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给陛下献礼

推荐阅读:专职保镖娇笙农门辣女:山里汉子甜宠妻都市之位面旅行家王牌军婚之持证上岗天路杀神火影之平民忍者最大权限帝少的天价新妻九阴大帝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第895章给陛下献礼望书阁
    第895章给陛下献礼第895章给陛下献礼
    胖胖的小儿摊平躺着,身下是厚厚的干草,以手做枕,秋日的阳光跳跃在云层之上,光斑疏拂,撒在瓷白的小脸上,晃得人昏昏欲睡。
    若不是牛车行进飞快,实在颠簸,闫玉真要睡过去。
    闫家的牛车只维持了几天正经牛车的样子,就被她小小的改造了下,又搞出个围了一圈小木栏的二层来。
    在这上头,闫玉想怎么躺就怎么躺,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总之,就是一个自在!
    再没有小芽儿时不时的拍一下掐一把……
    幼崽精力无限,当真大恐怖。
    小安营除了正式编制五千,还有不在编的后军,按规例行军车马所聘农夫,和统一挂着闫小将军亲卫的一众童子军。
    后军又分常规处置各种军属杂务和由秋香亲自带出来的一批医疗兵。
    再加上各种理由想同进京的闫家军军属们。
    共计七千八百四十三人。
    魏三和魏七带走的三千余人,俱是齐山府出身的兵卒,回乡接亲,也兼着沿途打探小安村乃至小安营失联亲友的重任。
    魏三行事稳重,出身将军府,沿途县驿官面上的章程自不在话下,至于魏七,闫玉是嫌他烦,总围着她家牛车伯母长伯母短的讨她娘欢心,就为了几口吃食,实在掉份。
    当然,她肯定是不会承认,这厮如此作为等同抢她口粮,她忍了又忍,忍无可忍。
    在收拾他一顿和支开他一阵之间,闫玉选择后者。
    毕竟是一起浴血作战的兄弟,些许小毛病,闫小将军宽宏大量,且不与他计较。
    去了这三千余人,闫家军上京的队伍还有浩浩荡荡四千多人,再算上潘峥带的一队人马,又是小五千。
    自出关州以来,闫家旗招展之地,一路太平。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这支新军已迅速褪去青涩,行动间残留着刚下战场血与火的味道。
    锋芒尽显。
    大军所过,斥候小队或明或暗散出。
    不但挖出了几伙藏在阴暗处行劫掠之事的小贼。
    还顺藤摸瓜寻到了几处销赃的窝点。
    闫玉自是不会放过,欣欣然的点兵点将,派人将之连窝端掉。
    赃款赃物被她与潘峥二一添作五瓜分。
    潘峥喜的合不上嘴,恨不得天天有这样的好事。
    赶路之余,比闫玉还上心,不但抢了整理消息的活,派兵行动也很是积极,五次有三次都非要跟着去不可。
    多见了几次血,倒是和以前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
    至于犯事的人,管他是谁,审都懒得审,直接捆了往驻扎在运河边上的关州军军营送。
    自她大伯举试完毕,晋身举人老爷,并不曾急着动身进京,而是大手笔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往运河挖淤通渠。
    目的很明显。
    是想打通北地与京城的直径水路,乃至进一步沟通南北。
    朝廷邸报并无令出。
    换言之,此运河工程完全是关州府的自发行为。
    关州穷得人尽皆知。
    就算挖泥的人力大部分来自连番征战所获的敌军俘虏,小部分来自诸如闫玉这般小股剿匪的贼子们,人力支出十分有限,可工具呢,吃食呢,总不能说俘虏们饿着肚子也能干活,还能徒手下河挖泥吧?
    朝堂上的大人们雪花一般的奏折递上去,参英王傲慢自大,仗着军功为所欲为,擅自调动边军,擅自动用西州缴获,扰害运河沿途的百姓……
    种种罪过,有大有小,不一而足。
    对了,还有一条蔑视君王。
    英王对此是不认的。
    在九霄投放的上朝录播中,英王大呼冤枉,很是无辜的委屈宣称,疏通运河正是为了更好的运送战利品进京啊!
    英王:“儿臣一片丹心,心心念念将斩敌之获送至父皇面前,此番缴获利次之,其意甚大,父皇命我固守边域,儿臣不负圣命,镇一地安平。
    虽大半皆是父皇真龙鸿运庇之,但我北地上至儿臣,下至百姓,也有一些小小的功劳,万望能礼敬父皇,当面呈之,以报天恩!”
