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抛尸现场

推荐阅读:神医王妃谋天下妃常有毒:鬼王的一品冷妃冷宫废后,无良邪王欺上榻女总裁的护身爱人豪门禁爱:总裁的秘密情人鬼眼王妃:相公别装残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绝世兵王大小姐的最强保镖误惹萌妻:大叔,别使坏

    日黄昏。
    灰色大街,一眼望不到尽头,矗立街边的路牌上写着路的名称“青鸟路”,白底黑字,庄严肃穆,仿佛指引着地狱的方向。女孩孤独的身影,漫步在静谧街头,痴迷在自己的心事里,夕阳余晖如追光灯般追逐着她的背影,身上的红色外套在金黄色光束映照下,艳如鲜血。
    也许感受到韩印的关注,她俏皮地站上路基,伸出双臂如行走在平衡木上。她不时回头冲韩印招手,韩印看不清她的样子,只觉得那会是一张赛过群芳的面容。
    一阵猛风吹过,女孩失去了平衡,身子突然歪向街道内侧,一辆高速疾驶的卡车正好驶来,迎面撞上。女孩的身体瞬间粉碎,在天空中画出了一道道完美的抛物线,七零八地到街道上。女孩的头颅最后下,翻滚着到了韩印的脚边,那头颅赤红赤红地仰面朝上——啊!是叶曦!
    梦!是个梦!还好只是个梦!
    韩印醒过来,心有余悸。从床头桌上摸起眼镜戴上,墙上的钟显示在8点整,窗外已是夜色漫漫,看不见星光,也没有月亮,黑夜如一块幕布挂在韩印窗前。
    陡然又看见身边那一堆血淋淋、触目惊心的照片,一种莫名的压抑堵住韩印的胸口,他想,还是出去透透气吧。
    穿上外套,带上房门,坐着电梯下到大堂。
    大堂里没有客人,康北和前台两个女接待正在聊天,康北神采飞扬地比画着,女接待笑得花枝乱颤。
    韩印不想打扰他们,放轻脚步,钻进旋转门走出门外。
    果真是乍暖还寒,忽冷忽热。下午还阳光普照,这会儿便冷风徐徐,地上也湿透了,看来刚刚下过一阵子雨。
    远处又传来断断续续的雷声,不知是雨在渐退,还是要卷土重来,韩印感觉到一丝阴冷,缩了缩脖子,想着是回去加件衣服,还是干脆回去睡觉得了。正犹豫着,康北追了出来。
    “韩老师您去哪?我送您吧?”
    “哪也不去,随便转转,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不忙,不忙,我也是没事瞎聊。”
    “那两个女孩挺漂亮。”
    “嘻嘻。”康北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脖子,“要不我带您欣赏一下我们这儿的夜景吧?”
    韩印想了想:“那好吧。”
    “您等一下,我取车去。”
    未等韩印回话,康北已经向招待所停车位走去,韩印刚要阻止,想想,又算了。穿得太少,有车能暖和些。
    康北将车停到韩印身边,韩印坐进车里,突然改了主意。
    “北,案子的情况你熟悉吗?”
    “熟悉啊,从一开始我就跟随叶队进入了,所有的卷宗我都看过很多遍,怎么了,韩老师?”
    “那你带我到抛尸现场转转吧。”
    “行,韩老师你可真敬业,我得好好跟您学学。”
    “呵呵。哎,对了,以后别跟我这么客气。我比你大,你喊我韩哥或者印哥都行,别韩老师、韩老师的,听着像文艺圈的称呼。”
    “呵呵,那好,我叫你印哥吧。”
    康北踩下油门,汽车疾驶出去。
    康北载着韩印拐出招待所向南行驶,不长时间便在一个岔路口右拐,车窗外出现一排爬满藤蔓的围墙,视线稍微往上,借着高射灯的光亮,便能看到一栋塔楼式的古旧建筑。有五六层楼的高度,灰色墙面同样被浓郁的藤蔓包围着,一抹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浑然天成,积淀于此。
    “这就是古都大学了。”康北指着车窗右手边介绍道,完又指着左边车窗外几栋棕色瓦顶的洋楼,“那边是学生宿舍区。”
    “尹爱君当年就住在那儿吗?”韩印问。
    “对,住在四号宿舍楼。”
    应着康北的回声,车子从古都大学北门门口驶过,很快拐到一条宽阔的直路。
    “这是古都大学学生最后看到尹爱君身影的路段,青鸟路。”
    原来这里就是出现在自己梦里的路,但并不似梦里般寂寥僻静,当然也不会出现叶曦的头颅。韩印下意识地松了口气,随即又拧起眉毛。“在那个傍晚,在这条路上,花季少女究竟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呢?”
