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符贤离开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诸方混战,打得如火如荼。</br>  而齐誉,却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突然消失不见了。</br>  自打他在胶东的公开露面后,就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了。</br>  而这个现象,也引发了不小的猜测。</br>  高丽王认为,齐誉这是在故意地玩潜水。</br>  自己曾向他借兵求援,而他,在见到高丽军处在劣势后,便立即萌生出了想要划清界限的想法。</br>  此乃人之常情,若换作自己,也会甘做缩头乌龟的。为弱者出头,绝不是聪明人的做法。</br>  明正天皇觉得,齐誉的消失有些令人费解。</br>  别人不知道他的本事,自己可是一清二楚,就眼下这点硝烟,还不足以令他害怕。</br>  莫非,他在偷偷酝酿着什么?</br>  相比以上二位,东虏人就显得放松多了。</br>  虽然,齐小彤曾公然宣称,说己方乃是他们齐家的头号敌人,但,她所述的事,毕竟是很多年前的陈谷子和烂芝麻。</br>  旧账而已,他爱咋算就算,难道,还怕了他不成?</br>  这三方一边混战,一边齐盯着胶东半岛的势态发展。</br>  他们哪里想到,此时的齐大郎,早已暗度陈仓多时了。</br>  在关注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恍然发现,齐誉依旧没有露面。</br>  慢慢地,警惕心就随之降了下来。</br>  既然,齐誉真得龟缩不动,那暂就不去管他,刚好,可以集中精力打好自己的仗。</br>  就这样,齐大郎被故意地忽略掉了。</br>  在这个期间,奉军这边还发生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小龃龉。</br>  据说,朝廷兵部的将领在对待琼军的主将符贤的态度上过于藐视,前者不仅在公开场合下作出指责,还发出正式张贴展开攻讦。</br>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后者实在是不堪侮辱,竟然一怒之下率军离开了。</br>  朝廷军看不起地方军,这事自古就有,并非是时下新生。</br>  哪,你是地方豢养的临时工,人家却是吃皇粮的公务猿,地位悬殊能不大吗?</br>  有悬殊就会有歧视,被人看不起也在情理之中。</br>  像符贤,在琼州也是高高在上的人,除了齐大人外,哪个敢不给面子?</br>  当然了,这份尊重也是人家用劳苦功高换回来的。</br>  再说兵部的官,算是哪头蒜呀?</br>  也有资格对我琼军指手画脚?</br>  忍无可忍的符贤,吹胡子瞪眼加拍案,在撂下一句‘老子不干了’后,便携着部众扬长而去了。</br>  接下来,他有两个选择。</br>  要么,去与齐大人会师;要么,直接返回大湾待命。</br>  符贤想了想,果断选择了前者。</br>  可新的问题来了,齐大人他现在到底在哪儿呢?</br>  总不能登陆高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去寻找吧?</br>  就在此难抉之际,齐誉派出来的斥候恰巧路经此处,而符贤,也因此得到了齐大人的具体行踪。</br>  这么一来,事情就变得好办多了。</br>  符贤以非常低调的姿态向北缓慢游弋,与此同时,他也派出相关斥候报知给齐大人,就说,自己已经待命在此,可以随时听候调遣。</br>  估计,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此讯便可送达上听。</br>  符贤的离开,在胶东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但是,却引起了朝堂上的殷俊的警觉。</br>  他在得悉了此讯后立即勃然大怒:如此好的帮手,居然把人家给撵走了?这,这不是自废武功吗?</br>  蠢货!</br>  怒归怒,事情还得处置。</br>  胶东半岛乃是水陆枢纽,绝不能有半点闪失,一旦被敌军打开了缺口,他们就可以走陆路直逼京城。那时,我江山社稷可就面临大危机了。</br>  单靠朝廷军驻防,似乎并不怎么靠谱,必须得加点辅助才行。</br>  由此可见,对于朝廷军,殷俊并不看好。</br>  他们这些人几斤几两,他心里就跟那明镜似的。</br>  幸运的是,漠北军于此际伸出了意外援手,竟然派大将洪涛前来驰援。</br>  “戚景果然是大仁大义,于大事上不拘小节,虽然,他之前受了点委屈,但于关键时刻,仍是心系国家、心系民族。”</br>  “不行,我得亲往前线展开督军,以防洪涛再被那些人给气走了。”</br>  定下了计划后,殷俊便带上一封信函连夜进宫,准备安排自己走之后的事情。</br>  文华殿这边自不必说,安排得绝对事无巨细。</br>  轻重缓急,皆有叮嘱。</br>  就当下而言,大奉朝的布政和施政已入正轨,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拦路虎了。只要一切按部就班,规矩做事,就捅不出大篓子来。</br>  安排妥帖后,他又禀告进入了后宫。</br>  然后,和苏琉展开单独磋商。</br>  苏太后认为,督军之事完全用不着殷大人亲自出马,随便派个左右侍郎之类的就可以办了。</br>  但殷俊觉得,这次战争的意义非同小可,若是处置不当的话,极有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br>  “好吧,就依卿家所言,擢你为‘督军御史’,授便宜行事之权。”</br>  “太后明鉴!”</br>  殷俊先是拱了拱手,后又道:“在臣走之后,一切内政皆由内阁成员群议而定,切莫再让宦官们胡乱参与了。”</br>  苏琉闻言脸色一僵,妥协道:“既然殷大人如此执着,那哀家就顺了你的意思,除军权外的所有事宜,皆放权于内阁。”</br>  “如此甚好!”说罢,殷俊又掏出来了一张小纸条,微笑着说道:“此乃齐少保传回来的密信,太后要不要垂鉴一观?”</br>  “他传来的信?”苏琉略一迟疑,立即便接了过来。</br>  却见,那纸条上只有一句话,曰:倦鸟归巢,不久将至。</br>  倦鸟……归巢?</br>  他莫不是在暗示,皇儿被营救出来了?</br>  见她似有恍然,殷俊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臣此去,督军备战只是原因之一,之二则是暗中接应天子陛下。如果,他有意从胶东一带登陆上岸,那地又怎能无大臣坐镇呢?”</br>  “原来这样呀!唉,真是有劳殷大人费心了!”不管是虚情也好、假意也罢,苏琉还是微微欠欠身表达了感谢。</br>  不过,她脸上的笑容倒是发自真心。</br>  儿子大难脱困,还能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吗?</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974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