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白莲底蕴

推荐阅读:重写科技格局今天起做钢铁猛男我能看到准确率我真不是科技大佬开错外挂怎么办大唐一刀999级贫僧法海我们岛主是奇葩重生之玩转魔兽世界王牌一对一:陆少,你出局了!

    此时的许宣尚不知晓这些变化,他给保安堂的蝴蝶里写的是来两三个好手就行。
    虽然陈胜是个历史名人,但本身战绩和功业以及传度在当前时代并不高。
    而且死的时间也不算长,更没有血统加成,经营能力也欠缺了吴广的那一部分,所以这一场副本的难度应该不大。
    至于阴兵他可是有厄土的男人,根本不缺兵马。
    谁知道终于激发了青堂主的无限热情。
    这一下地狱可能要遭遇些波折了。
    对此还没有准备的圣父正在大泽乡忙“正事”。
    比如,深入了解一番白莲教这个“自家产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来惭愧,他这位理论上的“二代圣父”对于圣母留下的这份庞大遗产的了解,大部分竟都来自于“敌对势力”净土宗的档案记载,以及通过物理超度大宝、大慈两位法王等途径获得的零碎信息,可谓相当片面且不够“官方”。
    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能被“和平”交流,且看起来知道不少内情的教内骨干侯生,自然要好好把握机会,填补一下知识空白。
    当然,身为“大慈法王”,若是直接开口询问教内基础架构,未免显得太过可疑,有失身份。
    许宣深谙此道,于是采取了更为迂回的方式。
    先是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问了些诸如“大智法王麾下,除了你这类看守仪轨的,还有哪些得力干将?”。
    接着是“你入教年头也不短了,怎地混来混去,还是个看守偏远之地的差事?”之类的扎心之言。
    既符合“法王”身份,又能刺激对方为了表功或辩解而透露更多信息。
    当然,更少不了类似“蓟县这等池塘,终究难养真龙。侯生,你……可曾想过再进一步?”、“若此番差事办得妥当,本座或可向总坛举荐,予你一个更能施展才华的位置。”之类的经典画饼之术,胡萝卜与大棒齐飞。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友好交流,总算对北地白莲教的实力和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结论是:确实有点厉害。
    可以,若能将北地白莲教分散的各部势力真正统合起来,其凝聚的力量就是当下最能打的民间团体,没有之一。
    教内地位最高者自然是圣母,这点毋庸置疑。
    谈及圣母,即便这等老教徒语气中也充满了近乎神话的敬畏。
    毕竟是真正横行过一个时代,杀得人间顶尖高手凋零的恐怖存在。
    她不仅亲手创造了一个理念诡异,生命力顽强的“怪物”教派,更曾几乎断了佛门一脉重要传承,其终极目标是自诩为新的“未来佛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真空纪元。
    这等气魄,这等战力,都是有实打实的恐怖战绩作为背书的。
    侯生透露教内许多高手,当初选择加入白莲教,未必是完全认同那套“真空家乡”的教义。
    更多是看中了圣母那无可匹敌的实力与势头,想跟着这位仿佛“时代之子”的强者,搏一个从龙之功,以期将来能鸡犬升天,跟着成佛作祖。
    再往下,便是教主之位。
    这教主之位,乃是圣母“入灭”之后,由教内残余势力共同推举出来,旨在代替圣母处理日常教务,并筹备迎接圣母“回归”的各项事宜。
    初代教主亦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出身于早已销声匿迹的太平道遗脉,一手“黄天大法”修炼得出神入化,曾凭此单枪匹马震碎了同为道门旁支的“李家道”山门,凶名赫赫。
    只可惜,三十年前,白莲总坛被叛徒出卖,引来朝廷诸多大佬与正道群雄联手围杀,最终力战而亡,未能等到圣母回归。
    如今的教主,已是第二代。
    这位二代教主……行事作风却与前任大相径庭,极为隐秘,堪称神龙见首不见尾。
    据其警惕性极高,稍有任何风吹草动,便会立刻转移总坛,绝不恋战。
    其在教内的风评似乎并不算太好,有传言他对于“迎接圣母回归”之事,远不如初代教主那般热衷。
    此人上位以来,并未干成几件真正震动天下的大事,反倒热衷于四处“认领”各种或大或的恶性事件,以此虚张声势,彰显白莲教的存在感,手段显得有些……不上台面。
    当然,侯生也坦言这些关于二代教主的信息,即便以他香主的地位,也多是道听途,真假难辨。
    教主之下,便是威震四方的四大法王,皆是屹立于四境之巅的顶尖高手,各具神通,是白莲教真正的中流砥柱。
    大宝法王,行事最为果决狠辣,出手不计后果,在白莲教中兴风作浪,声势一度最盛。
    许宣:可惜,已于新安江畔惨死,壮志未酬。
    大慈法王,其梦境神通与《白莲真经》最为契合,诡异莫测,几乎无人见过其真身,行踪飘忽。
