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太子悟道?!

推荐阅读:明尊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程俊连敲了几下,依旧不见开门。</br>  李承乾翻身下马,走到他跟前,疑惑道:</br>  “他家里没人?”</br>  程俊凑到门缝处,往里面看了一眼,看到有两三道身影,就在门口,转头说道:</br>  “有人,里面的人知道是我来了,不给开门。”</br>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不一样了.....程俊后退几步,重重拍了几下门,大喝道:</br>  “太子殿下来了,还不开门!”</br>  下一秒,门内响起脚步跑远的声音。</br>  程俊这才放下手掌,对着太子道:“他府上的人去通禀了,咱们等等。”</br>  “等会见了于志宁,殿下记得好好表现。”</br>  太子严肃说道:“我知道。”</br>  毕竟,他决定着我能不能去乐云楼.....太子心里想着。</br>  于府之中,年轻的仆役快跑到了主屋跟前,对着屋内喊道:</br>  “郎主,有人敲门!”</br>  主屋之中,响起一道沉稳的声音:“是不是程俊来了?”</br>  “是!”</br>  仆役的话刚落下,主屋中便响起一道冷哼。</br>  “别理他,让他敲,他爱敲多久,就让他敲多久!”</br>  仆役连忙道:“太子也来了。”</br>  主屋中陷入了沉默,没一会,四十余岁的于志宁,拉着一张长脸,打开了屋门走了出来,一边系着腰带,一边怒声道:</br>  “程俊这个竖子,为了他自己,竟然大晚上拉着太子过来,不成体统!”</br>  于志宁一边骂着,一边赶往府门处。</br>  程俊来了,他可以不理会,但是,太子前来,他不能不见。</br>  于志宁来到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挥了挥手,让站在门口的两个仆役打开府门。</br>  嘎吱——</br>  于家大门徐徐打开。</br>  于志宁板着脸,心里做好准备,大门打开,他便厉声训斥程俊。</br>  然而,大门刚刚打开一条缝隙,于志宁便看到了太子。</br>  下一秒,他便看到太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交叉,放在地面上,低下脑袋,额头紧挨着手背,情真意切道:</br>  “学生见过恩师!”</br>  “……”</br>  于志宁愣了片刻,方才回过神,看着太子对他如此大礼,不得不将涌到喉咙的千言万语,全部咽了回去。</br>  随即,他伸出双手,俯身将太子扶起来,忍住内心的激雷,强装镇定问道:</br>  “太子殿下,你这是作甚?”</br>  太子顺势站起,反手握住于志宁的双手,真诚道:</br>  “我今天读程夫子的《有用之书》,读到了古人的一句话,‘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一下子明白了,我现在才明白,恩师以前对我是何等用心良苦,我真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教诲!”</br>  于志宁闻言眸光闪烁了一下。</br>  太子从怀中取出一张写有黑字的白纸,纸上的内容,是他抄写了一半的《荀子·大略》,正色道:</br>  “于夫子让我抄写这篇文章,然后好好琢磨,我按照于夫子的话,抄写完了这篇文章,近日一直在琢磨。”</br>  “今天我琢磨出来,于夫子是想我懂得何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br>  于志宁不动声色,继续听着。</br>  李承乾认真说道:</br>  “于夫子是想我能懂得怎样尊敬老师,懂得看重有一技之长的人。”</br>  他从怀中取出十张纸,恭恭敬敬递给于志宁,说道:</br>  “这是我写的心得体会,请于夫子过目。”</br>  于志宁低头看了一眼,接到手中,并没有看,而是先侧开身子,摊开手掌,声音温和道:</br>  “太子殿下,请入府一叙。”</br>  太子殿下摆手道:“我就不进去了,我说完就走!”</br>  于志宁瞅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程俊,说道:</br>  “太子殿下此次是为了程俊而来?”</br>  李承乾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说道:</br>  “是,但也不是!”</br>  “今天晚上,我在东宫,琢磨着于夫子让我琢磨的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程俊过来。”</br>  “我听程俊说,于夫子你向我父皇参了一本火药的弊处,不知怎的,我像是通窍一般,一下子明白了。”</br>  李承乾道:“我是先明白了‘重傅’,之后明白了‘尊师’。”</br>  “所谓重傅,就是看重有一技之长的人。”</br>  李承乾指了指程俊,说道:</br>  “程俊研究出了火药,使我父皇赞口不绝,让我想起于夫子叫我抄写的《荀子·大略》中的一段话。”</br>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br>  李承乾看着神色逐渐惊异的于志宁,诚恳道:</br>  “火药,乃口不能言,身能行之之物,可见此物乃是国器也!”</br>  “此其一!”</br>  李承乾竖起两根手指,说道:</br>  “《荀子·大略》中说,‘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可见得道者,需知大学,修六礼,明七教,这是过程!”</br>  “火药之物,刚刚现世,古人不知,今人不懂,说它弊大于利,我觉得为时尚早,至少要先了解它,再回头说它的利弊,此其二也!”</br>  “这才是学生决定出面来此的原因。”</br>  “再者,我此次过来,并非只是为了程俊,我是先领悟到了于夫子的教诲,然后才过来的。”</br>  太子激动道:“不然,刚才我何必一跪?”</br>  “我刚才这一跪,正是《荀子·大略》中提到的,也是于夫子想让我明白的,我因此而践行的,‘尊师而重傅’!”</br>  “于夫子,我是来交作业的!”</br>  于志宁抚着胡须,看着李承乾,眼神变了又变,像是重新认识他一般,感慨万千道:</br>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老夫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开始讲道理了。”</br>  说着,他看了一眼程俊,问道:“你教的?”</br>  程俊无辜摊手道:</br>  “不关我的事,我之所以过来,是太子殿下拽我过来的。”</br>  于志宁眯着眼睛道:“你的意思是,太子悟道了?”</br>  程俊秒懂,立即问道:“于夫子的意思是,因为你,太子悟道了?”</br>  于志宁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是吗?”</br>  程俊认真道:“那就要看于夫子您是不是真的觉得太子悟道。”</br>  于志宁不假思索道:“我觉得是!”</br>  程俊正色道:“那就应该将太子悟道的事,上奏陛下,让陛下知道这个好消息!”</br>  于志宁看着他,说道:</br>  “太子刚才说的很好,我对火药认识不足,不该参奏火药之弊,我应该先了解才对。”</br>  程俊立即道:“于夫子所言甚是,只此一点,便能证明太子真的悟道了!”</br>  于志宁感慨道:“该写个折子,呈给陛下看看。”</br>  程俊道:“我是见证人,你写的奏折上面,加我的名字,更能让陛下信服。”</br>  “如此甚好!”</br>  于志宁拍手称赞,摊开手掌道:</br>  “程夫子,里面请。”</br>  程俊笑着拱手,道:“我便却之不恭了。”</br>  说完,他跟着于志宁,走入府中。</br>  太子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二人的背影,然后看了看四周,脸上露出茫然之色。</br>  我说了那么多,怎么反倒成局外人了?</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727/51370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