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观沧海,淋卤海盐!

推荐阅读:神医王妃谋天下妃常有毒:鬼王的一品冷妃冷宫废后,无良邪王欺上榻女总裁的护身爱人豪门禁爱:总裁的秘密情人鬼眼王妃:相公别装残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绝世兵王大小姐的最强保镖误惹萌妻:大叔,别使坏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天命西瓜著)__女生小说小说_乐文
    u0014c渤海盐场。
    此地属淄博县。
    距离盐场百里便是黄河口。
    也是临淄唯一的港口。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时候的盐场就建在海滨,相隔数里外还能瞧见有孤舟于海上捕鱼。
    长时间风吹日晒的盐奴则在忙碌,用扁担挑着海水前往工坊。门口空地堆着很多海盐,质量也确实不怎么样。盐块起码得有拳头大,整体是偏褐色。
    就这种粗盐,在长安压根没人吃,长安人吃的可都是青盐、池盐。主要也是海盐想运至长安,耗费的成本就太高了。
    奉帝抓起盐块。
    不顾胡总管的阻拦,抬起来舔了口。
    齁咸齁咸的不说,还有股苦涩味。
    “这就是你们煮出来的盐?”
    奉帝挑了挑眉。
    盐场主也是个老实人。
    站在旁边瑟瑟发抖。
    面对帝威,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完全就是临危受命。
    原本就只是盐场的普通工吏。
    因为职位太低,田仲勋都没瞧上。欧阳征也没法子,毕竟整个临淄都是烂摊子,只能将他提拔为场主。能力有限,现在可以恢复生产就算好的了。
    “陛下息怒。”
    “盐场也才刚刚恢复。”
    “这海盐质量是差些,勉强也能吃。”
    “朕知道。”
    奉帝轻轻叹息。
    他并非不讲道理的人。
    临淄百废待兴,这也正常。
    可他着急啊!
    更为宁阙而担心!
    宁阙就只有一年时间……
    他真能管得过来吗?!
    后面还要耗费多少心血?
    宁阙可不仅仅只是要治理临淄,还得练兵。就他的三卫来说,可不擅长水战。如果要攻打高句丽,必然会爆发海战。包括田仲勋,手里也有舟师。
    看着盐块,宁阙不由叹息。
    “这海盐能卖得出去吗?”
    “难……”
    欧阳征也是相当羞愧,低声道:“臣算过成本,一斤海盐起码得要十五钱。若是算上运输人力,起码得卖二十钱才能回本。可从胶东来的海盐,只卖十五钱,而且质量还更好!”
    “明白。”
    宁阙了然点头。
    当务之急得解决盐场的事。
    “煮盐也需要人手。”
    “更需要些熟练的工匠。”
    “可惜,现在临淄都没有。”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吏也是别无他法。”
    欧阳征红着眼叹息。
    临淄作为郡,人口还不到五万。
    这里面还有诸多老弱病残。
    连种地的人都不够,怎么煮盐?
    “高尚书。”
    “臣在。”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天命西瓜著)__女生小说小说_乐文
    “欧阳郡守说的都听到了吧?”奉帝看向高腾,缓缓道:“临淄现状摆在这,就由户部调拨些人和钱粮。还有杜尚书,你也调些工匠来临淄。”
    “这……”高腾面露苦涩,抬手道:“陛下,这臣实在是难以办到。此次巡狩,耗费诸多钱粮,已经掏空了国库。至于人手……现在各地都缺人,还得往朔方徙民呢。”
    “臣也难啊!”杜襄同样是叹息,连忙道:“工部就这么些工匠,还得修路铺桥,炼铁锻铜铸造甲兵。若是抽调至临淄,那有诸多工期恐怕都难赶上。”
    “嗯?!”
    奉帝眉头紧锁。
    这小小的要求竟然都办不到?
    “人的话倒是无妨。”宁阙笑着摆手,淡然道:“我听说临淄现在有不少海寇和山匪,我手里也有三万亲卫,用来囤戍也无不可。至于钱的话,嘿嘿,臣弟自有办法。只是做法有些偏激,还请皇兄准许。”
    “什么办法?”
    “现在不可说。”
    “那行。”奉帝无奈点头,“临淄本来就是你赢的封地,如今百废待兴,你既然有办法,那一切都由你自行决断。”
    “多谢陛下!”
    “再看看这盐场。”
    奉帝走在前面。
    而宁阙同样是打量着四周。
    临淄目前煮盐的方法比较原始,简单来说是先利用潮汐,将海水引进卤池。经过风吹日晒后提高卤水浓度,再通过煮海获得盐块。因为考虑到成本,也别想着什么过滤啥的。只要能入口,就很不错了。
    当然,如此肯定是不够的。
    宁阙记得有个法子,名为淋卤法。在明清时期得到大规模应用,很多盐场都用此法制盐。
    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海边有很多板结的沙土块,里面就含有盐分。所以可将竹篾埋在专门的位置,经过时间推移,再将竹篾放在卤水池。利用潮汐引海入池时经过竹篾,便将盐分带至卤水池,自然是提高了浓度。
    原理就是海盐会溶于水,而沙土最后则会沉底。卤水浓度大幅提高,煎煮后得到的海盐就会更多。
    至于要提高品质则更容易,利用木炭沙烁简单过滤后便可。不说细白如雪,起码比胶东海盐要强得多。
    视察完盐场,奉帝便带着他们登上一座小山。就这么站在悬崖旁,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大海。海浪不断拍打,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这里的景色可真美。”
    “难怪先帝曾乘船于海上逗留数月。”
    “可惜朕已经没时间了。”
    “就连高尚书都在催朕归京了。”
    “丞相也发了数份急报,说是长安有诸多事情需要朕处理。小宁啊,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
    “皇兄放心。”
    奉帝俯瞰着海景,面露微笑道:“难得如此美景,你不如就以这海景赋诗一首,你看如何?”
    “对啊!”
    “临走前能听到宁王的诗也挺好。”
    宁阙笑着点了点头。
    思索片刻,朗朗开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奉帝闻言不由一震。
    “善!”
    “好诗,好诗啊!”
    “宁王这才气可真羡慕人!”
    “随便一首,都能传颂千古。”
    “看似写景,实则是抒情!”
    奉帝看着宁阙,缓缓道:“朕也都听明白了。但愿你在这临淄也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这首诗不仅是臣心中所想,也是为皇兄所作。”宁阙抬手一笑,“但愿皇兄能实现历代先君的夙愿,一统天下!”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0/121/21570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