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娘是穿越者(十六)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郑七娘一直都在不着痕迹的观察韩攸宁,韩攸宁又何尝没有关注这位郑家贵女?</P>
要知道,郑七娘作为郑太后的亲侄女儿,杨复礼进宫几个月,郑七娘就被接进宫来几个月。</P>
郑家打得什么主意,不能说“路人皆知”,也差不许多。</P>
韩攸宁作为皇后,杨复礼的妻子,对于郑家“挖墙脚”的企图,更是心知肚明。</P>
但,韩攸宁并没有单纯的、直接的把郑七娘当成情敌来看待。</P>
更不会武断的认为她是什么心机女。</P>
郑七娘可不是小说里为爱痴狂的恶毒女配,因为虚无缥缈的爱,就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P>
她可是郑氏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皇后”,从小学习的就是宫斗权谋,就是如何母仪天下。</P>
在郑七娘看来,权利、家族远远超过所谓爱情。</P>
之前,韩攸宁见过郑七娘几次,也都有过一定的观察。</P>
但,今日郑七娘给她的感觉明显就不同了——</P>
过去,郑七娘对杨复礼还是有几分“羞涩”与倾慕的。</P>
这表明,不管郑七娘心里爱与不爱,她都试图把杨复礼当成夫君来攻略。</P>
今日,韩攸宁惊奇的发现,郑七娘对于自己的关注,竟超过了杨复礼。</P>
这是不是表明,郑七娘已经意识到杨复礼难以攻略,她准备放弃与自己“争夺”后位?</P>
不知为何,韩攸宁也并没有与郑七娘有太多的接触,算不得多么了解她。</P>
可韩攸宁就是有这样的猜想。</P>
“……皇帝既然已经考虑周全,又何须来问我这个老妪?”</P>
郑太后这边已经跟杨复礼“图穷匕见”了。</P>
没办法,郑太后所能想出的所有漏洞,杨复礼居然都有办法填补。</P>
由此可以证明,杨复礼不是脑袋一热、突发奇想的要放归宫女。</P>
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将所有的细节,全都斟酌周到。</P>
一而再、再而三的受挫,让郑太后终于意识到:</P>
杨复礼绝不是他表现出来的无赖、没规矩,规矩、礼法、道理甚至是《大雍律》,他都懂。</P>
他甚至都能融会贯通,完美运用。</P>
市井小混混,不过是杨复礼的一层伪装。</P>
更是他与朝臣、与太后等世家争斗时的一层铠甲。</P>
这样的人,如水一般,从无定形。</P>
流氓与君子之间,可以随意切换。</P>
体统、体面,对于杨复礼来说,远远不如利益来得更重要。</P>
这样的人,非常可怕。</P>
【那又如何?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是小混混耍些流氓手段就能做成的。】</P>
郑太后发现了杨复礼的“真面目”,羞愤的同时,也迅速的切换了心态。</P>
【前朝后宫都不是市井,过去是没有看穿你的小把戏,这才让你屡屡得逞。】</P>
【如今,哀家明白了你的套路,自然也就有办法应对。】</P>
【尤其是朝堂之上,可不是你耍无赖、胡搅蛮缠就能立足的。】</P>
实力才是第一位的。</P>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只是笑话。</P>
好!</P>
你要放归宫女,那就放归。</P>
真正的争斗,并不在后宫这方寸之地,而是偌大的庙堂。</P>
郑太后脸上冷笑连连,心里则发着狠。</P>
在她看来,自己是“抓大放小”,要与杨复礼在真正的战场进行角逐。</P>
而她的亲侄女,郑七娘却并不这么认为——</P>
这一轮的较量,姑母又输了。</P>
后宫的几千宫婢一旦被放归,新君杨复礼仁爱、慈善之名定会传遍天下。</P>
郑太后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她再不能靠着这些宫婢监控、掣肘新君。</P>
后宫,已经一步步脱离郑太后的掌控啊。</P>
至于朝堂——</P>
杨复礼应该也有应对。</P>
姑母总说杨复礼是市井混混,无知、粗鄙。</P>
姑母却忘了,杨复礼的先生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傅。</P>
杨复礼这个雍王,更是在封地就藩了两年。</P>
两年时间,不长,也不短。</P>
郑七娘觉得,这两年里,足够一个市井无赖成长为合格的上位者。</P>
低下头,垂下眼睑,郑七娘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依靠姑母,恐怕是不成了。</P>
从韩皇后手里,抢过这皇后之位,就目前几年来说,也是不太可能。</P>
未来或许可以。</P>
但,再过几年,她郑七娘也错过了嫁人的花期啊。</P>
当然,郑家不缺女儿,不说堂房、旁支,单单是郑七娘就有好几个同父异母的妹妹。</P>
还有她一母同胞的幼妹,今年刚八、九岁,若是过个六七年,皇后年老色衰,皇帝被权利、美色等迷失本心,帝后疏远、甚至反目,幼妹就是最合适的继后人选。</P>
一如郑家的上一辈——</P>
郑太后并不是郑七娘唯一的姑母。</P>
