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宰执天下 > 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12)

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12)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缢死。韩大参倒是与当年的石参政一般的爱说笑话。”</br>  “平常见参政,都是望而生敬,没想到还有如此诙谐的一面。”</br>  “这下大程便能安然脱身了。谁还敢说他是教坏了弟子?”</br>  “圣人门徒三千,能称贤者不过七十二。总是圣人门下,也免不了有不肖之辈。何况韩参政都曾在大程门下求学,抵得过十个刑恕了。”</br>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的是‘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讲的是教化的重要性。韩冈一句谐音的缢死,倒把圣人之言,与刑恕之死给挂上了钩。</br>  许多时候,一个笑话往往比义正言辞的驳斥更有用。因刑恕而来、围绕在程颢周围的议论,在韩冈的一句谑语下烟消云散。</br>  站在开封府狱前,大理寺少卿李达倒是很佩服韩冈。不是为了韩冈尊师重道的一面,而是为了他的心狠手辣。</br>  刑恕若是想要自杀,早就自杀了。时至今日方才在开封府狱中自尽,要说没有黑幕,也要人相信。而眼下控制着开封府内外的,正是韩冈一党,幕后黑手也就呼之欲出了。</br>  可知道谁是幕后黑手,并不代表需要说出来。</br>  任官在大理寺,平冤狱、断积案,这是李达的本职工作。但李达不觉自己有必要为枉死的刑恕喊冤,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出头与韩冈为敌。</br>  应付过去就是了。</br>  李达想着,与开封府判官章辟光,继续谈笑风生。</br>  李达与章辟光说笑了一阵,紧闭的开封府狱大门终于从内部被打开来。</br>  木制包铁的大门厚达三寸,高近丈许。不知是上足了油,还是为了这些天进出频繁的人众,重新整修了一下,开启时没有一点声音,静静的将门后的世界展示了出来。</br>  大门在李达等人面前敞开,一股腐臭阴湿的风便扑面而来,几声惨叫若有若无,从监狱深处传入人们的耳中。</br>  站在门前,向内望去,入口后深深的长廊黑洞洞的,仿佛聚集了无数冤魂的巢穴,让人望而却步。</br>  大理断刑少卿李达,毫不犹豫的抬起脚,走了进去。</br>  大理少卿分为左右两人,左断刑,右治狱。断刑少卿决断诸路狱案,治狱少卿则推治刑狱。</br>  这一次的大逆案,太后交由开封府审理。在开封府审结上报之前。刑恕好歹是重要的犯官,他的口供关系到整件案子的内幕。没有任何先兆的突然自缢,大理寺不能视而不见,李达便是被派来查验其尸身,到底是自尽,还是被人灭口。</br>  开封府的仵作早写好了验尸的单据,李达也看过了。在发现刑恕自缢后,仅仅是将他解下来试图救治,发现没救之后,并没有搬动尸体,而是立刻上报。</br>  这是开封府上报的内容。一层层的传递,一直抵达了御前。</br>  但这些文字,他是一点不信,他只信自己的眼睛。</br>  狱中廊道两侧牢房,塞满了男女老幼各色人等。</br>  整个开封府狱,已经为大逆案的相关人犯及其亲属所填满。因其他罪名而被拘入开封府狱的囚犯,则全都转移到另外的地方。</br>  牢房明显经过了清理,但多年积累下来的腐败气息,却残留难去。</br>  看得出来,里面的犯官家眷至少没有受到通常犯妇在狱中受到的侮辱,饮食上也尽可能的做到了洁净卫生——若是无罪开释,便能留下一份人情。就算最后被判抄家灭族,官宦人家的妻女也都会没入官中,若是在开封府狱中留下无法治愈的伤害,教坊司那边少不了会闹上一闹。</br>  但监狱毕竟是监狱,对比起过去的生活,这些官宦家属如今在狱中所感受到的落差感,比普通百姓被关进旧时监狱所感受到的落差,要远远超出许多。</br>  李达往深处走着,对两侧牢房中交织着畏惧和期待的眼神视而不见。一名犯人看到李达、章辟光这几位官员进了狱中,扑过来大声喊冤,但无论是他凄厉的叫声,还是喊出来的几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没能让李达的脚步慢上一点。</br>  这些人与他的任务没有关系,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李达比谁都清楚。</br>  不过紧随在后的狱吏却不会当做没看见。随即便有两人出来,熟练的往那名叫冤的犯官身上各泼了一盆冷水。在不便用棍棒教育一番的情况下,用冷水让人冷静一下,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初春的寒夜中,湿漉漉的身子会让人更加明白冲动的坏处——在这段时间里面,很有几个发了高烧,然后就被人从监狱中抬出去了。