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翌日清晨。</br> 一大早,贾蔷在尤氏、尤三姐的服侍下,穿戴好王冠、王袍、王靴,随后辞别李婧,一道前往城外青石码头。</br> 贾母、薛姨妈、贾政、宝玉和薛蟠要到了……</br> 郡王王驾铺排开来,贾蔷原并不打算招摇,因为着实麻烦。</br> 打伞的打伞,擎牌的擎牌,吹吹打打的还有一片……</br> 实在是啰嗦。</br> 只是尤氏告诉她,贾母等毕竟经历了一遭牢狱,心神不宁,若无好事,怕是心里难熬,何不讲一次排场,也好壮壮胆魄,长长体面?</br> 贾蔷觉着倒也无不是之处,毕竟七十余岁的老人了。</br> 而且说到底,他能有今日,贾家这个武勋的身份招牌,是打了根基的。</br> 不然凭他有多大的才能,也几无可能走到今日。</br> 人活着,总还是要多宽和些……</br> 两百亲卫披甲执戈护卫前行,净街开道。</br> 不过在城门口,到底还是出现了些意外……</br> “这不是忠勤伯杨伯爷么?”</br> 贾蔷于王轿内,听到轿旁商卓提醒后,让王驾暂停,落轿出来,看着重新走马上任步军统领衙门的忠勤伯杨华,目光清冷的呵呵笑道。</br> 杨华看着一身王袍的贾蔷,眼神复杂之极,尽管腿上如坠千斤力,可还是缓慢上前,抱拳礼道:“末将,参见平海王。”</br> 贾蔷呵呵笑道:“你这差事,是本王提议皇上安排的。”</br> 杨华:“……”</br> 贾蔷笑道:“别不信。你这人啊,不负你忠勤伯之名。太上皇让你去南边儿拿我,你就傻不愣登的带着一队亲兵就南下了。你果真不知道,你一入粤州我就会知道?你果真不知道此去是十死无生?</br> 不,你在九边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胡人狡诈如狼,你若那样蠢,也不会活到今天。</br> 你知道,但你还是去了。说明,为了皇命,你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br> 这样的品格,值得钦佩,也值得天家重用。</br> 当然,本王也知道,你心里怕早就当本王是国贼,恨不能替君除之。</br> 只是,又知道这里面复杂的事太多,没有皇命,你不好动手。</br> 没关系,你且继续等着就是。</br> 只一点,你执掌步军统领衙门,又提调巡捕五营,需公事公办。</br> 京营近来动静不小,将旧的轮调出去好是好,可对本王来说,也有些不好。那就是旧的京营已经被本王杀怕了,杀的胆寒。新进的呢,还不知滋味。保不准就有想瞎了心的,想对贾府动手。</br> 所以我提醒你一声,若有人想不开寻死,妄图冲击宁荣二府,妄图冲击贾家的人,哪怕是一个下人,妄图攻击布政坊林府……本王必唯你是问。”</br> 让杨华复位,还真是他的提议,以安抚朝廷之心。</br> 提兵北上进京的后果也确实恶劣,反噬不轻,该做的让步还是要做。</br> 提四千兵马乱杀一气,恣意倒是够恣意,可下场多半很惨,也不是正经做大事的智慧……</br> 当然,步军统领衙门内早就被夜枭穿插,另有绣衣卫在其中安排了不少人手,杨华果真想做点甚么,距离其暴毙也就不远了。</br> 看着王驾扬长而去,杨华面沉如水,目光深沉。</br> 他恨不恨贾蔷?</br> 当然恨,恨之入骨。</br> 他带着嫡子在九边苦熬了十个春秋,将嫡子练就了一身武将底子。</br> 原是准备父子齐心,将忠勤伯府的门匾再升格一级。</br> 谁能想到,因为醉仙楼一场冲突,贾蔷出手将其子杨鲁打断了鼻梁,卧床休养,而其庶长子,竟在药碗里下毒……</br> 其发妻也因悲愤至苦呕血而死,一时间,刚刚回京受到重用眼见就要显贵起来的忠勤伯杨府,落得断子绝孙的凄惨下场。</br> 这其中,很难说贾蔷不是祸根……</br> 但是,恨归恨,杨华却始终有理智,心性坚韧。</br> 正如贾蔷所言,他以皇命为先。</br> 放在前世,贾蔷很难明白世上为何会有这样的人。</br> 但如今经历了许多,贾蔷却是信了。</br> 毕竟,便是贾蔷身边,就有这样忠诚之士……</br> 待看着贾蔷的王驾彻底远去不见,杨华面无表情的翻身上马,折返回衙,并于当天下午,步军统领衙门在宁荣街和布政坊周遭巡逻的巡捕五营,勤了起来……</br> ……</br> 运河上。</br> 一艘德林号名下客船缓缓游弋进青石码头。</br> 虽然远没有贾蔷的那两艘客船舒适,但船内也算得体,至少远远好过当初被押送回京的马车……</br> 二楼客舱内,临窗前,贾母看着遥遥可见且越来越清晰的神京城,眼睛都湿润了。