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一国两……分治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看着姚广孝那充满敬仰的目光,陈景恪心里还是觉得挺爽的。
    毕竟这可是黑衣宰相、妖僧道衍啊,朱棣时期不可越过的人物。
    被这样的人仰慕,成就感太足了。
    所以,他没有直接说答案,而是决定考一考对方:
    “想必这些年你也对天竺有了足够的了解。”
    姚广孝点点头,自从朱棣决定将封国放在天竺,他就对那边进行了全方位了解。
    如果不是脱不开身,甚至想亲自去看看。
    一旁的朱标、朱雄英、朱棣、朱高炽,也都默默点头。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要全程参与。
    不过他们很清楚,自己只是来旁听最终结果的,真正拿主意的是陈景恪和姚广孝。
    所以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出声打扰两人。
    陈景恪继续说道:“那你就应该知道,天竺被种姓制度笼罩……整个社会犹如一潭死水。”
    “占据大多数的底层人,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国家也就没有任何忠诚度。”
    “这也是历代以来,天竺国家战斗力低下的原因。”
    “现在燕王卫队有陆军三万水师两万,拿下天竺没有任何问题。”
    无恒产者无恒心,指望低种姓的人有战斗力,那就是扯淡。
    至于高种姓……他们享福享惯了,吃不了军队的苦了。
    再说,要是战死了,家里的美酒美食美女不就享受不到了。
    所以,他们的军队战斗力低,是有现实因素在的。
    姚广孝再次点头,他有信心靠这五万大军拿下整个天竺。
    朱雄英情不自禁的挺直了胸膛。
    拥有一亿左右人口的次大陆,我们五万人就能拿下。
    大明实在太强啦。
    朱棣表情不变,天下各势力除了北元之外,余者皆不被他放在眼里。
    打个区区天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陈景恪话锋一转说道:“但打天下不容易,治天下同样不容易。”
    “我思考良久,想到了两条不同的治理措施。”
    “其一,推倒重来。”
    “既然天竺施行的是残酷的种族制度,导致占据大多数的底层百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当真正的人……”
    “燕王府进入天竺后,推翻当地的高种姓统治,赋予低种姓人平民身份。”
    “还要给他们分配土地,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有恒产者有恒心,得了燕国的好处,想来底层百姓会踊跃支持燕王的统治。”
    “到时候必然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矣。”
    “大师以为此法如何?”
    姚广孝先是惊讶,然后了然,最后面色平静。
    等陈景恪说完,他才说道:“既然陈伴读有心考较,贫僧就直说了。”
    “此法听起来虽好,然……难,非常难,可以说是最难的一条路。”
    “若行此法,燕国恐怕永远也无法统治天竺,甚至大明都会被拖进泥潭。”
    陈景恪不置可否:“哦,为何?”
    姚广孝说道:“天竺的种姓制度源于宗教,是他们的信仰。”
    “而宗教信仰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莫说天竺蛮夷,就算是大明百姓,也有许多迷信宗教无法自拔。”
    “若非朝廷严厉禁止,许多百姓会自愿成为佛道的奴隶。”
    “不让他们为奴,他们还会痛恨朝廷。”
    一个和尚,口口声声批判宗教,实在是很违和。
    但姚广孝说的非常自然,陈景恪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朱棣也见多了这种场面,同样觉得很正常。
    只有朱雄英和朱高炽,脸色非常的怪异。
    这大和尚就一点不怕佛祖怪罪吗。
    事实上,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
    姚广孝信的是自己心中的‘佛’,而不是庙里摆的泥塑雕像。
    他信仰的是佛教的思想,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灵。
    “大明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天竺蛮夷。”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废除种姓制度,推广华夏思想制度。”
    “只怕那些低种姓者非但不会感激我们,还会视我们为仇寇。”
    陈景恪不禁暗暗点头,这个道理前世已经验证了。
    印度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可种姓制依然充斥着整个社会。
    因为这种制度源于信仰,放弃种姓制度,就意味着背弃自己的信仰。
    很多人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低种姓是因为罪孽深重。
    这辈子好好侍奉神灵赎罪,下辈子也能投胎成为高种姓人。
    所以,他们宁愿当低种姓人,也不愿意放弃信仰。
    二十一世纪想要改变思想都尚且如此困难,更遑论是古代了。
    而且就算真的建立了新制度又能怎么样?
    废除种姓制度,建立郡县制,就需要大量的官吏。
    燕国上哪弄那么多官吏,来统治这一亿左右的人口?
    真以为大明的读书人多的用不完啊
    可以这么说,想推倒重建一套体系,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姚广孝继续说道:“我们去了天竺就属于少数派,统治天竺是以小族而驭大族。”
    “如果没有宗教,没有森严的等级禁锢人心,那些开悟了的被统治者,就会反过来推翻我们。”
    “维持种姓制度,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我们只需要让自己成为婆罗门和刹帝利,就可以实现对天竺的统治。”
    陈景恪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大师所想与我的第二个措施不谋而合。”
    “事实上这么做的不只是我们,当初雅利安人征服了天竺,就是把自己变成婆罗门和刹帝利。”
    “就连第三等的吠舍,也都是雅利安人。”
    “天竺的原住民,只能当第四等的首陀罗和第五等的不可接触者。”
    不可接触者就是贱民,连当奴隶的资格都没有。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不过,你以为明人百姓应该放在第几等?”
    姚广孝默然不语。
    他思考过这个问题,燕国建立后肯定会从大明迁徙汉人过去的。
    而且迁徙的人数还不会少,几百万都有可能。
    以华夏人重视子孙的思想,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变成千万人口。
    总不能将所有人都列为婆罗门和刹帝利吧?
    所以,第三等的吠舍是最合适的。
    说起来,吠舍拥有经商等权利,其实还算是不错的。
    然而,有一个缺点始终无法越过。
    那就是种姓制无法跨越阶层,一旦当了吠舍,这些汉人百姓就再无出仕的可能。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569/26613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