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颜昭

推荐阅读:桃运神表银河代言人花都御医兽世独宠:兽夫,开饭吧!黑帝枭宠:老婆,你要乖军痞嫡女:凶猛邪王,惹上身篮坛拳击手鉴宝金瞳超级医圣西游之诸天万界

    颜昭,字元渊。
    他出生士族家庭,祖上也曾门庭显赫,称贵一时。
    随着家道中落,颜家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生活条件。
    即便如此,颜家家风还在,士族传统犹在。
    祖上留下来的产业虽少,但还是能够让颜昭潜心读书。
    颜昭也不枉家中期待,勤奋好学,饱览群书,甚至到“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的程度。
    他天赋甚高,但也颇为自负,不屑与庸人共语,养成了心性高亢,耿介孤傲的性格。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后来傅渊之见到的他。
    官场尔虞我诈,谄上媚下,一介贫困书生想要在这种环境下施展抱负不过是一厢情愿。
    正因如此,他在取得进士后却迟迟不进入仕途。
    将近而立之年,才第一次出仕。
    而原因则是因为一方面不甘心将自己满腹才华湮没蒿蓬,另一方面也是因生活所迫。
    他第一次出任的职位不错,还是在京城做京官。
    这其中多亏家族嫡系的周旋帮助,毕竟他也不是真正的平民百姓出身,这种关系活动还是有的。
    这个职位谈不上锦衣玉食,但养家糊口却绰绰有余。
    初入职场,他刚直耿介的性子却使得他融入不了这个团体,时常游离在官场之外。
    他看不惯上司,也看不惯周围的庸吏。
    他受不了官吏们之间的虚伪谄媚种种丑态。
    他为此深感厌恶,他觉得自己应该是那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他怕长久待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不能施展抱负,还会让自己不能保持莲的洁身自好。
    他想,与其和这帮庸人周旋共事,不如抽身返乡,躬耕田园,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一次的辞官并没有让颜昭对仕途绝望。
    时隔六年,他再次出仕,这次不是官职,而是幕僚。
    可同样的情景再现,他又觉乡里虽清苦,却与世无争,能让自己更安心读书。
    时隔两年,他又一次辞官归隐。
    这一次,他对仕途深感失望。
    两次出仕,让他领略了官场的腐朽污浊,深知自己怕是壮志难酬。
    他不愿丧志辱身,随俗沉浮。
    他就安心在乡野成为身心自由的闲散一员。
    而待他四十一岁那年秋,他为了生计又做了一县县令。
    那年,子多且幼,不善农事的他即便秉耒耜力耕,耕种也难以自给。
    遂由族人友人帮助成了一县知县。
    这个县令,他只当了三个月。
    最终,他还是因为不肯将自己陷入其中,不愿成为庸吏之一而挂冠离去。
    十几年的几上几下,让他对仕途彻底绝望,一腔热情化为一片冰水。
    明白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官场对于一个正直的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鱼,宏罗之于雀。朝堂的黑暗就在于这帮丑类为谋私利而无所不用其极。
    既然大济苍生无望,莫如“击壤以自欢”,走一条独善其身的路。
    离开官场,他如释重负,顿感身轻意舒。
    闲时与友人结伴野游,觥筹交错,酬酢频频。
    他的心虽超然世外,却无法不食人间烟火。
    祖上留下来的产业很少,不能坐享其成,除了经营农田外并无额外的进账。
    多次辗转仕途,几度为官而存蓄不多,加之他不善经营,又生性嗜酒,贫困如影随形。
    直至一年一场大火,颠覆了整个颜家。
    不仅带走了他的大儿子,也带走了他悠闲自在的物质基础。
    狼狈的一家人只能缩在门前的船上,五个月仍然未定居下来,意外和失去儿子的伤痛在灾害来临下更是雪上加霜。
    经济拮据的生活更添窘困。
    粗粮裹腹,布衣御寒也成遥望而不可及。
    四十七岁那年,颜家举家迁居到了虔城。
    他生活拮据,在虔城多源于友人周济。
    这才有了那一方小院容身。
    而他这几十年以来,只看到官场尔虞我诈,还有自己的宏图难展,眼里却从来没装过身旁之人。
    他没察觉,自己妻子越来越沉默,脊背越来越佝偻,鬓边的银发一天比一天多。
    他没察觉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内向,寡言少语,不知上一次叫自己爹是何时。
    他责怪儿子为何如此平庸,却从未想过自己从来没有教导过儿子,没过问过功课。
    他农忙后有时间与友人高谈阔论,谈古论今,有时间忧国忧民,却没时间把注意力停留在身边人片刻。
    友人给他的两百两,他不与妻子商量一声,竟悉数存至酒家,供随时取酒之用。
    一家人,夏日饥肠如鼓,冬夜欲眠无被。
    而命运并没有抛弃颜昭,在他五十四岁时,朝廷曾召他去做掌管编纂国史的属官,他坚辞不就,不肯丧志辱节。
    上天给颜家伸出的援手又再一次被他亲手截断。
    这次之后,颜家彻底安静下来。
    贫病交加下,四个儿子陆续死去,最后就剩下唯一的小儿子。
    老妻一夜白发后,从此不再开口。
    他固守穷节,矢志不移,最后结果,就只剩下老妻和小儿子在身边,却如陌生人无二。
    颜昭不是农家出身,缺乏农事经验,种了菜蔬却不会打理,为了不使辛勤劳作付诸东流,清晨去铲除野草,明月高悬才收工回家。
    日复一日的劳作对他而言并非轻而易举,却因此偶有动摇归隐之心,而妻儿的处境却让他视而不见,哀其不幸!
    或许有,只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而已。
    宋欢听老翁感叹,“我‘甘贫贱以辞荣’,不图富贵,不慕虚名,只数独善其身竟也如此之难。”
    宋欢默默喝了口水。
    她只觉得有股无名火要喷涌而出。
    从颜昭的叙述来说,他这人不拘小节,对乡邻朋友热情豪爽又不失随和,对达官显贵傲骨铮铮,从不苟合。
    他追求摆脱尘网的羁绊,追求心灵上的解放。
    他感叹时不与他,生不逢时,虽身在乡野,却难以熄灭心中火焰。
    可他不幸,他的妻儿也不幸。
    他是个心怀壮志有事业心,希望海晏河清的一个伟大的人。
    可他的情况也导致了他的亲人是遭受反噬最大的。
    五条人命的终结才换回他把视线移到身边人身上,但是,一切都晚了。
    他心系天下,关心黎明百姓,把自己的疾苦同百姓的疾苦融为一体,却没有包括自己的妻儿。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3/13094/86752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