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远征乌斯藏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惹不起,朕还躲不起么?</br> 这几天,正是朝堂在卫所一事上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每次临朝,九成九的时间都要浪费在这些毫无用处的争吵上。</br> 既然说朝会解决不了问题,那也就失去了举行的意义,倒不如暂罢一段时间,也好避个清净。</br> 这大明的皇帝们也都是奇葩,嘉靖喜好炼丹,万历在深宫数十年不理国政,这位倒好,喜欢上行猎了。</br> 八月才到,内阁便收到一发皇帝的中旨。</br> “朕近日体乏,偶觉目眩,朝会暂罢一月,告谕内阁知道。”</br> 看着传达旨意的小阉离开,内阁中的四名阁老面面相觑,现在皇帝的中旨,和真正的圣旨也没什么区别。</br> 虽说是中旨,可现在却没有谁敢不遵从的。</br> 旨意一下达,朝中更是兴起了各种谣言,有说皇帝又要和刚即位时那样,朝会复时,遥遥无期。</br> 也有说,皇帝哪里是身体有疾,这几日去南海子行猎,倒是行云流水一般,丝毫不见有什么病态。</br> 很多人都是明白,其实朱由校身体健壮得很。</br> 许多不明所以之人,闻此却是长吁短叹,心道大明能不能出个正常点儿的皇帝?</br> 不论外界怎么想,下达这份中旨后,朱由校反正是有点儿放飞自我了,小阉才刚回到乾清宫,便见到皇帝兴冲冲地跑出去行猎了。</br> 这还没完,晚上干脆就宿在南海子了。</br> 一个月下来,朱由校是连南海子也没出,司礼监的小阉们来来往往,奏疏直往里头端。</br> 在南海子这种地方理政的皇帝,这又是开了一个先河。</br> 一个月的时间,朝政依旧未能平静,因为朱燮元在山西的动静越来越大了,就在五天前,他在太原抓了十几名地主。</br> 这些地主都有侵吞军屯的嫌疑,朱燮元的做法也是令军户们大快人心。</br> 执掌右军都督府的马世龙自然知道皇帝想要的是什么,快刀斩乱麻,出动西北军协助迅速安顿住了局面。</br> 虽说这地方上的局势暂时稳定住了,可朝中却是愈发的乱了。</br> 朝臣们眼见劝说天启皇帝停止清查屯政无果,竟将矛头转向了主理屯政的文武官员身上。</br> 朱燮元和马世龙,这两个在地方上主理此政的文武之首就不提了,就连早些时候下去办案的两名阁臣,东阁大学士胡士广、武英殿大学士许为京,也都没能幸免。</br> 朝臣们为了阻止军屯继续清查下去,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把他们几个的祖宗十八代都给翻出来了。</br> 更有甚者,居然污蔑马世龙祖上是蒙古人后裔,这次一定是包藏祸心。如此种种,也是令朱由校哭笑不得。</br> 支持的,反对的,整天把朝廷上都给吵闹成了一锅糊粥,不过无论怎么样,清查屯政的行动却是在地方上按部就班的进行着。</br> 毕竟,皇帝现在不理政,突然喜欢行猎了。</br> 没有明确的旨意,朱燮元和马世龙就可以“自行其事”,他们这次也是豁出去了。</br> 功败与否,在此一举。</br> 南海子御帐,朱由校坐在地毯上,冲眼前的几个人问道:“远征乌斯藏,你们觉得朕应该拜谁为督师?”</br> 躲避朝政,就是为了处理正事。</br> 见几个人没有回答,朱由校看向一个人,“要不你去?”</br> 被看见那人,正是如今的兵部尚书王洽。</br> 他浑身一顿,说道:</br> “陛下,现在这个时候,臣留在朝中的用处更大,反对清查军屯的官员不在少数,兵部中也有许多…”</br> 朱由校点头:“倒也是…”</br> “你说呢?”</br> 英国公张维贤刚才就一直在想人选,毕竟远征乌斯藏这种事,自开国以来从未做过,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之人才行。</br> 他迎上目光,轻声说道:</br> “朱燮元、马世龙需得留在山西主持大局,孙传庭刚得大胜,军中威望不小,叫他去?”</br> 朱由校想了想,让孙传庭去,其实也有考虑过。</br> 但远征乌斯藏这次不能有意外,必须一举攻成,孙传庭虽说在蒙古证明了自己,但现在还是有些嫩。</br> 至于卢象升,更嫩,根本没经历过大战,他的天雄军,现在也就是在南方跟着江南大营的黄得功镇镇场子。</br> 派孙传庭和卢象升出征,朱由校不得不仔细斟酌,再三考虑。</br> 想了一会儿,摇头说道:</br> “孙传庭博见有才,但此回是灭国之战,藏巴汗觊觎乌斯藏已久,而今已经占据地利,他履历不足。”</br> “还有没有其他人选?”</br> 语落,朱由校淡淡的眸子,扫过阶下几人。</br> “张万邦…?”兵部尚书王洽说道:“近些年来,张万邦率领大同军屡破强敌,威震塞外,派他出征,定能打击敌军士气!”</br> 张维贤却是摇头,“那都在其次!”</br> “张万邦只是将,而不是帅!带兵打一场战斗,自然可以让张万邦去,但这次是要连续打几仗,甚至更多!”</br> 几人接连商议,基本的人选都考虑到了。</br> 出征乌斯藏,攻伐阵战,让张万邦的大同军为先锋,中军督阵、陷阵厮杀,也有贺人龙、虎大威、郭钦之辈可以选择。</br> 这些人是勇战骁将,其部下,也尽是些经受多场战斗磨砺出的虎狼之师,足以委以重任。</br> 现在只欠缺总领全局之人,众人绞尽脑汁,也找寻不出。</br> 一时间,帐内陷入寂静。</br> 突然,兵部尚书王洽一个激灵,脱口而出:“洪承畴?”</br> 朱由校也是一拍大腿,怎么死活就把他给忘了!</br> 洪承畴,天启元年开始担任辽东巡抚,与辽东经略熊廷弼一文一武,既互相掣肘,又不互相干涉。</br> 这两个人,一个理政,一个督战,才是有了如今全辽皆复的大功。</br> 和熊廷弼几乎让所有人厌烦的性格不同,洪承畴这个人情商极高,各党各派几乎都能周转得开。</br> 洪承畴在辽东巡抚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年,弹劾过他的人,居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br>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能力。</br> 而自去年底朱由校下旨革除辽东巡抚以后,洪承畴便一直赋闲在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br> 眼下看来,倒是只能倚重于他了!</br> 合适的人选,是不用多说什么的,朱由校也从几人眼中看出来,他们都对洪承畴很是满意。</br> 既然如此,没有什么好再议的了。</br> 很快,圣旨从南海子发出,宣示天下。</br> 在这份措辞严厉的圣旨中,朱由校重新启用前辽东巡抚洪承畴,并拜为督师,厉数了藏巴汗的种种罪行。</br> 出征的名单上,也是猛将如云。</br> 名将张万邦将率领骁勇善战的大同军为先锋,固原总兵郭钦、宁夏总兵马永等为中军,调三镇及畿辅精兵二十五万,号称五十万,远征乌斯藏。</br> 这是有明一代自立国以来,对乌斯藏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第一次对一个号称已经建国的所谓“国家”,发起的灭国之战。</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62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