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方逸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王莽为了表示这不是旧有意义的改元,“始建国天凤”的“元年”官方不称“元”,而称为“一年”。
    “始建国天凤一年”,其断句是“始建国·天凤一年”
    而非“始建国天凤·一年”。
    而“天凤”二字,正是取自上一年出现的彗星。
    王莽苦心孤诣地将灾异的彗星解释成了祥瑞的凤凰,试图为新朝带来希望。
    改元之后,王莽宣布要在一年之内去东西南北四方巡狩,东巡封禅,北巡迁都洛阳。
    然而,这次出行他却准备“自费”,由朝廷准备干粮,一路上不接受各地的供给。
    这听上去颇为节俭,但实际上却暴露了他对实际地理的缺乏了解。
    群臣不想再折腾,纷纷劝阻,王莽罕见地听取了劝告,改了主意,
    决定等到“始建国天凤七年”再行封禅之事。
    晨光如细密的龙鳞,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王莽的身影映照在窗棂之上,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一些年迈的宫人,回忆起往昔未央宫寝殿内那灯火通明的夜晚,
    成帝、哀帝饮酒作乐,彻夜狂欢,耳畔是清脆的佩玉鸣銮,眼前是曼妙的歌舞升平。
    而今,未央宫已更名为寿成室,但那寝殿的烛火,却依旧燃烧不息。
    然而,与王莽相伴的,并非那醉人的欢愉,而是堆积如山的简册。
    他夜以继日地批阅,仿佛要将所有的智慧与心血,都倾注于这新朝的基业之上。
    宫人们也会私下议论,这位新朝的皇帝真是勤政爱民,白日与大臣们共商国事,夜晚还要处理政务,真是令人钦佩。
    但他们又怎会知晓,白日里,王莽将大臣们召入宫中,往往并非商讨什么国家大事,
    而是沉迷于学术的探讨,诸如礼仪的繁复安排,儒经的微妙解读。
    他乐此不疲,甚至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于是,官僚们不得不赔上宝贵的时间,与皇帝一同参与这一场场“读书会”
    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
    各个机构里,事务堆积如山,尤其是那些民间矛盾,诉讼官司等急务。
    虽然看似琐碎,但拖延越久,问题便越大,直至形成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夜晚,王莽点灯熬油,宵衣旰食,勤勉的确令人动容。
    但又有谁知道,他处理的许多事务,其实并不重要,也并非非他亲自处理不可。
    他这么做,不过是吸取了曾经架空汉帝的“历史教训”。
    刻意将大小事务揽于一身,亲自研究、亲自处置,还刻意避开那些领机要的尚书们。
    他着意培养使用宦官,特别是财务、国库、粮食等要害部门,一概委派宦官管理。
    吏民的上书,也都由宦官拆封送给他,不经尚书之手,生怕尚书借此弄权或是泄露给外臣。
    即便是交办给臣下或是循例办理的工作,王莽也颇不放心,
    总是让下边的人反复向他请示,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
    如此一来,前面的工作迟迟无法办妥,后面的事情又已经积压上来,整个朝廷如同一团乱麻,最终乱成一锅粥。
    由此可见,不论是外朝的官僚,还是省内的宫官,王莽都难以真正信任。
    他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各种作,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片他视为生命的基业。
    在宫殿的一隅,一道身影悄然浮现,宛如幽灵般无声无息。
    他神色复杂地凝视着大殿中央那位满头华发、威严庄重的老者,心中五味杂陈。
    回想起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流民如蚁,饿殍遍野。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184/47360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