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蓝玉超进化

推荐阅读:谍涯无痕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过于贤惠了人间苦剑仙三千万原来主角是我女儿全职公敌养殖凶猛神豪从垂钓开始我们野怪不想死路易的奇幻冒险

    第310章蓝玉超进化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三思,此策一出恐会引起天下震动。”
    文官纷纷表示反对,一时间朝堂盈沸。
    部分武将也想站出来反对,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
    朝廷表态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在发表意见之前,众人习惯性的朝自家派系话事人看去。
    然后就发现,徐达、冯胜、蓝玉等人都无动于衷,甚至还用眼睛瞪他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梁国公他……进化了啊。”
    朱元璋也没有再为难他,脸色一变严肃的道:“五日内户部拿出章程,十后将新政通报全国。”
    然后诚意伯就没了。
    “居才自傲,若不改一改性子,成就有限。”
    “此等万世之法,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早就知道这条政策会遭到集体反对,但真正直面反对声音的时候,才知道那种压力有多大。
    陈景恪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发怵。
    这性子不改,败事的概率比成事的可能性更大。
    “你是不是想说,朝廷要靠士绅地主来治理百姓?”
    这么一想,他心中又好受了许多。
    徐达出列说道:“臣以为此乃万世之法,为表支持,臣愿将家中七万亩田尽皆售卖。”
    不是,你们是大明最大的地主好吧,就这么乖乖的把土地交出去了?
    朱元璋反而更加欣赏他了,同时心中也决定,将其贬谪到地方磨炼几年再说。
    解缙此时也知道,皇帝提前和勋贵达成了默契,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反对新政,就是挑衅勋贵。
    “等你修养好了,再回来也不迟。”
    陈景恪悄悄竖起大拇指,这眼光实在太准了。
    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邱广安身上,等着看他的回应。
    正好可以借助田税的事情,将他贬出京城。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忆一下,免得他们欺负标儿。
    “那咱就告诉你,咱不怕。”
    “难怪很多变革明明能造福于民,却还是被废除。”
    群臣都低下了头。
    接受皇命,就是文官集团的叛徒。
    以前只不过是不想和儒家代表的文官集团起冲突罢了。
    我又不知道这些,完全是出于公心才这么说的,何错之有?
    “臣只是就事论事,绝无针对勋贵之意,请陛下明鉴。”
    “啪。”
    但总有人不服,一名年轻的官吏梗着脖子站出来,说道:
    “你为何只提勋贵,却对官僚士绅只字不提?”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沉默。
    “咱相信,到最后百姓会站在咱这一边的。”
    因为他本就不是正统的儒家文人,别忘了他可是算学研究班的创始成员之一。
    解缙看了勋贵一眼,似乎有些犹豫,但最后一咬牙,还是说道:
    “陛下,勋贵才是拥有土地最多之人,臣就怕他们会反对此事。”
    解缙被怼的满脸通红,也不辩解了,躬身道:
    陈景恪摇头道:“梁国公掌管军法,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难题……这是自学成才啊。”
    朱元璋又说道:“邱广安。”
    “咱抑制兼并,替百姓保护土地,有何不可?”
    可从此再无复出的可能,还可能会连累到后人。
    解缙毕竟年轻,还没有看透这一点。
    “阶梯性征税法,即刻起实施,敢有阻挠者严惩不贷。”
    群臣默然,他们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只不过大明初立,再加上朱元璋连续打击,官僚士绅始终没有形成大地主。
    群臣:……
    可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解缙竟然能直到这种程度。
    事情的性质在这一刻全变了。
    面对群臣反对的声音,朱元璋并不意外,甚至还有些怀念。
    还以为蓝玉是打击报复,激动的道:“梁国公莫要冤枉……”
    现在形势所迫,必须二选一,他自然知道选什么。
    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压的他心头一沉。
    甚至他都有些期盼着,户部的儒家官员站出来反对他。
    朱元璋也很是惊讶,他知道解缙有才,也很欣赏其才华。
    当年群臣也曾屡屡反对他的政策,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朱雄英也深有同感,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群臣集体反对一件事情。
    单轮个人拥有土地数量,勋贵确实都是大地主,可人数毕竟少。
    蓝玉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说道:“陛下,勋贵皆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咱也不是不能体谅人,有事你就放心大胆的说,咱给你批几天的假。”
    陈景恪震惊不已,这也太敢说了啊。
    从此之后他们就开始夹起尾巴做人,再也不敢轻捋虎须。
    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个艰难的决定。
    蓝玉讥笑道:“勋贵确实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可要论占有土地最多的人,非官僚士绅莫属。”
    “梁国公这一手偷梁换柱玩的漂亮啊,这是你教他的?”
    陈景恪:“……”
    “我们被人误会了倒还没什么,就怕有人打着我们的幌子,反对朝廷新政。”
    和勋贵斗?
    连忙将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臣之忠心日月可表,请陛下明鉴。”
    这是汉武帝留给后来者最大的经验之一。
    另一边,朱元璋冷笑一声:“国本?什么是国本?民才是国之根本。”
    新晋臣子还一脸懵逼,老臣却忍不住一哆嗦,回想起了洪武大帝刀锋。
    朝堂能看出这一点的人不少,可敢于当堂指出来的,他是唯一一个。
    陈景恪小声道:“幸好是陛下当政……你也要牢牢抓住军权,有军权就有一切。”
    朱元璋没有再理会解缙,而是将目光看向群臣:
    “勋贵们的态度你们都已经看到了,现在还有何话说?”
    对朝廷的影响力,是无法和勋贵相提并论的。
    “不是君主太昏庸,是这种反对声音,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一大半人当场就退回了人群,剩下的人一看这情况,也连忙缩了回去。
    听到他的这一番话,在场的文官们都意识到情况不妙。
    但要让他们同意新政,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朱元璋正想着怎么将他贬出京城,没想到借口这就来了,当即说道:
    “解缙言语失当辱及功勋,罚奉三个月,贬为泰宁县主簿。”
    这是提前准备好的残次品,好的他不舍得摔。
    解缙心中五味杂陈,却没有求饶,而是深吸口气,说道: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569/26603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