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想找死,皇上你拦不住的
推荐阅读: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无论魏晋、
荣国府,荣庆堂上。</br> 贾母执黛玉的手一道上了高台软榻,又挨个仔细看了看贾家姊妹并子瑜、宝钗、宝琴等。</br> 最后奇道:“还短了不少人?兰儿他娘呢?还有宝玉家的怎也没回来……”</br> 黛玉不开口,似笑非笑的看向贾蔷。</br> 贾蔷干咳了声,道:“大婶婶和秦氏在小琉球寻了处观音菩萨的道场,发下宏愿,祈福去了,怕是要一年光景。至于宝玉媳妇……老太太别看我,和我没甚么相干。那位在小琉球上练了一营女兵,不亦乐乎。正好岛上新定,有专门的女子作坊,她那一营女兵正合用,就让她留在小琉球了。”</br> 贾母闻言看向黛玉,黛玉颔首笑道:“确实如此,姜英姐姐如今威风着呢,带着一千余人,结阵放对,听说连那些男兵都不惧。”</br> 听闻此言,贾母、贾政的脸色却难看起来。</br> 国公府的嫡孙媳,带一群女兵和男兵放对,传言出去,宝玉还怎么做人?</br> 黛玉自知失言,不过如今以她的身份地位,却也不需要找补甚么了,她同贾母笑道:“老太太倒也不必多怪,如今小琉球上人最金贵,处处缺人手。如今有全部都是女子工匠的工坊,效用很不错。</br> 不止她们,连我们这些知点文识点墨的,这段时日也都派上用场,抄录些名案卷宗。小琉球现有丁口三四十万,每日还在源源不断的进新人。多亏了姜英姐姐的女营,解决了大难处呢。你老若怪,就怪蔷哥儿罢。谁让他折腾到这个地步……刚才,我爹爹去码头迎我们,上了船就直接南下小琉球了。也是蔷哥儿说那边着实放心不下,托爹爹去照看。”</br> 此言一出,贾母、贾政、薛姨妈等闻言无不面色骇然,连姜英也顾不得了。</br> 林如海是谁?</br> 那是当朝军机宰辅,隆安帝“遗命”辅政托孤大臣!</br> 真正的朝廷巨擘,顶了天的大人物!</br> 居然,跑去小琉球?!</br> 林如海在大燕能主宰亿兆人口的命运,去小琉球能做甚么?</br> 管那三四十万流民?</br> 贾母满是不解的看向贾蔷,这不是在坑老岳父么?</br> 不过贾母到底不全是没见识的老太太,忽地脑子里一亮,脸就白了,看着贾蔷有些哆嗦道:“莫非,还有不大稳妥的事?”</br> 贾政等也都是遭过难的,一听也明白过来。</br> 贾蔷笑着摆手道:“和你们不相干……若是担忧,不若翻过年,送你们去小琉球。”</br> 他可没心思再与贾母等解释一通,太水。</br> 除了让她们日夜担忧惊惧外,也没甚用处。</br> “呀!还去?”</br> 却是迎春最为吃惊。</br> 贾蔷回头看向她,笑眯眯道:“二姑姑不喜欢那里?”</br> 迎春有些羞赧,也有些压力,轻笑着解释道:“好是好……没家里安宁。”</br> 湘云倒是豪气笑道:“若是家里都搬过去,也不是不行。那里也有安宁的地儿,我们去过!”</br> 贾蔷笑道:“且先好生过年罢,翻了年,二婶婶肯定还是要过去的,孩子在那边。其他的,爱去逛的再去,不爱去的在家也没甚。”</br> 贾母闻言方宽下心来,笑问诸姊妹道:“这次出去,可开了眼了?连我也没见过海是甚么个模样,你们倒比我还长了见识。”</br> 一群女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兴奋的说起海边见闻。</br> 甚么海之大,不知几万里啦……</br> 甚么瓦蓝蓝的天上飞海鸟啦……</br> 椰子好喝,贝壳很好看,螃蟹好吃啦……</br> 沙滩踩着很舒服,赶海很有趣,日出很壮观啦……</br> 这一说就停不下来,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说了小半个时辰。</br> 说到最后,湘云眉飞色舞发宏愿:“明年我还去!日后要是能京里住半年,小琉球住半年,就极好啦!”</br> 黛玉笑道:“怪道你叫云,赶紧上天罢!”</br> 众人哄笑罢,贾蔷乐呵呵道:“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不过我听说那边忙的紧,人手着实缺的厉害。主要是缺通文识墨的,女工太多,识字的女管事更少。回头你们在京里顽够了,还是早早过去帮忙才是。</br> 便是不耐和人打交道,帮着教一些小孩子认字也是极大的帮助。也是实在没法子,万事开头难。”</br> 湘云闻言一下得意了,手舞足蹈道:“看罢看罢,我就说行!”