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 黄山云隐录 > 第两百一十七章 失望透顶

第两百一十七章 失望透顶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尚书》在历经岁月的沉淀与洗礼,其传承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在孟子所处的年代,它被称作《书》,直到了汉朝,才被尊称为《尚书》。
    意为“上古的书”。
    孟子因有幸亲阅原版,并以高辈分之尊,得以批判性地审视此书。
    然而,时至如今,儒家学者们对这部书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他们普遍认为,《尚书》中蕴含了先代圣王们如尧、舜、禹、汤的治国智慧,其伟大之处不容置疑。
    面对难以理解的篇章,他们不仅不轻易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琢磨、探寻。
    这种执着的态度,虽然彰显了对经典的尊重与热爱,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儒学界的混乱。
    以伏生版本的《尚书》为例,原本只是一个祖宗传承下来的学问,却因后人的不同理解而分化出三大流派。
    各流派之间在字句的解读上争论不休,使得这部经典的诠释变得愈发复杂。
    不久后民间又发现了一部《尚书》。
    这部版本文字古奥,乃是先秦之前的,显然比伏生版本更为古老。
    它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尚书》解读的混乱局面。
    因其文字难以解读,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揣测与遐想空间。
    由此,《尚书》的流派进一步分化为古派和今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以尚书类推,你们所谓的儒家经典,又有何意义呢?”
    王莽听着方逸讲述,再也按耐不住插话道:
    “方逸先生,你说的这些固然是事实,可又能说明什么呢?
    孝亲、简朴、扶老、济贫等...
    这些共识颠扑不破,谁又能篡改!
    如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夫子的这些教诲,也是无人可以篡改的,这都是千百年来华夏万民的共识!
    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把肉吐出来,而不是咽下去,
    也许这更费时间,但其展现的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
    既然我王莽所修所学这些儒家理想,让予坐上了帝王之位
    那么予所践行的圣王之道,也必然是不会错的!
    否则,上天为何会选择送予来到这个世界?
    又怎会让予坐上这个位置?”
    方逸看着侃侃而谈的王莽,不由恼怒道:
    “什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你若是知道周旦为何呕吐……”
    方逸说到此处,突然不想再和眼前这个犟种解释什么了。
    暗自叹息一声,“这世间,怕是也只有当初晚年的孔子,才理解周旦的苦心吧。”
    再看着眼前这个满头白发,却依旧神色亢奋的老头,
    方逸想起了当初第一次见到王莽时的场景……
    随后他又想到当初用自己鲜血,救下那个叫项羽的孩子。
    两者当初都是幼童,想不到长大后居然都变得这般刚愎自用……
    方逸再次深深看了王莽一眼,平淡道:
    “今日我说的已经够多了,你好自为之吧!”
    王莽一愣,还未反应过来方逸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听一声轻响,窗户方向传来一阵冷风,身旁的方逸也消失不见……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184/47360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