</br>  嘴角含笑的李达,与随行的章辟光继续聊着。</br>  “今日怎么不见知府升堂?”</br>  李达今天过开封府来,虽没有往正堂去,但从那个方向上也没听道什么动静。</br>  “大府告病在家了。”章辟光回道。</br>  李达的脚步总算是慢了一慢,惊讶道:“昨天还好好儿的啊!发了什么急症?!”</br>  章辟光叹了一口气,“是急症,病的夫人。”</br>  “仁和县君病了?”</br>  “病!的!夫!人!”</br>  章辟光一字一顿,让李达终于恍然,不是夫人病了,而是夫人病。少了一个‘是’字,意义就大不一样了。</br>  沈括当然会病。河北的李承之,进了贡院。李常又接了河北漕司的任。再过几天,南京的孙觉、齐州的范纯仁,全都要离京。沈括想要进枢密院,从哪里找票来?</br>  他丢下新党帮了韩冈,以为能得到韩冈的帮助进入西府。可韩冈做了参知政事后,转头就将他丢到一边。不仅仅是沈括,韩冈可是将所有支持者都丢到了一边去,属于旧党的支持者一个都没留下——当然,以刑恕之死作为回报,对那些旧党已经足够了。</br>  或许这就是韩冈的行事作风,肯定会给予回报,但不一定会是最想要的。</br>  李达一边想着,一边笑着说道:“圣人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沈大府也有三畏,畏光、畏风、畏见人!”</br>  “……其实还有第四畏?”章辟光故作小声的说着。</br>  “什么?”</br>  “兼畏夫人!”</br>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丝毫不介意身后一众官吏的存在。</br>  沈括在府中没有什么权威,在朝堂上也被视为反复小人,而章辟光却是因为早年要求二王出宫而开罪了太皇太后,在太后面前留下名字的,该奉承谁,在开封府中熬了多年的吏员们比谁都门清。</br>  “不过沈知府进西府,想也不可能。”李达又说道。</br>  “何也?”</br>  “其他相公只要听太后的吩咐就够了,沈知府可还要再请示了仁和县君才敢去做。”</br>  “说的也是。”章辟光连连点头,“要是大府做了枢密副使。太后说要向东,县君说要向西,那可如何是好?”</br>  “那只能降黄巢了!”</br>  唐中书令王铎惧内,曾受命领军抵御黄巢。其出兵后,只带姬妾随军。其妻闻之大怒,紧追而来。听到这个消息,王铎慌忙召集幕僚,‘黄巢自南来,夫人从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幕僚回答,‘不如降黄巢。’</br>  这是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而当今的权知开封府沈括沈大府,若比起惧内来,却是半点不让先贤。</br>  因此阴森恐怖的黑牢中,便又再一次响起一阵快活的哄笑声。</br>  终于走到了牢狱的最深处,章辟光在一扇门前停下了脚步。</br>  刑恕的牢房就在这里。</br>  守在牢房前的狱卒上来行了礼,将门打开后便退到了一边。</br>  “少卿,请。”章辟光伸手指向门中。</br>  李达点了点头,并不辞让,举步跨进了牢门。</br>  一走进牢房,李达举止神情立刻就变得沉稳起来。</br>  一个笑眯眯的爱开玩笑的官员,变成了淮南路上让贼子夜不能寐的李二郎。</br>  跟随入内的章辟光,也收敛了笑意,打量着这位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br>  惟有眉心聚拢起来的皱纹,微微泛着暗红色,仿佛第三只眼睛,难怪会被称为李二郎。</br>  在淮南东路提点刑狱衙门中的三年,李达接连清理了一百一十七桩积案,平反了十七桩冤狱,由此名震淮东,这是他能在四十岁的时候做到大理寺少卿的主因之一——另一个,就是在大理寺盘踞了三十年的正卿崔台符、少卿韩晋卿这对老冤家,他们两人的恩恩怨怨终于宣告终结,在一个月之内先后致仕,据称是领会上意,不得不退,这样才空出了两个重要的位置。</br>  李达围着地上的刑恕尸身慢慢的转了一圈,又上前从头到脚细细的查验了一遍。</br>  手指甲很干净,整个人也没有多少死前挣扎的痕迹,喉间的绳索痕迹十分清晰,在脑后分八字,痕迹并不相交,看起来的确像是自缢的样子,但也只是看起来像。</br>  李达直起腰,抬头看了看房梁,又看了看刑恕的身高,张开手掌在绳索上比划了一下。</br>  刑恕的身高加上绳索的长度与房梁的高度比起来,至少差了两尺,普通的牢房应该就没办法了,但这座牢房里,却突兀的放了一张凳子,正常的牢房中可没这种东西。</br>  而且凳子只是一桩,还有几处无法掩盖的漏洞,让李达觉得极为刺眼。</br>  这是谁做的?</br>  李达直起腰,不满的向后面看了一眼。</br>  这活儿做得太糙了,开封府狱吏就这水平?</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7/7115/38829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