    闫玉真的想为王爷呱唧呱唧!(海狗鼓掌)
    这马屁拍的!
    概念偷换!
    指东说西!
    疏通运河是为了给陛下献礼!
    这有毛病吗?
    绝对没毛病啊!
    为了能大件小件都运送进京,一针一线都不落下,我们关州军从战场上刚下来就投入到紧张的疏通工程中去,连气都不歇一口,就问敬业不敬业?!
    今年关州秋收那点子粮税,划到英王名下的有多少算多少,他全拿出来供挖泥工吃喝,英王府的粮仓,刚进了点粮食,还没待热乎就又出去了,空荡荡连锁都不用挂,就问他觉悟高不高?
    扰民?
    不存在的!
    我们关州军所过之地,不但不扰民,还顺道给百姓们抓毛贼,找回被拐卖的娃子,登记配对失散的亲人,帮着修房子,翻地,还火烧九出十三归的高利借贷……
    百姓见我关州军,欢呼跃雀,夹道而迎,一边哭一边笑,笑完了哭,哭完了笑。
    军民和睦的很。
    闫玉看得直乐。
    朝会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大多数朝臣攻击英王,都是因为那一大笔西州之财。
    由此可见,朝廷是真缺钱。
    其他更重的罪名,蔑视君王啥的,在这笔重财的衬托下,都成了浮云,吹过就散。
    英王的献礼之说,其实站不住脚。
    他之所以能舌战群儒而不败,是因为他将脸面暂时抛在一边,无赖的说辞,死犟的狡辩。
    全场下来,那脸从头到尾红通通。
    不是吵红的,多半是羞红的。
    回到王府,英王会自闭一会,缓个一两天。
    这个时间段,王府门口难得的清净。
    直至英王缓和好,王府大门前又恢复门庭若市的模样。
    本次秋试得中的考生,眼巴巴的等着见他们亲爱的座师——英王殿下一面。
    京城的秋试与关州同步结束。
    刚接下这差事时,英王还好,闫老二如临大敌,考试那几日,吃睡都在考场。
    考生考了几日,他就跟了几日。
    进考场前,也顾不上辣眼睛,一堆一堆的给人看光光,考篮翻得仔仔细细。
    考试中,巡视全场,那腿就倒腾的没停下来过。
    人家写字他盯着,人家入厕他跟着。
    天晴担心书生们闷着渴着,使唤人给挨个添水。
    天阴担心下雨,架着梯子上房看瓦有没有漏的。
    到了晚上,那火烛被风吹得晃晃悠悠就像闫老二的小心脏,生怕他们谁不小心碰了烛火,给自己连同考棚烧着了。
    听说往次考场有自己给自己点着烧死的考生。
    闫老二听了只觉难以置信。
    着火不知道跑吗?
    考傻了不成!
    他只得苦口婆心的劝晚上不睡觉还在点灯熬油写写写的考生歇歇吧,别写了,白日再答好不好?
    后来还是一考场老吏听他嗓子都说哑了,稍微指点了下。
    闫老二这才恍然大悟。
    带着一队人横着膀子在考场上晃,腰间的刀鞘拍得啪啪响,恶狠狠的喊灭火烛!睡觉!
    有那动作慢的,他让人抢了火烛就往水桶扔!
    使劲扔,有响的那种。
    他如此凶恶,就问这些考生怕不怕!
    好久不写打字都变慢了,木有在0点之前发出去,嘤嘤嘤(╥╯╰╥)
    解释下为啥这么久没更,住院一段时间,又吃了两个疗程中药,还在吃第三个疗程。
    宅的亲友们一致认为我时常犯病是因为不出屋宅在家的缘故,作息不正常,劝我恢复正常生活,给我介绍了个还算轻省的工作,宅考虑了下,决定接受建议,不全职在家的人不知道,家里的活比外出打工还累,打工可以摸鱼,可收拾自家那真是下死力气啊,宅果断的出去打工躲懒了
    然后,宅的好大儿不适应住校,光荣走读了,你们猜到了吧?对,我就是那个心疼孩子早晚接送40公里的大冤种!!!
    时间正在挤,只要不生病,宅觉得还可以
    最怕就是变天,本来能早几天更,下雨好几天,没躲过去,又发烧了,SO,今天才更上
    叹气你们用小拳拳砸我吧,不反抗
    躺平ing!(ω)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0/942/86286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