</br> 宝钗将她拉扯着坐下,嗔道:“云儿愈发顽皮了!”</br> 宝琴则“阴恻恻”的提醒:“云姐姐,蔷哥哥说的未必作数,可你恶了林姐姐,那必是作不得数的哦。”</br> “嘎!”</br> 湘云脸上的得意一滞后,转头去央磨起黛玉来:“林姐姐~林姐姐~”</br> 黛玉“嫌弃”的推开后,笑啐道:“少人来疯!”又同贾母道:“时候不早了,该用饭了。”</br> 贾母欢喜的拉着黛玉的手起身道:“好好好!我都欢喜傻了,都忘了。玉儿如今愈发长进了,去小琉球那边,可是管事了?”</br> 黛玉笑道:“我能管甚么事,并没有。”</br> 凤姐儿在一旁叹服道:“到底是宰相千金,读过书的不一般。林妹妹在香江时还好,只管我们这一大家子。到了小琉球,方显出真能为来。好些事,那边都寻她来拿主意。她也必能想出好法子来,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要我说,真算得宰相之才了!”</br> 见贾蔷都看了过来,黛玉红着脸啐道:“少浑说!又不是我一人的功劳,还有子瑜姐姐,宝丫头、三丫头她们一并出主意。”</br> 贾母稀奇道:“前面的大事,你们也能拿主意?”</br> 黛玉摇头道:“还是那些女作坊,那么些女人做事,男管事们也没经历过这些。蔷哥儿定下的规矩又极严,敢叨扰者直接打死。所以他们就传到里面来问话。起初凤丫头出面,后面我们也一并想主意了。也是磕磕碰碰的,遇到了事再想法子化解。”</br> 贾母闻言明白过来,嗔怪贾蔷道:“怪道你让她们还去,你倒会使唤人!”</br> 贾蔷哈了声,也不言语,一家子说说笑笑的往园子里去。</br> 重入大观园,上了后山山脊凸碧山庄。</br> 今日是十六,月儿正圆。</br> 虽晚秋夜风清寒,耐不住诸人归家,兴致高扬,并不怯寒。</br> 站在山脊上,随也只几丈高的小山,此刻却有登高俯视的感觉。</br> 大观园内早已点满了玻璃风灯,星星点点。</br> 天上一轮皓月,山下沁芳湖水中,亦倒映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br> 倚栏杆观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br> 微风一过,愈发令人神清气净。</br> 贾蔷寻一角落坐着,看一堂热闹,也不多言,只是微笑。</br> 姊妹们说话问他,他就答应一嘴。</br> 直到尹子瑜坐到他身边,与尹后有七成相似的俏脸上,气韵却截然不同。</br> 见尹子瑜浅笑望着他,贾蔷扬起嘴角,轻声笑道:“路上可累?”</br> 尹子瑜微微摇头,坐船而来,怎会累?</br> 她一双静韵清神的眸眼看着贾蔷,迟疑稍许,还是拿出手抄本,以墨碳笔书道:“爷欲反乎?”</br> 贾蔷笑道:“怎会问这个?”</br> 尹子瑜眸中浮现担忧之色,落笔道:“想不出第二条生路。”</br> 贾蔷摇了摇头,道:“不反黎庶,不叛苍生。”</br> 这八个字,让尹子瑜一怔,过了好一会儿,方明白过来。</br> 不反黎庶,不叛苍生。</br> 但是,却未说不叛天家和朝廷……</br> “放心,不会叫你为难的,我心里有数,你还不了解我?且信我罢。”</br> 尹子瑜缓缓颔首,明眸内蒙上的那一层担忧,缓缓散开。</br> 愈是读的书多,愈知今日之险。</br> 不过,既然贾蔷如是说,她信之便是。</br> “咦,东府大嫂子她们怎没来?”</br> 黛玉同贾母等说了好一起子话,连金陵被抓,半步被救之刺激过往都聊了遍,最后看府上诸人缺了尤氏和尤三姐姊妹,便笑问道。</br> 贾蔷回话道:“送去小琉球了。”</br> 黛玉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眸光满是深意,道:“好端端的,怎送去那边了?”</br> 贾蔷笑道:“我把平康坊七十二家青楼都查抄了,救出清倌人大几百人,多是知文通墨的,另外还有丫鬟之流二三千。这些人里,尤其是识字的那一批,都是极好的录事文员。可要大用前,得洗脱身上的风尘气。尤三姐性子刚烈桀骜,最适合教训那些人。我就托付了她,去管教那些人,再送去工坊吃半年苦,也就差不多了。回头你们再去小琉球,手下就有能用的人了。”</br> 黛玉好笑道:“你也是想绝了,甚么样的人都敢用,也不怕外面人啐你。”</br> 贾蔷呵呵笑道:“如我这般当世英雄,自然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罢了,随他们去罢。”