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儒家和兵家之争!
推荐阅读: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
“……”</br> 孔颖达看着他胳膊上隆起的肌肉,和双臂上面清晰明显的肌肉线条,面皮抽搐了起来。</br> 不仅是他,监厅内的一众五经博士这时才想起来,程俊虽然是御史,是言官,但他不是一般的御史言官。</br> 他出身于武将之家。</br> 如果不是陛下选他当了御史,未来的程俊,一定是征战沙场的武将。</br> 众人瞅着程俊的一米八五魁梧身材,暗暗惊叹。</br> 不出意外的话,在武官之中,他最能说,在文官里面,他最能打</br> “你还真是能文能武。”</br> 孔颖达回过神,板着脸庞说道:“但你要知道,能文能武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有德,读书人,重在以德服人。”</br> 程俊怔然,指着自己胳膊上隆起的肱二头肌,问道:</br> “你看这不是挤出来一个德字吗?”</br> “……”</br> 有这么以德服人的吗......孔颖达额头青筋都鼓胀起来。</br> 而此时,五名博士伸长脖子,望着纸张上的内容,一阵咂舌,随即又看向孔颖达,等待他的下文。</br> 孔颖达低头抚着胡须,再次审视着程俊,缓缓说道:</br> “学术交流......理由不错,那就去吧。”</br> “你可以回去了。”</br> 孔颖达挥了挥手说道:“等会老夫会亲自领着你们,前往弘文馆。”</br> 程俊脸上露出笑容,放下袖子,拱手行礼说道:</br> “在下告退。”</br> 说完,他转身离开监厅。</br> 等他走后,沉寂的监厅之中,霎时哗然。</br> “孔祭酒,程俊这是去砸弘文馆啊,您不该答应他。”</br> 安兴羿急声道。</br> 其他几名博士也万分焦急,你言我语道:</br> “孔祭酒,程俊的目的,已是昭然若揭,他就是奔着太子去的,您答应他,不是为虎作伥吗?”</br> “弘文馆的那些学士,和太子关系要好,他们看到程俊要对付太子,必然会出面阻拦,您带着程俊前去,那些学士定然会将罪过算在你的头上,您这是何苦呢?”</br> 孔颖达闻言猛地拍案,厉声问道:“程俊刚才在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说?”</br> “……”</br> 监厅之中,霎时一静。</br> 五名五经博士脸上顿时有些不自然,他们开始敢呵斥程俊,是对他不了解。</br> 但是经过程俊自述战绩,他们发现,程俊不好惹啊。</br> 惹他的都进太医署了。</br>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他们可不想步长孙无忌等人的后尘。</br> 孔颖达见他们哑住了,脸色缓和下来,说道:</br> “昨天,李少保来到国子监,请老夫配合拾掇程俊,老夫虽说是答应了,但也留了一个心眼,派人去查了查程俊的底细。”</br> “程俊战绩斐然啊,六部尚书,两位因为他去了太医署,更别说国公、侍郎、中丞和谏议大夫了,被他送进太医署的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长安城震上三震!”</br> 孔颖达扯了扯嘴角,说道:“这也是为什么老夫改了主意,不打算配合李少保拾掇程俊的原因。”</br> “不然,李少保的下场,就是老夫的下场!”</br> 孔颖达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刚才老夫之所以让程俊说一说他的战绩,不是老夫要听,而是老夫想让你们知道,程俊被陛下选为御史以后,都干了些什么事。”</br> “你们不知道程俊的厉害,老夫知道,老夫刚才说了那么多,是在暗中提醒你们,不要招惹他。”</br> “老夫不想进太医署,也不想你们进太医署,明白了吗?”</br>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安兴羿却忧心忡忡道:“可是他想对付太子啊。”</br> 孔颖达反问道:“他想对付太子,是他跟太子的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br> 安兴羿道:“当然有关系!程俊能去弘文馆,是因为咱们国子监,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是咱们国子监在帮他!”</br> 孔颖达再次反问道:</br> “咱们国子监,是去跟弘文馆的学士、生员进行学术交流,有哪一点跟太子扯上了关系?”</br> 安兴羿闻言愣了一下。</br> 有道理,这一下把国子监的嫌疑摘清了......其他四名博士眼眸一亮。</br> 孔颖达呵笑说道:</br> “有人喝水呛死了,是水的问题吗?有人吃饭噎死了,是饭的问题吗?学术交流之中,程俊和太子起了争执,是我们的问题吗?”</br> “所以去了弘文馆以后,出了问题,程俊招惹到了太子,那也是程俊自己弄出来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br> 一番话,说的众人恍然大悟。</br> 真是老谋深算啊......众人钦佩的望着孔颖达,安兴羿佩服道:</br> “如此一来,我们国子监既能满足程俊想去弘文馆找太子的目的,又能避免咱们的过错,孔祭酒足智多谋,在下佩服!”</br> 孔颖达一笑,接着说道:“而且,去弘文馆这件事,对咱们来说,也并非一件坏事。”</br> 众人讶然,安兴羿问道:“此话怎讲?”</br> 孔颖达抚着胡须,缓缓说道:</br> “国子监和弘文馆进行学术交流,在老夫看来,是一件好事,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诸子分别著书立说,影响后世千百载,多少人心向往之。”</br> “程俊说的学术交流,让老夫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大唐为什么不能也来一次类似于百家争鸣的事呢?”</br> 孔颖达扫视了众人一眼,肃起脸庞,说道:“如果真的成了,你我定然会因此而被载入史册,名传千古啊!”</br> 青史留名......众人闻言呼吸都急促了起来。</br> 五名博士当中,有人忽然说道:“但是,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各家学说如今见不到多少,你我品读春秋,效仿先贤,底子都是儒学,弘文馆那些学士也是如此,大家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如何能效仿百家争鸣啊?”</br> 这倒是......众人仔细一想,纷纷深以为然,看向了孔颖达。</br> 孔颖达声音铿锵有力道:“所以,程俊是此次的关键!”</br> 安兴羿咀嚼着他的话,琢磨出他的意思,是在说程俊和他们不一样,讶然道:“孔祭酒的意思,程俊是个异类?”</br> 孔颖达转头看向监厅之外,说道:“一个武将,不想着钻研兵法,在沙场上建功立业,跑去当了御史。”</br> “御史是言官,他却处处使用兵法,还能无往不胜,可见他足够的异类。”</br> 孔颖达转头望向众人,说道:“我们是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但程俊显然不是,他出自兵家,偏偏又能说会道,所以,老夫才说,程俊是此次学术交流的关键!”</br> “这一次,老夫将会让程俊代表国子监,与弘文馆相争!”</br> “这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是儒家和兵家之争。”</br> 孔颖达沉声道:“你们明白了吗?”</br> 众人彻底折服于孔颖达的深谋远虑,纷纷起身拱手道:“我等明白!”</br> 孔颖达也站了起来,说道:</br> “稍后,老夫亲自带队,前往弘文馆!你们下去准备吧。”</br> “诺!”</br> 众人纷纷应声说道。</br> …………</br> 第一更。</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727/51367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