</br> 这辈子加起来的坎坷经历,都没这二三年多。</br> 享福受用了一辈子,临了临了,居然差点被押赴刑场砍头!</br> 心惊肉跳啊!</br> 那十来天的日子,当真是煎熬,每一天每一刻都生活在无穷的恐惧中……</br> 好在,总算是活过来了。</br> 不过,这回她拿定主意,再不出这座神京城了。</br> 因为哪怕是抓着去砍头,直接押赴法场就是,也不用被人押赴那么些天,生不如死……</br> 相比于贾母的悲伤,薛姨妈则激动的多!</br> 封王了,居然真的封王了!</br> 宝钗的亲事,几乎成了她心中的大痛。</br> 果真不清不楚的跟了贾蔷去当妾,薛姨妈觉着还是一头碰死的好。</br> 不,她连死都不敢死,因为没法同死去的丈夫交代。</br> 即便是贾蔷在外面弄个草头王的头衔,她也只能活着时候糊弄自己,自欺欺人,死后仍无法面对死去的薛家老爷。</br> 如今陡然传来喜讯,薛姨妈连前些时日受到的惊吓都不顾了,心中唯有欢喜。</br> “老太太,快看,到了,到了!”</br> 鸳鸯也高兴,先前被押赴时,她也惊恐过,但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腹内婴孩还未出生,就没了下场。</br> 每回想起此事,她都能落泪。</br> 但现在好了,一切都好了。</br> 这会儿遥遥看到码头上王旗飘扬,她激动不已的欢呼道。</br> 贾母眼力不好,嘴里唠叨念道:“哪呢,哪呢?”</br> 顺着鸳鸯的指点,又过了好一会儿,船又往前行进了片刻,才终于看到一人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身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一阵凉风吹过,蟒袍翩翩,愈发映衬的风流潇洒!</br> 贾母望之,瘪了瘪嘴,到底还是落下泪来。</br> ……</br> 青石码头。</br> 因货、客分离,所以即便平海王王驾霸占了大半个码头,也不耽搁码头上力夫的生意……</br> 贾蔷看着挂着德林字旗的客船缓缓停泊靠岸,他微笑着上前迎了数步。</br> 有随行嬷嬷指派年轻小厮围起帷帐来,尤氏、尤三姐下车,跟在贾蔷身后,看着六七驾马车驶下。</br> 未几,于码头上停稳当,贾母、薛姨妈、鸳鸯并贾政、宝玉、傅秋芳、赵姨娘、周姨娘,还有薛蟠、花解语等,自马车上纷纷下来。</br> 贾蔷引着尤氏姊妹,含笑上前见礼相迎:“让老太太吃了苦头,受委屈了。”</br> 此言一出,贾母上前抓住贾蔷的手,放声大哭起来。</br> 薛姨妈、尤氏等连忙相劝,贾蔷也笑着劝道:“这回是意外,应该不会有下一回了。”</br> 贾母收敛了情绪,叹息道:“便是有下一回,我也认了。只一点,你不好有事,再把宝玉带走。有你们俩在,我就算被送上法场掉了脑袋,也没甚遗憾了。”</br> 贾蔷哈哈笑道:“宝玉就是个添头,有甚么用?不过倒也可以早点送去小琉球,他老婆正在小琉球练兵呢。”</br> 贾母一时无语,一旁鸳鸯笑道:“老太太,先家去罢,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br> 贾母自然答应,又对贾蔷道:“鸳鸯有了你的骨肉,你要好好待她!”</br> 看着鸳鸯娇俏含羞的脸,贾蔷笑道:“那是自然。”</br> 二人对视稍许后,贾蔷又看向薛姨妈,问道:“姨太太,如今可放心了?”</br> 薛姨妈一迭声笑道:“放心了,放心了!这下,彻底放心了!”</br> 后面被抬在担架上的薛蟠得意的嘎嘎直乐……</br> 贾蔷看着他笑了笑后,再问贾政道:“二老爷那么些家俬都放在金陵了,可要派人去取回来?”</br> 贾政摆手道:“不劳王爷费心了,等过了年,就重回金陵。”</br> 金陵没有贾蔷,所以他在金陵过的无比自在。</br> 贾家原就是金陵巨族,虽然被贾蔷犁了一遍,死的死,被发配的发配,可贾家的底蕴还有一些。</br> 另外,贾政虽不愿承认,可也不得不说,贾蔷莫大的威名,也是他在金陵处处受人吹捧,被人供着的主要缘由之一。</br> 毕竟,贾蔷头上的贾家长辈,尤其是男长辈,并不多了……</br> 所以,贾政还是更喜欢金陵的风流文华。</br> 连贾母都看得出来,在金陵这个小儿子过的快活的多,因而在一旁连连摇头道:“叫他走,叫他走!