</br> 看着周身灵秀气息的黛玉,如一泓秋水所化,贾蔷目光渐渐炙热。</br> 黛玉不动声色的白了他一眼,身子也有些发热,赶紧不理他了。</br> 好在这时凤姐儿带着林之孝家的,引着一众婆子丫头,提着食盒进来开始摆饭。</br> 此时已是二更时分,风清月朗,上下如银。</br> 大半年光景,贾母还是头一回吃上一顿团圆饭,胃口大好,多用了一碗。</br> 待饭罢,已是子时,贾母同黛玉等道:“早二日就叫人将园子都拾掇出来,晾晒的晾晒,熏香的熏香。今晚你们也别回东府了,就在这歇下罢。”</br> 黛玉等笑着应下后,贾母、薛姨妈并贾政等就先告去了。</br> 宝玉虽一万个不想走,可眼下他都成亲了,自然留不下。</br> 好在看到贾蔷也要回,心里受用了些。</br> 只是他自然不知道,贾蔷不是一个人回,而是同黛玉、子瑜一道折返宁安堂……</br> 三人有太多的话要说……</br> ……</br> 翌日清晨。</br> 宁安堂,内堂。</br> 一张黄花梨十柱拔步花卉床上悬着的天青织金帐无风自鼓,一阵阵浅浅的翠鸟娇啼不断传出。</br> 直到最后一阵疾风骤雨,啼鸟悲鸣数息方止。</br> 好一阵后,终于,贾蔷赤着身子下了床榻,一脸的神清气爽,志得意满。</br> 候在湖光山色屏风后的紫鹃和南烛听闻动静后,都赤红着脸进来,紫鹃服侍贾蔷更衣,南烛服侍尹子瑜穿衣。</br> 至于黛玉……她不急,还要睡一场回笼觉。</br> 踩在金丝锦织珊瑚地毯上穿戴齐整后,贾蔷就着一只莲瓣纹鸡心小碗吃了盏茶,回头与螓首埋在锦被里不肯抬头的黛玉打了声招呼道:“妹妹且在家休息,我和子瑜进宫了,争取早去早回。”</br> 黛玉也不起身,只在锦被里“唔”了声,算是知道了。</br> 昨晚聊的太久,又被这混蛋给得逞了……</br> 贾蔷嘿嘿一笑,与同样俏脸晕红的子瑜一道出了门,用了点早饭后,一道进了皇城。</br> ……</br> 九华宫,西凤殿。</br> 尹后满面爱怜,喜之不尽的握着子瑜的手不放开,坐于凤榻上,看了又看。</br> 待看到她满面红润时,自然知道昨晚发生了甚么。</br> 看贾蔷时不动声色的白了眼,随后拉着子瑜问了好些话。</br> 殿下,李暄看着贾蔷,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br> 贾蔷瞥他两眼,莫名其妙道:“瞪我做甚么?”</br> 李暄生生气笑,咬牙骂道:“好球攮的!还有脸子问朕?来来来,你给爷说说,你先生,朕的顾命大臣,军机处大学士,哪去了?!”</br> 听闻此言,高台凤榻上的尹后都侧目看了过来。</br> 贾蔷呵呵笑着解释道:“此事当真是臣先生临时起意,昨晚上臣都未想到他会来码头迎接,还只乘了一顶小轿,就带了四个长随。听说他现在要走,连臣都大吃一惊。问明白后,才知道竟是因为和韩彬等割袍断义了。因为韩彬他们一伙子,分明都查明了何澄、李晗干的那些忘八事,居然要压下去。啧啧啧,这和景初旧臣有分别么?臣先生何等风骨之人,一气之下,就挂冠而去了。不过毕竟受天家恩重,此次南下,也不全为了置气,还要督导明岁灾粮赈济之事。”</br> 李暄闻言咧了咧嘴角,笑骂道:“你就扯你的淡罢!算了,你们师徒和武英殿斗法,朕也插不上手,到底还没亲政。</br> 不过你下手的时候轻些,别把他们折腾毁了。尤其是西南那边,何澄在那边干了不少年,换个人去怕是更麻烦,你且容他一阵。</br> 说来也是头疼,要是不当这个皇上就好了,咱俩还能一起和他们过过招,狠狠拾掇他们。</br> 如今,反倒不好出手了。”</br> 贾蔷闻言连连摇头道:“皇上多虑了,臣下甚么手?臣素来规矩本分。”</br> 李暄差点没笑死,道:“你还规矩本分?随你罢。对了,有一事知与你。李晗今日一早上了一本,还是轮换京营和九边军镇的事。他要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一并调出京畿,调边军入神京……不过母后没准,朕也觉得不妥。你以为呢?”</br> 贾蔷呵呵笑道:“皇上,下回他再弄这些动作,你和太后娘娘千万别拦着。人想找死,皇上虽为帝王贵胄,也拦他不住的。”</br> 李暄:“……”</br> ……</br> PS:推荐一本写穿越东晋的历史新书《晋击天下》,作者是老作者,之前著有《兵甲三国》,可以放心入坑,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1/5637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