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郭北变了

推荐阅读:重写科技格局今天起做钢铁猛男我能看到准确率我真不是科技大佬开错外挂怎么办大唐一刀999级贫僧法海我们岛主是奇葩重生之玩转魔兽世界王牌一对一:陆少,你出局了!

    每一天都很充实,很规律。
    风平浪静的让某人感觉不适应。
    “奇怪啊,就这么过了一个月?”
    “没有大佬出现,没有案子,没有学生遇到麻烦.”
    然后突然有一天书院的氛围变了,那是一种期待又躁动的感觉。
    当然不是因果,而是冬至到了。
    此时现行的是三统历,脱胎于汉初的太初历。
    司马迁人生中最大的两个荣誉,其中一个就是参与了历法的制定,二十四节气也是这一次正式纳入历法,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
    作为一个农耕为主的国家,节气历法的作用可谓是功德无量。
    而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
    书院主要放四种假期。
    旬假,田假,授衣假,年假。
    崇绮少放一个田假,这里的学生没有农忙的时候。
    年假是放到正月十五,让学生与家人共度团圆佳节,是所有假期中最长的。
    这一点上许宣是后知后觉,可以是书院最后一个知道的。
    自从入道之后对于寒暑的气温变化更敏锐,时间节点也记得更加清楚,可这些概念也相对的模糊了。
    岁月悠悠,修行漫漫,不知今夕何夕的感悟第一次出现在脑海中。
    普通人的生命长度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理想自然是需要紧赶慢赶。
    而他的寿命在入道后已经开始了延长,若无外劫侵扰,正法在身的人族活个几百年还是轻轻松松。
    若想长生久视就得飞升成仙才行,再想不朽就得度过各种劫难求得金性。
    纵然平常没有在意,可终归是有一些心态上的微妙变化。
    《洞冥记》就记载了东方朔“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神仙际遇。
    许宣的传承以及机缘不比这位差。
    本来还有些惶恐和感伤,结果刚进教室就看见某个南七省商会魁首家的儿子在大声逼逼。
    “下山,必须下山。”
    “兄弟我包几艘画舫,大家一起去”
    好吧,在人生有限的时间中,有人起点高就算了,选的道路还挺花。
    “季同学,写一篇有关于《太初历》的文章给我。”
    众人噤若寒蝉,许教习可是凶焰滔天的主啊。
    季瑞也有些害怕,汉文兄来了崇绮之后越发的残暴,真怀念当初在画舫上的友情。
    许宣都不需要利用参悟心经的感悟,仅凭借眼神就看得出那个家伙在想什么。
    给了季同学一个温和的笑容。
    “不少于三千字。”
    被收拾了一顿后学堂气氛好了不少,起码大家都按耐住了心思。
    教授们很满意大家的态度,课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老头子们也蠢蠢欲动了,一年了,也该从教化之中抽身而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课间时分,门房过来分发信件。
    到了这个时候江南各地发往这里的信函格外的多。
    都是询问何时归家,可有其他安排之类的。
    早同学也收到了信件,拆开一看顿时有些不安。
    “吾儿,今日郭北”
    这幅愁眉不展的样子让其他两奇自然过来关怀一下。
    “无事,只是家里人希望我回家过年。”
    哦~~~哦?
    两位好友面面相觑,听起来怎么感觉平时过年不回家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不回家可是不孝啊。
    感觉不妥,但是如何劝呢。
    早同学见到也不避讳的就了,毕竟几人的友情真的很好。
    他家是魄的世家,当年衰迁回了郭北祖宅。
    没错,就是郭北县。江南风评最差的地方。
    当初许宣问他为何旬假不回家。
    回复的是:家乡情况复杂,旬假之时不太方便。
    劝宁采臣不要去郭北也是作为当地人的劝告。
    人心鬼域都不足以形容那个地方,自从搬回那里后发生的事情让他现在回想都心有余悸。
    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妖魔当道,人鬼不分。
    那个家也不像个家,父亲送他出来时也是希望不要回来。
    早同学读书的愿望就是考中举人,然后回郭北当县令,借朝廷之力整顿这个地方。
    所以收到今天的来信反倒是感觉有些异常,确实是父亲的手书,但是内容有些离谱。
    信中郭北有了变化,人心安定,道德再起。
    他自然是不信的,然后在腊月之中接到了第二封信。
    信中补充了不少细节,比如福德之气降临,老人住了长寿,还有神女布施等等.
    回忆了一下郭北活着的老人不多了吧?
    而神女?就郭北那帮人的德行只会想方设法的玷污。
    越来越离谱了,接着就是第三封,第四封。
    阿父身体不好,家里人想见你,理由越越多,越来越严厉。
    直到当孝顺这个词出来后他就不得不回去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从孔子到孟子都在强调孝的重要,这也是维持统治阶级的基础框架。
    若是不孝,什么功名都可以被剥夺,读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若是担心我借你两个护卫,都是我爹从江湖上顾来的好手。”
    季同学直接给出了方法,还表示等到上元节那一天要以三奇的名头举办一次型文会。
    到时候他会提前去接宁采臣和早同学。
    江南文会之后催生了各种型文会都不是很成功。
    而年后的这一段时间,尤其是上元节左右会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书生过完节闲着没事想要外出展示才华,普通人也是没有劳务可做,正好凑个热闹。
    季父就打算在此期间借着儿子的名望开展一个型文会活动,获胜者会有丰厚的奖金。
    也算是维持酒楼知名度的一种方式。
    至于儿子的学问会不会被人吊打这件事.这不是拉上了同学一起嘛。
    算盘打的是格外的精。
    到了最后一日,书院准备正式放假。
    许宣作为二十名寒门和布衣子弟的负责人这个时候把所有人都聚拢到一起谈话。
    或者直接开了一节课堂,算是古代版的大学生放假安全教育课吧。
    “回乡路上提高警惕,时刻注意自身财物安全,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管好,防范偷窃。
    遇到危险可以交出财物,或者报崇绮书院的名号。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1/11910/8307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