    许宣:真身是伯奇鸟,已经被我顶号。
    大智法王,据是与二代教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位,常年坐镇北地,暗中布局,教内许多阴谋诡计、长远谋划,多半出自其手笔,堪称白莲教的智囊。
    许宣:这一次就扯上因果了,希望他能好吃一点。
    大乘法王,则最为神秘,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关于他的信息少之又少,仿佛只是一个存在于教义和传闻中的影子。
    许宣:最讨厌这种类似影子一样的人物设定,总是会带出什么很离谱的大事件。
    侯生在分享,许宣在吐槽,还挺默契。
    “咳咳,除了威名在外的四大法王之外,教内其实还潜藏着不少其他高手,只是他们大多性情孤僻或另有缘由,并未担任具体职务。”
    许宣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信了的。
    画魔僧那等净土嫡传的白莲教徒,前段时间才被自己彻底打死。类似这等人物九州之上不知道还有几个。
    不禁暗自感慨,这白莲教能绵延三百年而不绝,屡次被围剿又能死灰复燃,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光是明面上已知的四境修士,恐怕就有七八位之多,这还不算那些隐藏的底蕴。
    若是真能将这股力量彻底统合起来,一般的宗门大派,怕是灭也就灭了,绝非虚言。
    至于中层骨干如各路香主、使者,以及底层那遍布九州难以计数的普通教众,数量就更为庞大了,构成了盘根错节的庞大网络。
    更值得注意的是,侯生提到,四大法王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其实都创立了属于自家的支派。
    这些支派虽然都共同供奉白莲圣母为最高信仰,但由于几位大佬对《白莲真经》的理解不同,侧重各异,逐渐衍生出了不同的理念和行事风格。
    听到这里,许宣倒是觉得颇为正常,甚至可以是必然。
    便是堂堂道门正统,也分为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等诸多流派,各有主张与传承,大部分都号称源自某位天上仙尊的道统。
    佛门亦是如此,虽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等八大宗派之,但每一宗之下又门户林立,对佛理的阐释与修行法门也各有侧重,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修行之道,本就如此。
    “道理”是根基,决定了能走多远;“法力”是枝干,体现了当下的实力。
    道理越是圆融透彻,根基越是扎实,所能支撑和衍生的法力自然也越发浩瀚强大。
    白莲教内部出现理念分支,恰恰明其教义本身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可阐释空间,并非简单的蛊惑之言,真正有了几分正法的气度。
    佛道两家之所以能牢牢占据修行界最顶层的位置,历经万劫而不倒,究其根本。
    一在广开山门,有教无类,使得道统传承不绝;二在道传寰宇,理念精深,能吸引世间英才。
    加之两家修行法门对持修者的心性要求极高,强调积德行善、明心见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正道”代表,承载了人道的期许与气运。
    如此一来,既有天道对其传承有序道法自然的认可加持,又有人道香火愿力气运所钟的鼎力支撑。
    两家根基之深厚、势力之庞大,自然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
    即便近古以来仙神踪迹渺茫,人间王朝更迭,势力几经洗牌,道门与佛门的超然地位,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白莲圣母那等惊才绝艳意图自创一教,妄图比肩佛道的人物自然深谙此中关窍。
    单靠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唯有鼓励属下广开枝散叶,吸纳、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丰富完善白莲教的经义与总纲,方能汇聚庞大气运争夺那冥冥中的天命。
    这才是真正“成佛作祖”、开创万世基业的必经之路。
    于是,在其默许甚至鼓励下,各大法王纷纷行动:
    大慈法王创建了专注于梦境修行导人向善的“梦善社”。
    大宝法王在北地组建了势力庞大行事更为直接的“同善社”。
    大智法王则精于谋划,建立了结构更为严密的“九宫道”。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1/11910/83083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