    汽车在韩印的沉思中,七拐八拐终于停了下来。
    “到了,环卫工人两次发现尸体碎块的地方就在那儿。”康北下车,指着路边一个灰色箱体带黑色盖子的垃圾箱,“最早是那种绿色的铁皮箱,后来换成这种环保的,尸体碎块被抛弃在垃圾箱前面显眼的地方。1996年装裹尸块的是一个灰色旅行包,里面主要是肉片还有三根手指。年初的案子,凶手抛尸用的都是黑色大垃圾袋,抛在这儿的也是肉片和三根手指。”
    韩印站在车边,冲四周打量。
    案件卷宗显示,这条路叫华北路,属城中闹市。但实地勘察,才发现比韩印想象的繁华得多。
    街道两边高楼林立,商铺密集,经营各种特色吃的商贩几乎将街边空闲的位置占满。差不多晚上9点了,人流和车流仍然很密,头顶上高楼和商铺的霓虹灯,将黑压压的夜空照得宛如白昼。垃圾箱对面是一家肯德基,肯德基左右两边分别是咖啡店和烤肉店;垃圾箱背面是紧挨着的两家拉面馆,旁边也都是一些饭店,隔着窗户,看得到店里是宾客满座,生意很不错。
    “从环境上看,此处聚集的多为人气较旺、关店较晚的饭店,甚至肯德基还是24时营业的,这种地方恐怕整夜都不会间断人流,对抛尸来实属高风险区域。16年前那个风雪之夜,凶手在此处抛尸尚可理解。那么现在,凶手为什么要冒着如此高的风险将尸块抛掷于此呢?是在纪念自己16年前的完美作案吗?”
    韩印在垃圾箱旁来回踱着步子。突然,他感觉到一种关注,准确点是一种逼视,好像有一双眼睛隐藏在某个地方,正紧紧地盯在他身上,眼神凄怨哀婉,诡谲异常。他下意识地走开一点,离开原来站的位置,但那双眼睛的感觉还在。很压抑,汗毛战栗。他转着身子向四周张望,带着一丝慌乱冲到马路中央,急切地向来往人群的脸上逡巡,但人群中并未出现那双眼睛。
    怎么回事?太邪门了!是幻觉吗?还是直觉?那会是谁的眼睛?为什么要盯在我身上?难道……难道,是你吗,尹爱君?
    “怎么?发现什么了?”见韩印红着眼睛在人群中张望,康北紧张地跑过来。
    韩印看着康北愣了一会儿,缓过神来,不知道该怎样解释,只好掩饰着:“没什么,好像看到一个熟人,算了,可能是看错了。”
    “那我们到下一个抛尸地点去看看?”康北试探着问。
    “好。”韩印迟疑着走到车边,拉开车门,眼睛还在不住地冲人群张望。
    车子启动,穿过一个岔道口,向北行驶,垃圾箱被远远甩在身后,渐渐地在韩印不住回望的视线中变得模糊,那双眼睛的感觉也好像随之消失了。它到底存在过吗?韩印也不清楚。
    第二个抛尸地点在一家大型百货商场的正门口。
    商场对着一条大街,大街比华北路更为宽阔,周围多是商业性质的大厦,车流来往更繁忙,显然这是一条城市主干道。
    案件卷宗显示:1996年这里还是一片建筑工地,凶手将一个蓝色双肩背包抛掷于此,包里装着死者的各种碎骨。而年初“1·4碎尸案”,凶手抛在这儿的垃圾袋里装的也是死者的骨头。
    “这里距离华北路能有多远?”韩印望着来时的方向问。
    康北指着街道回答:“这条路叫广城路,距华北路应该不到一公里,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吧。”
    韩印点点头,对着大街凝神片刻,又左右看了看,:“走吧,去下一个地点。”
    车子再次启动,继续向北,这次用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
    第三个抛尸地,是在一个陈旧的住宅区旁边,确切地点是区和马路之间的行人道上一棵大梧桐树下。住宅区靠近十字路口,街边路牌指示,这里是左水路。从安全角度,这个地点也不是抛尸的好选择,十字路口,视野开阔,容易被目击,不过,风雪之夜就另当别论。
