为了他登基之后的首要目标。戚将军何不以为作为由头,来展开相应的部署呢?”</br> 戚景闻言眼睛一闪,又道:“愿闻其详!”</br> “可以这样。一方面,将军派遣使者进京面圣,于汇报战果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请功,以此,来表现出您的居功至伟。而另一方面,可谎称高丽意欲进军山海关,而将军您,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逗留在这儿作出镇守。”</br> “这样一来,既彰显出了您的家国情怀,又制造出了留在了关外的合理理由,可谓一举两得。即使这事传扬出去,名声上也是毫发无损,故可用之。而最为巧妙的是,天子素有东征之意,绝不可能说出无视之类的话,所以这个理由,他定然不会做出反驳,只能从真伪方面着手研究。”</br> “这个法子确实不错。可是,若朝廷派人前来召唤呢?”</br> “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br> “也有道理!”</br> 经这么一分析,一切便变得明朗了。</br> 再之后的事情,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br> 戚景是个很讲诚信的人,既然,他事先答应留下吴晚荣,那事后定然不会失信于他。</br> 至于怎么使用此人,他自然有着自己的想法。</br> 很简单!</br> 就把他奉为名义上的幕宾,让他每天与自己朝夕相伴,以为出谋划策之需。</br> 番茄</br>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行事,即使他想贪墨,也寻不到任何机会。</br> 齐誉曾经作出过评价,说吴晚荣是个典型的谄媚之臣。虽然是条舔狗,但却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br> 所以,这种人还是可以用的。</br> 奉完了幕宾茶,戚景这才笑问道:“素闻阁下与少丞不睦,现在来看,似乎不实呀!”</br> “此一时,彼一时也。想当初,我是因为想争宠,所以才一味地去贬低他。如今时移世易,乾坤变迁,我们两个却成为了同一路人,既然彼此不外,还有什么可龃龉的呢?”</br> 这是……化干戈为玉帛了?</br> 是!</br> 但也不全是!</br> 吴晚荣幽幽一叹,道:“朝堂之上,哪存在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说白了,不过是利益上的纷争罢了。在利益面前,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长久的敌人,皆是互相牵扯而已。荣所奉行的,就是此道!”</br> 不知咋地,戚景在听了这席话后,心里头竟然莫名地一颤。</br> 你说,以自己和齐誉的深厚交情,会不会也因为利益而被迫改变呢?</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928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