圈在京里,不定又叫哪个给挑唆利用,迷了心了。”</br> 贾蔷闻言,余光瞥见傅秋芳面色隐隐一变,心里好笑,这高门内,果然从来不少是非。</br> 不过这些破事他也懒得理会,招呼一行人重新上了车轿,正要送回荣国府,却见宫里来人,急召他进宫。</br> 贾母等自不敢耽搁他的正经事,催促他赶紧进宫,晚上回来再好生叙旧……</br> ……</br> 大明宫,养心殿。</br> 尹后、李暄并在,连林如海亦至,六大军机齐全。</br> 贾蔷到来后,与尹后、李暄见礼罢,又问候了下林如海。</br> 林如海如今愈发瞧着仙风道骨了,真是……</br> 本就相貌清癯不俗,如今两鬓霜白,可气度看起来,不再如从前那样病恹恹,反倒爽利精神了许多。</br> 但一双眼眸中,目光没有丝毫厉气,温润如玉,又给人充满智慧深度的感觉……</br> 总之,越老越帅型……</br> 对于户部事,他也只是每日听听汇报,提点两句,仅此而已。</br> 好在陈荣让他暂时送回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放心的下。</br> 问礼罢,李暄就急糙糙的道:“贾蔷,几位师傅应下了你的条件,不过他们还有些要求……”</br> 贾蔷拱手道:“皇上,臣说的很明白,此事要么就那样,要么另选法子。原就是臣吃大亏,担大风险的事,没有再加码的余地。另外,臣会直接与定远侯周武发文。因为臣知道,周武若是想卖掉这批援军,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这批火器军折损超过两成,周武就直接起兵造反罢。臣会直接在京里,替定远侯府一家老小收尸,而后挥师西进。”</br> “放肆!”</br> 韩琮即便心中偏向贾蔷,可听闻这等无法无天之言,还是大怒,斥道:“岂有此理?打仗还有不死人的?就你的德林军贵重,死不得?”</br> 贾蔷呵呵笑道:“换旁人,我也懒得解释甚么,只奉劝他一句,不懂的事,少开口。可谁让是邃庵公您呢……邃庵公,这火器兵和寻常军队不同,不是靠短兵相接杀敌的,更类似于弓手。而事实上,火器的有效射程比弓箭更远。这种情况下,要是火器兵还要折损超过两成,无外乎两种情形:其一,主帅无能,全军覆没。其二,故意陷火器营入绝地。因此,无论哪一种情形,周武都该杀。”</br> 韩琮闻言哑然,一旁尹褚淡淡道:“平海王是不是将大燕军方想的太阴狠了些?”</br> 贾蔷呵了声,道:“尹大人浸淫官场数十年,尤其是在礼部清吏司的位置上,当见惯了不少官员都是甚么嘴脸。军方,不会比他们好多少。”</br> 尹褚眉头紧锁,道:“在平海王看来,大燕的官员,就这般下作不入流,难以入人眼?”</br> 贾蔷奇道:“若非吏治败坏至斯,新政又在忙活甚么呢?”</br> 见他连尹褚都怼的毫不留情面,李晗、叶芸等悄悄往龙榻上看了看,见尹后面色淡然,不喜不悲,垂着眼帘如若未闻的坐着,一个个心里都摸不准,尹后到底是甚么个心思……</br> 林如海没甚话说,叶芸也说不上,只韩彬缓缓道:“并未向你多提条件,平海王能为大燕边事出力,朝廷感激不尽,不会贪心不足。只征求一番你的意见,尹大人道,尹江尹河毕竟没有正经作战经验,是否可派一可靠老将为正,他二人为副?”</br> 贾蔷摇头道:“火器营的打法,便是老将也没几个有经验,所以大可不必。当然,若果真放心不下,可选一良将为辅,提供些建议。”</br> 韩彬思量稍许,道:“也可。平海王以为,宣德侯府董辅如何?”</br> 贾蔷想了想后,点头道:“可。”</br> 见贾蔷应下后,韩彬向尹后、李暄道:“不知太后娘娘、皇上,可还有甚么吩咐的?”</br> 李暄摇头道:“朕没了,贾蔷办事,朕还是信得过的。”</br> 尹后亦微微颔首,道:“军国大事,诸军机议定就好,本宫不通军务,就不多说甚么了,诸位辛苦。”</br> 诸臣纷纷欠身,口称不敢。</br> 李暄却忽又说道:“对了,还有一事。这半年多来,母后辛劳甚重,凤体疲倦。所以朕打算明日奉母后,当然还有太皇太后、太上皇,一并前往西山行宫里休沐几天。朝中重事,就劳烦诸卿了。”</br> 看其面色坚毅,语气又理所当然,只是告知的姿态,贾蔷心中暗笑。</br> 果然,李暄话音刚落,就听尹褚声音低沉道:“不可!”</br> ……</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1/5637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