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ZYX

推荐阅读:隐婚蜜爱:偏执老公宠上瘾噬天龙帝我想做个剑侠绣色生香妖狐行绝爱逢笙战旗依旧重生的美丽人生超级逆天升级系统总裁溺爱小萌妻

    1
    新学期开始后,好几天晚上,章敏都看见边忱红着眼睛站在洗手台前刷牙。
    她的眼睛红得可怕,像兔子那样。有一次还边刷牙边掉眼泪。
    章敏记得刚开始认识的边忱,并没有这么爱哭的。
    不对,应该,章敏认识的其他方面的边忱,从来都不是这么爱哭的。
    白天一起去教学楼上课时,在人少的廊道里,章敏心翼翼地问她:“是不是因为奖学金的事情,所以你最近心理压力很大?”
    “哈?”边忱丈二摸不着头脑,“我上学期的综测分数不够啊,肯定评不上奖学金,所以我都没咋在意过了。”
    “那你这几天晚上到底在伤心什么?我看你连刷牙都在哭……”
    她不好意思了,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躲藏得很好了,因为刷牙的声响可以掩盖掉抽泣声。没想到还是被章敏注意到了。
    “就那什么……”边忱转着滴溜溜的眼睛,“就是我用的那支牙膏太辣了嘛,把我给辣哭了。”
    “……”章敏感觉她应该是不想被人知道原因,就顺着她的话,“那你给我推荐一下你那支牙膏的牌子?”
    2
    所以她到底在哭什么呢?
    边忱自己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单向迁徙》已经更新到第六十六章了。
    越看到后面,知道的关于张饮修的事情就越多;夜深人静时设身处地去感同身受,她就觉得自己随时都可能要哭死了。
    她从在健康温暖的环境里长大,虽然中学时父母离异,后来爸爸没再管过她和她妈妈。
    但边忱一直都不否定爸妈的努力,大人能为她做到的就是这样了,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私人感情。
    再跟张饮修比起来,她觉得自己简直是前世烧了香,所以这辈子才会成长得如此顺风顺水。
    真实世界有多残酷,她所见识到的估计只有万分之一。
    故事里的讲述者冷静如斯,尽管那是他自己的故事。但越是这样,边忱越觉得心里头难受得不行。
    她看着一个自己极其爱护的人在那里经历恐怖的虐待,她所能做的事却只是对着他冷静的文字讲述流眼泪。这大概是一种很惨烈的酷刑了吧——对于她这种挥霍真情的人来。
    如何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一个注定靠不近的人?
    边忱想,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标准答案。
    因为她会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扩充答案。
    3
    《单向迁徙》完结那天晚上,故事里的女孩以一种灰飞烟灭的形式从故事里消失了。
    二十多万字,到最后,只剩下她的张饮修孤独地从时空隧道里走回来,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沉静地敲上最后一个句号。
    然后呢?然后他在做些什么?是望着书房窗外的寂寞星空,还是口口地抿他的冰果醋?
    边忱也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反正一边哭一边写下乱七八糟的即时感想,留在他的评论区。
    第二天醒来时,眼睛肿得不能见人,还向杨瞻借了一副暗色无度数眼镜戴着,才敢走出寝室去上课。
    渐渐的,边忱发现,张饮修的形象跟程惜、张梓游重叠起来——在她心里。
    4
    三月,他闲置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四月,原本他专给读者开的Q·Q邮箱被他关闭了。连带那个,边忱没能加上好友的Q·Q账号,也被他注销了;
    四月尾,他被真爱读者吵烦了,任由她们给他注册了一个新的微信公众号,得空了就在上面写写随笔分享;
    五月到六月初,边忱每一天又有了兴奋点和攀上新高的期待值——守在公众号等他更新随笔。
    他在所有阅读他文字的人中,划了一道隐形的圆弧。
    圆弧之内的是具有某些特质的“天才”,圆弧之外的是与他无关的读者。
    边忱相当有自信地认为,她是他的“天才”来着。
    这份自信从哪里来的?从毫不怀疑自己的资格中来的。
    因为,当一个人会去思考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时,那就明他/她并不具备十足的资格。这个道理是张饮修教的。
    他曾在某一篇随笔里过:该如何定义所谓的「单纯」?当你觉得这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时,你就跟「单纯」无关了。
    边忱的自信是根据他这句话同理证明而得到的。
    可是,好像他在四月份之后,分给网络读者的时间真的越来越少了。
    她所拥有的跟他互动的渠道也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公众号、微博、晋江网站。
    他还一度删光了自己微博账号上的所有动态。
    很后来的后来,边忱才知道二零一七年四月份那段时间他在忙些什么。
    不过也没太大的关系,她还是可以在他每一次出现在公开的网络平台时准时“捉到”他,并且还乐此不彼。
    她认真阅读他的随笔,从他的文字里观望他的心情,在他偶尔的日常分享里补全他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她超级认真地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发给他,不管他到底看到了还是没看到。
    很明显的,边忱看得出来,随笔里的张饮修会照顾到读者的角度,分享的东西都是比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而且在犀利言语中注入了些许温情。
    他在随笔里是比较具象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不像他在中长篇里那样,时而尖锐地指出周遭世界的病态,时而孤独地尽情倾泻隐秘的内心世界,时而极尽嘲讽地以自我剖析为起点去剖析生活里的所有。
    边忱简直沉迷于他的每一面。
    他让她认识到,最接近“自在”这一状态的人,不是那些在世俗意义上光鲜亮丽的人,而是有能力做到圆融的人。
    ——他可以游走于每一个层面而不暴露自己的其他层面。
    ——他能够决定什么可以影响到自己,什么不可以影响到自己。
    ——他就像个狡猾的游戏者,永远掌握着对自我和游戏规则的主动权。
    以至于世人永远无法猜透,他的底牌和真实资本到底有多少。
    边忱把这几句对他的认知写在日记本上,拍照,然后在他发完当晚的随笔后,发在他的公众号后台。
    5
    插曲二:
    某年某月某日,边忱举着自己大学时的日记本,躺在沙发上,脑袋枕在他腿上,读日记给他听。
    读到以前对他的认知:“……你让我认识到,最接近“自在”这一状态的人,不是那些在世俗意义上光鲜亮丽的人,而是、而是……”
    正当边忱愣巴巴地盯着日记本上自己写下的那句话不敢念下去时,张饮修毫不留情地帮她念出来:“而是有能力做到圆润的人。”
    边忱:“……”
    完儿了,没脸了,跪了跪了!能不能让她直接变成水滴蒸发掉呀!
    “一个能把‘圆融’写成‘圆润’的女生…”张饮修扔下手里的书本,低头凑近她的脸颊,“我当时挺好奇的,她写日记时到底在想些什么才能写出这么一个天差地别的错别字?”
    “想……想你来着。”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0/10053/71101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