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倒行逆施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但凡是身居高位者,无一不是消息灵通之辈。</br> 既然齐誉和陆博轩能获取到这则讯息,统管内卫的苏琉自然也不例外。</br> 上位者的资源,非普通人可比,信息资讯就是其中之一。</br> 和齐誉的反应基本差不多,各方势力都率先了闭门密议,这事儿的影响实在太大,在没得出个最终章法前绝不能对外透露。</br> 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点没有坏处。</br> 客观而论,此现象多多少少都显得古怪。</br> 按道理上说,李良吉的康复属于是国家的喜事,应该于第一时间广告于海内,甚至,为了彰显社稷的幸甚还要大赦天下、开设恩科等等。</br> 而事实上,各方不仅没有庆贺,还全都选择了秘而不宣。</br> 很明显,他们是有各自的盘算,说得难听点,就是各怀鬼胎。</br> 在这些势力中,最感难受的要当属苏琉无疑,只是外人不知罢了。</br> 于国人的眼里,皇太后和太上皇伉俪情深,堪称是宫闱典范。回想当初,先主恶疾陷入昏迷,性命危在旦夕,此际,正是皇太后协助孟岚山师徒奋力救治,这才保住了山陵不崩,此等患难恩爱,在历史中都不常见。</br> 帝后之情,深于瀚海。</br> 但是,这其中的真正秘辛外人哪里知晓?</br> 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令他们崇敬无比的苏皇太后,让先主陷入了长达数年的长眠。</br> 苏琉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在那台手术中暗施展的黑手,虽然,齐誉和他外甥女孙巧云事后都没有外扬,但并不代表这事没有发生过。</br> 现如今,李良吉倏然苏醒,以他往昔的睿智和推理能力不可能查不出此事的端倪,此事的败露,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br> 老话常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实也确实如此,想要瞒天过海佯装无辜,何其难也?</br> 要不,先下手为强,设法除掉那人?</br> 想法很好,但很难行得通。</br> 现在的南洋,可是齐誉的核心地盘,任何黑手都极难渗入,朝廷也不例外。除非,齐大人自己暗怀弑君的念头,否则,外人根本寻不到动手的机会。</br> 要不?</br> 和齐誉谈谈,看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意向?</br> 对,先试试其口风再说,如果真能拉拢他共谋此事,一切难题皆迎刃而解。</br> 至于条件,绝对会竭力满足,他不是想要登阁拜相吗,全力支持也就是了。</br> 然而,让她感到失望的是,齐誉并没有接受她的邀请。</br> 就如同,他早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图,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躲避。</br> 而且,他还特地让人带回口信说:承蒙先主托孤之重以及其不负江山不负卿的庄重承诺,作为臣子焉能相负?且,在太上皇南洋巡幸时某曾对其立下永不反的誓言,这些话,真不是吾随口说说……</br> 大体的意思就是:休想歪门邪道。</br> 苏琉听后心中不由得一凉,脸上尽是茫茫然。</br> 相比皇太后的诚惶诚恐,陆博轩就显得安稳多了,他沉下心来反复斟酌、深思熟虑,权衡着各种利弊。</br> 在拿定主意之后,他才给麾下的党羽们发去邀帖,请让他们来府中议事,无急事大事且不可缺席。</br> 时间则是定为了晚上。</br> ……</br> 烛光熠熠,陆府的大厅内高朋满座。</br> 在挥退了闲杂人等后,陆博轩这才开口说道:「诸公,今日因有大事相商,所以才忙着急见你们。而要说的这事,不仅关乎我大奉朝的国运走向,还牵扯到在座诸公的仕途如何,所以今日的商讨,还请坦诚以待,莫要口是心</br> 非、敷衍了事。」</br> 众人闻言皆脸色一凛,后忙道:「陆大人请放心,吾等绝不吐虚言糊弄!」</br> 见他们应声,陆博轩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他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直奔主题。</br> 既然提倡坦诚相待,那就要做出表率。</br> 他干咳了一声,正色说道:「诸公以为,今上和太上皇相比,其文治武功孰高孰低?哦对了,今天属于是私下密议,出君之口,入我之耳,绝不会为外人知,诸公可放心畅言。」</br> 众官见状忙道:「陆阁老言重了!」</br> 「那好,你们且说说看!」</br> 「是……」</br> 接下来,就今上和太上皇的各方比较,众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br> 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完全呈一边倒,众官员一致认为,先主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碾压今上。</br> 细论如下:</br> 先说太上皇,他文采飞扬,善丹青,蕴翰墨,造诣上相当斐然。文治方面,他大兴文教,重视民生,以超然胆魄开创了元赟盛世。武功方面也不含糊,他生擒燕王,剿灭二强,驱逐鞑虏,荡平倭患,为社稷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才之伟,比之秦皇汉武都不遑多让。</br> 你再看看今上,他文墨粗鄙,厌学疏懒,直到现在连手像样的诗都做不出来,哪有什么文采可言?文教方面,他基本上没有任何创新,完全是承袭旧制,毫无所谓的亮点;武功方面就更没法说了,几乎为天下人之笑柄,昔日,他东施效颦仿效其父御驾亲征,结果却被***生擒活捉,这脸呀都丢到海外去了!近年来,若不是皇太后协助辅政,估计他连政务都处理不当。</br> 二者能力,高低立判!</br> 对于这样的结果,陆博轩显得非常满意。</br> 待众人全都答毕,他突然问道:「假若说,太上皇康复如昔,诸公想不想再迎其入朝呢?」</br> 你说什么?</br> 太上皇……他苏醒了?</br> 众官员闻言无不吃惊,嘴巴张得如同河马一样。</br> 苏醒,还不是这话里的核心内容,而是是否有意迎太上皇入朝!</br> 陆大人的意思莫不是说,他想让今上禅位给元赟?</br> 若真是如此,牵扯可就大了去了。</br> 古来帝位之更迭,有听说过父禅子的,也有听说过兄禅弟的,甚至,还有过继而后承袭的,但是,就没有听说有儿禅爹的!</br> 适才的话语不仅雷人,还带着一种有违常理的诡异感。</br> 虽说太上皇雄才大略,文成武德,比之其子要英明百倍,但是,这也不能倒行逆施呀?常言说,虎毒不食子,如此的父子相争会惹出笑话来的。</br> 众官员愕了好大一会儿才勉强镇定下来。</br> 他们想知道的是,陆大人身为睿智高人,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呢?</br>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4038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