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 黄山云隐录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均六筦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均六筦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王莽改革大潮中,百姓与豪族间的隐性情绪悄然滋生,然而这位大圣人却未能在短时间内洞悉。
    王莽沉浸在民间反响热烈的假象中,刘歆等人也因此大受鼓舞。
    他们认为,既然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顺利启动,那么下一步的经济和金融改制便指日可待。
    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本末”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金融概念。
    其中,“本”指的是农业,而“末”则涵盖工商业和手工业。
    儒家学者坚信,天下贫富不均、荒年战争导致的饥荒,
    除了土地制度不合理的客观因素外,人们因短视,舍本逐末的主观选择也是罪魁祸首。
    汉朝,作为一个铺张扬厉的时代,对高官厚禄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已成为其独特的时代印记。
    然而,这种风貌却令儒家学者忧心忡忡。
    他们认为,新朝肩负着解决资本肆虐下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问题的重任。
    为了治理贫富分化,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重农抑商、损有余而补不足、管制货币以节制货物流通、削弱易发财的经济部门。
    这一逻辑链条在儒家的思辨中逐步展开。
    随着这一思潮的涌动,始建国二年,刘歆正式向王莽上奏,阐述了他的观点。
    他引用周朝的泉府制度为例,指出周朝设有专门管理货币的部门,负责平价购销货物,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正义。
    这正是《周易》所倡导的理财之道,即儒家理财应以道义为先,而非单纯追求利益。
    刘歆等人借此表达了一个明确的意图:
    “尽快启动财政、金融、税务以及经济方面的全面改制,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刘歆的奏疏被呈上之后,接下来的几年,甚至直至新朝末年,
    王莽以雷厉风行、持之以恒的态度,一道道下达了改制的诏令。
    这些改制的措施被统称为“六筦”。
    “筦”,即“管”;而“六筦”,则指的是六种针对财金、税务、经济方面的管制措施。
    其目的在于遵循儒家的理念,抑制贫富分化,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平等。
    具体来说,这“六筦”包括:
    第一、酒的专卖。
    第二、盐的专卖。
    第三、铁的专卖。
    这三种措施相对容易理解,即由朝廷官方负责经营酒、盐、铁的销售。
    鉴于这些商品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利润丰厚。
    通过实施国家专卖,朝廷能够获取大量的财政收入。
    儒家虽然一贯看不起商人逐利,但刘歆却巧妙的提出“理财”二字。
    儒家并不反对理财本身,而是反对以追求利益为唯一目标的逐利嘴脸。
    他们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远超过赚钱。
    《大学》中的名言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因此,在刘歆和王莽看来,新朝的盐铁专卖与汉家的盐铁专卖虽然形式相似,但性质截然不同。
    前者的目的在于抑制通过经营盐铁酒而暴富的商人,而后者则是为了敛财以供战争和奢靡之需。
    第四、名山大泽产生的所得税。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184/47359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