郑太后当年也不是郑家培养的首选。</P>
要知道,郑七娘作为郑太后的亲侄女儿,杨复礼进宫几个月,郑七娘就被接进宫来几个月。</P>
郑家打得什么主意,不能说“路人皆知”,也差不许多。</P>
韩攸宁作为皇后,杨复礼的妻子,对于郑家“挖墙脚”的企图,更是心知肚明。</P>
但,韩攸宁并没有单纯的、直接的把郑七娘当成情敌来看待。</P>
更不会武断的认为她是什么心机女。</P>
郑七娘可不是小说里为爱痴狂的恶毒女配,因为虚无缥缈的爱,就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P>
她可是郑氏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皇后”,从小学习的就是宫斗权谋,就是如何母仪天下。</P>
在郑七娘看来,权利、家族远远超过所谓爱情。</P>
之前,韩攸宁见过郑七娘几次,也都有过一定的观察。</P>
但,今日郑七娘给她的感觉明显就不同了——</P>
过去,郑七娘对杨复礼还是有几分“羞涩”与倾慕的。</P>
这表明,不管郑七娘心里爱与不爱,她都试图把杨复礼当成夫君来攻略。</P>
今日,韩攸宁惊奇的发现,郑七娘对于自己的关注,竟超过了杨复礼。</P>
这是不是表明,郑七娘已经意识到杨复礼难以攻略,她准备放弃与自己“争夺”后位?</P>
不知为何,韩攸宁也并没有与郑七娘有太多的接触,算不得多么了解她。</P>
可韩攸宁就是有这样的猜想。</P>
“……皇帝既然已经考虑周全,又何须来问我这个老妪?”</P>
郑太后这边已经跟杨复礼“图穷匕见”了。</P>
没办法,郑太后所能想出的所有漏洞,杨复礼居然都有办法填补。</P>
由此可以证明,杨复礼不是脑袋一热、突发奇想的要放归宫女。</P>
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将所有的细节,全都斟酌周到。</P>
一而再、再而三的受挫,让郑太后终于意识到:</P>
杨复礼绝不是他表现出来的无赖、没规矩,规矩、礼法、道理甚至是《大雍律》,他都懂。</P>
他甚至都能融会贯通,完美运用。</P>
市井小混混,不过是杨复礼的一层伪装。</P>
更是他与朝臣、与太后等世家争斗时的一层铠甲。</P>
这样的人,如水一般,从无定形。</P>
流氓与君子之间,可以随意切换。</P>
体统、体面,对于杨复礼来说,远远不如利益来得更重要。</P>
这样的人,非常可怕。</P>
【那又如何?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是小混混耍些流氓手段就能做成的。】</P>
郑太后发现了杨复礼的“真面目”,羞愤的同时,也迅速的切换了心态。</P>
【前朝后宫都不是市井,过去是没有看穿你的小把戏,这才让你屡屡得逞。】</P>
【如今,哀家明白了你的套路,自然也就有办法应对。】</P>
【尤其是朝堂之上,可不是你耍无赖、胡搅蛮缠就能立足的。】</P>
实力才是第一位的。</P>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只是笑话。</P>
好!</P>
你要放归宫女,那就放归。</P>
真正的争斗,并不在后宫这方寸之地,而是偌大的庙堂。</P>
郑太后脸上冷笑连连,心里则发着狠。</P>
在她看来,自己是“抓大放小”,要与杨复礼在真正的战场进行角逐。</P>
而她的亲侄女,郑七娘却并不这么认为——</P>
这一轮的较量,姑母又输了。</P>
后宫的几千宫婢一旦被放归,新君杨复礼仁爱、慈善之名定会传遍天下。</P>
郑太后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她再不能靠着这些宫婢监控、掣肘新君。</P>
后宫,已经一步步脱离郑太后的掌控啊。</P>
至于朝堂——</P>
杨复礼应该也有应对。</P>
姑母总说杨复礼是市井混混,无知、粗鄙。</P>
姑母却忘了,杨复礼的先生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傅。</P>
杨复礼这个雍王,更是在封地就藩了两年。</P>
两年时间,不长,也不短。</P>
郑七娘觉得,这两年里,足够一个市井无赖成长为合格的上位者。</P>
低下头,垂下眼睑,郑七娘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依靠姑母,恐怕是不成了。</P>
从韩皇后手里,抢过这皇后之位,就目前几年来说,也是不太可能。</P>
未来或许可以。</P>
但,再过几年,她郑七娘也错过了嫁人的花期啊。</P>
当然,郑家不缺女儿,不说堂房、旁支,单单是郑七娘就有好几个同父异母的妹妹。</P>
还有她一母同胞的幼妹,今年刚八、九岁,若是过个六七年,皇后年老色衰,皇帝被权利、美色等迷失本心,帝后疏远、甚至反目,幼妹就是最合适的继后人选。</P>
一如郑家的上一辈——</P>
郑太后并不是郑七娘唯一的姑母。</P>
郑太后当年也不是郑家培养的首选。</P>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855/15665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