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他配吗

推荐阅读:谍涯无痕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过于贤惠了人间苦剑仙三千万原来主角是我女儿全职公敌养殖凶猛神豪从垂钓开始我们野怪不想死路易的奇幻冒险

    让人昏迷又不伤身体?
    听到这话,陈景恪非常惊讶,这是朱标能说出来的话?
    不过马上他就明白缘由了。
    看来朱之事对他的打击,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啊。
    但对于这个要求,他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让人昏迷的法子多,可不伤身体就难了。
    别说现在,就算上辈子都很难做到。
    一旁的朱元璋也非常的无奈,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问题。
    可他更不想因为别的儿子,让朱标背负更多的心理负担。
    老大的身体,扛不住啊。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非要有人受委屈,那就让朱桂去承受吧。
    想到这里,他声色俱厉的道:“为什么要让他昏迷?”
    “面子?面子是自己挣来的,他配拥有面子吗?”
    “他考核不合格,不适合当一国之主,就是暂停分封的理由。”
    “把这个理由光明正大的拿出来,摆到所有人面前,也让世人看看朝廷的决心。”
    这一席话,说的朱标、朱雄英、陈景恪三人也激动不已。
    “爹/皇爷爷/陛下英明。”
    试卷很快就批改结束,勋贵方面除了朱桂其他人都通过了考核。
    事实上朝廷的试卷并不难,都是平时上课教的最基本的知识。
    只要思想没有问题,都能混个合格。
    区别是,有些人具备行政能力,可以自己主导国家建设。
    有些人就是妥妥的莽夫,国家行政要交给国相府。
    但不管是哪种,都是大明宗藩体系下的一方诸侯王,拥有超然的身份。
    至于国相和财政大臣的选拔,也非常顺利,择优录取就可以了。
    这一次被淘汰的也不用担心前途问题,后续大分封还有的是机会。
    况且,能被选中成为封国高层的预备役,本身就是能力出众之辈。
    就算不去封国,在大明也是一方高官。
    他们之所以报名去封国任职,是在朝内缺了点助力,想再进一步非常困难。
    去封国干几年,回来啥都有了。
    就算不回来,在封国也是排在前列的大人物,足以史上留名了。
    比在大明蹉跎后半生要强的多。
    当然,也有些是想去封国证明自己的能力。
    中下级官吏,多是从底层官吏和读书人中间选拔的。
    大明六百多万读书人,能出仕的凤毛麟角,并不缺愿意去封国谋个一官半职的。
    这就是华夏先辈一代代积累下来的优势。
    换成同时期别的国家,想搞大分封,连最起码的人手都凑不够。
    “但是,这六百多万读书人,如果朝廷不能给他们解决出路。”
    “也会成为大明最大的负担。”
    “他们拥有一定的见识,很容易就会在民间抱团集结成社。”
    “然后形成庞大的士绅群体……”
    这是陈景恪给老朱和朱标他们,推演士绅集团形成以及危害的时候说的话。
    这种事情在前世很常见。
    不少国家获得独立之后,盲目的投入大量资金去搞教育。
    最后导致,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这些有知识有见识有理想的年轻人,对社会现状极度不满,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炸毁一个国家。
    大明不用担心读书人造反。
    可这么多读书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拼命内卷。
    其后果也是非常恐怖的。
    明朝士绅集团庞大,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分封不但是华夏文化的一次大扩张,也能帮大明消化多余的读书人。
    当然,仅靠分封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
    还是得走工业化道路。
    ――
    最终人选确认之后,朱标也没有再犹豫,直接就在早朝进行了宣布。
    当群臣得知朱桂之事,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关于诸侯王和继承人的培训,实际上大家都没太当回事。
    毕竟,就算人家考核不合格,你还能把人封国给收回不成?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朝廷是认真的。
    不合格,真的会把封国收回。
    其中受震动最大的,还是勋贵集团。
    他们之中,不少人抱着去享福的念头。
    什么培训,什么当一个合格的君主,先享受了再说。
    现在情况变了。
    连朱桂这个亲王的封国说没都没了,更何况是其他人?
    再也没有人敢小看那所书院。
    当然,对于朱桂的封国被取消一事,也不是没有人劝谏。
    可是朱标的态度很坚决。
    “大明分封诸侯国,是为了造福天下,不是为了满足个别人的一己私欲。”
    “绝不容许有滥竽充数者存在。”
    有人找到老朱,想让他出面劝劝。
    老朱最重视亲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纵使一时生气,也不会真的一棍子把儿子敲死。
    大家劝一劝,他也就顺坡下驴了。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事情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老朱狠狠的训斥了前来劝谏之人,并明确表示,这个决定就是他做的。
    皇帝只是在执行他的意志而已。
    “咱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朝廷绝不容许大奸大恶之辈去祸害一方百姓。”
    “咱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例外,其他人犯了错被收回资格,不要找咱哭诉。”
    “更不要抱怨朝廷不公。”
    这义正辞严的话,让群臣心服口服。
    也让勋贵集团彻底息了小念头,他们也真正开始去思考,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国主。
    很多自认为有资格分封的人,已经主动去寻找相关教材,学习相对应的知识。
    就算暂时没有分封资格的人,也开始学习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勋贵。
    对于这个结果,朱元璋、朱标都欣慰了许多。
    毕竟拿亲王杀鸡儆猴,还是有些违反他们认知的。
    所幸结果是好的。
    最难受的当属朱桂了,刚听说自己的封国被取消,他多愤怒可想而知。
    家里所有易碎的东西,全都换了好几遍,很多仆人被无故惩罚。
    甚至他还到宫里去哭闹,试图要回这一切。
    然而就连他的亲生母亲郭惠妃,都不站在他那一边。
    老朱更是直接下旨,要剥夺他亲王头衔贬为庶民,并发配到凤阳去守坟。
    这一下众人都吓了一跳,这个惩罚确实太过了。
    朱桂虽然性格暴躁,但这些年一直在凤阳和洛阳学习,没有机会作恶。
    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就贬为庶人。
    众人纷纷劝说,郭惠妃也默默的抹眼泪。
    朱桂终于害怕了,朱都能被圈禁好几年,老七朱被逼死。
    无不说明,老朱虽然重视亲情,但真狠起来亲儿子也不会放过。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569/2915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