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权相(上)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如雷一般的轰鸣,不时的响起。</br> 炮口吞吐着火光,数秒之后,远处的城寨上空,就腾起一团烟雾。</br> 最新型号的开花弹,雨泼般落向目标。灰白色的硝烟,笼罩在城头。</br> 桑干河畔的坚固城寨,西京府防线外围最重要的一座堡垒,其高耸的外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崩塌。</br> 缺乏足够的水泥,用夯土建筑起来的城墙,在新式的火炮和炮弹面前不堪一击。</br> 辽国一切都在仿效中国,而东施效颦的结果,反而让辽国在中国军队的进攻前,脆弱得仿佛一枚鸡蛋。</br> 章惇把望远镜还给年轻的指挥官,还说了声多谢。</br> 指挥着三十门重型火炮的炮兵军官,因为宰相的礼遇,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但让他介绍起他手底下的火炮,说话又一下变得流畅起来。</br> 章惇很喜欢这样的年轻人。</br> 单纯而且专业。比起旧军中的那些老油子,强了不知多少倍。</br> 远处的堡垒上,一团巨大的烟雾腾空而起。比起之前火炮产生的硝烟更为庞大。</br> “塌了塌了!”一直都在观察着敌方阵地的火炮长,一个个兴奋的叫了起来。</br> 章惇再次接过望远镜。</br> 灰烟散尽,能看到城寨的外墙有很长的一段彻底崩塌下来。</br> 火炮的威力再次展露无遗,过往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根本不敢围攻的坚城,现在甚至不能拦住大军前进的脚步,哪怕多上一天两天。</br> 章惇依稀记得韩冈曾经给过火炮一个评价。</br> 至圣先师的教诲,释迦摩尼的佛法,都没能改变宋辽两国之间关系,火炮做到了。</br> 这就是真理。</br> 口径越大,威力越强,就越贴近真理。</br> 原本章惇以为是个玩笑,现在看来,这个评价本身就是真理。</br> 真理发威,战事远比预期进展的更快。原本预计要用五天拿下的大兴寨,现在看来,在天黑之前就能夺占。</br> 章惇的预估稍微乐观了一点。</br> 城中的守军一直抵抗到了第二天中午。</br> 一位姓耶律的将军,率部奋战到全军覆没。</br> 一道矮墙下,章惇看到了这位将军和他最后的十几名卫兵。</br> 身上都是弹孔,血已经流干。</br> “是个英雄。好生安葬了。”</br> 章惇感慨了一声,为国尽忠的臣子,永远都值得尊敬。</br> 然后他就去了车站,把一百零三名阵亡将士的棺椁,送上了回程的列车。</br> 十七个指挥围攻,三十门重炮轰击,析津府外围排第一的堡垒也只支撑了一天半。给官军造成的损失只有一百挂零,而被歼灭的辽军,超过一万人。</br> 这是两国如今实力的真实差距。</br> 辽国唯一的优势就是骑兵。这是开战之前很多人的想法。尤其是在辽人的战略中都是打算用大量的骑兵来打乱官军的后勤以及兵力部署。</br> 但辽国的骑兵优势只存在于二十年前,以及现在人的想象中。</br> 规模化养殖的马场遍及中原,数代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自幼用过剩的粮食和高营养的苜蓿喂养起来的马匹,在中原有数百万之多。</br> 还有阻卜人,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羊毛,还提供了大量个头低矮但能耐粗饲同时耐力悠长的优良马匹。</br> 开战之后,都堂很轻松就搜罗出二十万匹军马,来运输辎重。</br> 轻骑兵,龙骑兵,河北参战的骑兵虽然总兵力不到三万,但都是一人三马,开战之后,表现了极强的战斗力--不论是在涿州之北,还是在桑干河畔。</br> 大小百余次交锋,基本上都是以宋军取胜而告终,只有最近一回被打了伏击,损失了数百人。</br>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了二十年来厚积国力,宋辽两国的差距已经大到不可想象。</br> 这将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br> 辽国皇帝现在也终于了解到这一点。</br> 从随从手里接过一份从涿州行辕送来的奏报,章惇轻笑,“老朋友来了。”</br> 也许从桑干河畔去往析津府,直接见耶律乙辛会更快一点。不过章惇还是从前线回到涿州,接见大宋官僚的老朋友,多次作为使者前来中国,原名萧禧的萧海里。</br> 又是几年未见,萧海里比印象中老了许多。当然也没有了二十年前来到中国时的嚣张狂妄。</br> “萧使别来无恙。”</br> “两国安好百余年,如今却兵锋相见,海里智不能定风波,力不能挽狂澜,心力交瘁,岂能无恙。”</br> “当年贵主遣兵攻入我国。败两国之盟,毁旧日之好。那时候,我也觉得很遗憾。不过,现在想想倒是好事了。朝堂内外从此没有人对贵国有太多幻想,也可以齐心尽力,来筹谋军事了。”</br> 萧海里针锋相对,“熙宗皇帝初登基便心念幽燕,其毁约败盟之意早传播于天下,岂是鄙国之过?”</br> 章惇笑道,“没必要做口舌之争了。辽国将亡,萧使不如想想如何自保自身。我们也是打过多次交道的老朋友了,只要萧使有意,没必要与耶律乙辛玉石俱焚。何况澶渊之盟,真宗皇帝与贵国圣宗约为兄弟。这件事我们也记得,在开封,已经给圣宗皇帝的后人准备好了一个位置。”</br> 章惇居高临下,游刃有余的态度,过去是属于大辽的。</br> 萧海里心下生叹,却又企图动摇章惇。</br> “海里听闻,相公秉政数十年,只闻有宰相,不闻有帝后。如今天子未立,朝堂混乱,相公不镇压国中,却率军于外,远离数千里,却不担心国中生变?”</br> 担心谁呢?韩冈,太后,不死心的保皇党,还是不着调的储君?</br> 都中有变,他可以立刻率军回返,数日之后就可以兵临城下。谁敢作怪?</br> “不担心。”章惇有些失望,没有了实力支撑,萧海里的口舌再锋锐也毫无意义,何况他本来就说不出什么硬话来,“萧使,我们还是进入正题吧。贵主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br> 萧海里脸上涨红,章惇收起了表面的客套,而耶律乙辛让他带来的话,也使得这位老使臣倍感屈辱,但为了国家,他还是深深的低下头去,</br> “鄙主请为中国屏藩。”</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7/7115/38838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