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你们太欺负人了

推荐阅读:谍涯无痕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过于贤惠了人间苦剑仙三千万原来主角是我女儿全职公敌养殖凶猛神豪从垂钓开始我们野怪不想死路易的奇幻冒险

    错觉?
    谁要真当他是错觉,那就太小看这位燕王了。
    他只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耍那么多心眼子,只想打北元而已。
    实际上,政治方面的事儿他心里门清。
    那些勋贵是配合他演出,还是借机发疯,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只是有些事情,他不方便直说。
    那些勋贵是皇帝安排来配合他的,如果他反手说别人另有图谋,那不成忘恩负义了吗。
    关键是,他也没什么实质性证据。
    只是察觉到那些人的行为有一点异常而已。
    所以,他才借着闲聊的机会暗示一二。
    他相信,以在场几人的聪明,定然能想到什么。
    果不其然,朱雄英、陈景恪、徐达立即就露出了然的表情。
    朱高炽略微思索,也微微点头,显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朱雄英冷哼一声,说道:“其情可悯,然其行可诛。”
    徐达毕竟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之一,为大家开脱道:
    “大明的勋贵,与历朝历代的勋贵比起来,都算是恪守本分的了。”
    “他们也是心中没底,才会如此行事,希望朝廷能尽快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
    说完目光看向陈景恪,示意他帮忙说几句好话。
    事实上他说的也没错,和历朝历代的勋贵比起来,大明的勋贵集团确实要本分的多。
    并不是他们觉悟高,而是不得不本分。
    老朱眼里揉不进沙子,敢嚣张跋扈的下场都不太好。
    在他的高压治理下,勋贵也不敢做的太过。
    后来在陈景恪的影响下,老朱的作风有所转变。
    可还不等勋贵生出骄奢之心,朱元璋又拿出了分封来利诱大家。
    这可是真正的诸侯王啊,一旦成真那才是海阔天空。
    有了更大的利益在前方吸引着,勋贵再次变得本分起来。
    只要不是特别奇葩,谁都不想在分封前被杀掉。
    所以大明的勋贵不但本分,还自损利益帮助朝廷改革。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分封一直停留在嘴上。
    皇帝想反悔?或者干脆就是忽悠大家?
    现在御座上坐着的那个人都换了,新皇还会承认当初的承诺吗?
    去年朱标表态,会在今年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分封。
    可现在已经五六月份了,半年过去了朝廷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勋贵们急啊。
    之前他们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怕被抓了典型。
    现在皇帝让配合燕王演戏,那正好借题发挥一下。
    不过他们始终保持着理智,没敢做的太过分。
    于是才有了朱棣方才那番话。
    朱雄英毕竟是太子,听说他们的作为,心中自然不高兴。
    我们又没说不承认,你们着急什么?
    还敢借机发疯,是想逼宫吗?
    真是不知死活。
    不过有一说一,勋贵们着急是情有可原的。
    要不然徐达也不会替他们说情。
    陈景恪自然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在接到徐达暗示之后,微微颔首表示收到。
    然后随意的说道:“你这脾气得改一改,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
    “以后他们就是诸侯王了,手中有兵有粮,小心把人逼急了跳墙。”
    朱雄英杀气腾腾的说道:“敢,谁敢不老实,就把谁给灭了……”
    陈景恪乐了,说道:“忘了宗藩体系和帝国计划了?”
    “等大分封正式施行,情况就不一样了,你这唯我独尊的思想必须得改一改。”
    “很多事情不能再由着性子来,必须要讲规则。”
    “新的规则,要求大明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照顾到诸侯国的利益。”
    听到帝国计划,朱雄英顿时就不说话了。
    受陈景恪影响,他很清楚帝国计划施行之后,大明必须要学会正确处理外交事务。
    否则,必然会导致藩属国离心离德,最终藩属体系崩溃,帝国计划失败。
    朱棣则眉头一挑就想反驳。
    还没分封呢,就开始支棱翅膀了是吧?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
    你再是诸侯王,那也是我大明的臣子。
    然后他马上就想到自己的燕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讲规则好啊。
    大明作为宗主国,必须要有宗主国的气度,公平公正的对待藩属国。
    不能以大欺小。
    生怕别人察觉到他的想法,偷偷的打量了一下众人的脸色。
    发现注意力并不在自己身上,顿时就放下心来。
    不过徐达是什么人,原本确实没注意到他的异常。
    但朱棣鬼鬼祟祟的打量众人,却被他给察觉到了。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身为朱棣的老师兼岳父,他对这位燕王太了解了。
    知道这货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不过他并没有揭穿,毕竟是自己的女婿,得帮忙遮掩着点。
    但为了防止他又乱说什么话,还是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以作警告。
    果不其然,看到他的眼神朱棣心中一哆嗦,顿时老实的和鹌鹑一样。
    众人并没有发现这一对翁婿的小动作,注意力都在陈景恪身上。
    陈景恪继续说道:“说的更直接点,以后大明要学会用规则来管理诸侯国。”
    “而规则是怎么来的?不能大明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条新规则的诞生,必须要经过藩属国集体认可才行。”
    “至少要经过大多数藩属国的认同,如此规则才有公信力。”
    当然,这只是表面公平而已。
    所谓的大家集体认可,不过是给规则赋予合法外衣罢了。
    大明作为宗主国,想推行什么规则简直不要太容易。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也别当什么宗主国了,老老实实关起门过日子吧。
    徐达等人听得也都非常赞同。
    即便是排除自己的利益,完全从做事的角度去考虑,陈景恪的话也是老成持重之言。
    如果大明朝廷完全不顾藩属国的利益,很可能会被藩属国抛弃。
    想想商朝是怎么灭亡的。
    现在大明确实强大,藩属国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可将来呢?
    朱雄英无法反驳,不过依然气哼哼的道:
    “就凭这些人的德行,怕是不用大明出手,他们就能给自己折腾亡国了。”
    众人心下莞尔,太子这是心服了口不服啊。
    不过他们也对陈景恪佩服不已,这话也就他敢说了吧。
    换个人说,就算朱雄英认同,心里也会留下芥蒂,说不定哪天就给人穿小鞋了。
    未来皇帝的小鞋,可不是那么好穿的啊。
    然而,听到朱雄英这番话,陈景恪却非常认同的道: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问题,现在的勋贵,真正做好当国主准备的,不超过一掌之数。”
    “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当一国之主,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什么是一国之主。”
    “他们以为到了封国自己就是老大,就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就这样让他们去封地,将会是一场灾难。”
    朱高炽若有所思的道:“太子、陈伴读所言甚是。”
    “大明的勋贵出身大多都比较低,之前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
    “当了勋贵之后,又多统军不管民,确实不懂得治理国家。”
    “这个问题,朝廷要着手解决才是。”
    “我建议,将即将分封的勋贵集中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权力,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见自己随口抱怨的一句话,被他们如此郑重的谈论,甚至连解决的办法都提出来了。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569/2914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