    “1996年‘1·18碎尸案’,凶手将死者的一些衣物和大部分内脏抛掷在这儿,衣服叠得很整齐,内脏也规整在一个塑料袋中,这些东西都是用死者的红色外套包裹的。而‘1·4碎尸案’中,凶手好像刻意要与自己先前作过的案子保持一致,黑色大垃圾袋里面也装的是死者的衣物和内脏,衣物也同样叠放得很整齐,内脏规整在一个的黑色垃圾袋里。”
    康北确实对案子非常熟悉,两起案子的细节描述与卷宗丝毫不差,看来伙子不仅机灵,也很敬业,叶曦安排他协助韩印绝对是煞费苦心。
    他刚刚,凶手在两次作案中,不仅在抛尸地点而且在内容上也竭力保持一致,这一点韩印开始就注意到了。那么将这种刻意所为与高风险抛尸地的选择放在一起来看,整个抛尸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在于躲避追查,它可能更多的是意味着某种快感。
    “这里距前一个地点有多远?”韩印沉默半晌问道。
    “至少有两公里。”康北答道。
    韩印点点头,冲车子走去,康北明白这个地点勘察结束,乖巧地跑步上车,发动起车子。
    车子由左水路继续向北,一路开到江边。
    此江为古江,贯穿城市东西,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大区域。江南为主要城区,相对发达繁荣,江北为乡镇,山峦众多,旅游景区丰富。两起碎尸案的第四个抛尸地,便在位于江北的一个叫作虎王山的风景区内。
    汽车开始沿着江边向东行驶,韩印放下车窗半转头注视着江面。漆黑的夜,抹黑了江水,江面暗黑一片,只闻得江水滔滔作响。
    一阵冷风拂面,韩印蓦然心思一动:“1·18碎尸案”收集的尸体碎块并不完全,缺少骨盆、生殖器等部位,难道会被扔在这里吗?
    “这里距离左水路有多远?”韩印皱着双眉望向江面问道。
    “三公里左右吧。”
    康北稍微估算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懂韩印为何一直要纠缠几个抛尸地之间的距离,不过他也明白,韩印既然问了那一定有他的想法。
    话间,江面渐渐有了些亮光,韩印转回头,已经能看见那座闻名已久的古江大桥。大桥横跨天堑之上,蔚为壮观,更有千盏明灯,交相辉映,宛如一轮明月挂于天际。
    汽车拐了个弯,经过桥头武警岗亭,驶上大桥。
    大桥承载着连通城区南北的重任,也是城市标志性风景区之一。此时夜已渐深,行人道上仍不乏游览的人群,各种车流也鱼贯穿梭着。韩印好像对混杂在车流中的公交车特别感兴趣,眼睛随着车来车往,若有所思,康北本想指引一下桥上的风景,见此也只好作罢。
    下了桥,视觉上顿觉昏暗,江北的规划果然比江南要稍逊一些,连路灯也暗却不少,倒是透着异常的宁静,以至于困意渐渐向韩印袭来。
    昏沉沉的不知过了多久,韩印感觉一阵颠簸之后,车子停了下来。他睁开眼睛,就着还未熄灭的车灯,见车头前立着一灰白色大牌坊,中间正门门楣上,繁体字书写着“虎王山风景区”。
    夜色深沉,山风格外大,除了风吹枯枝的簌簌响声外,周遭一片死寂。康北手持警用手电在前方引路,韩印随后跟着。
    山间多为羊肠道,有的铺着青色石砖,有的干脆就是土路,傍晚下过一场大雨,土路有些泥泞。道两边,树丛繁布,幽黑细密,显得深不可测。偶尔在某个岔路口,能看到些庙宇庭阁,但已是断残垣,破烂不堪。
    “这里不是风景区吗?怎么会这副模样?”韩印不解地问。
    “要这儿也曾有过一段人气鼎盛时期,后来因为与周边的旅游景点相比缺乏特色,游客越来越少,再后来一些吸毒分子常在此聚会,影响不好,本地市民便也鲜有光顾,于是就彻底地败了。”康北叹口气接着,“不过不管是曾经的鼎盛,还是如今的败,都跟‘1·18碎尸案’扯不上关系,风景区是1997年才开发的,原来这里是一片原始山林。”
    “这么1996年这里要比现在更为荒凉了,那死者的头是怎么被发现的?”韩印问。
    “当时山下有所大学,几个学生吃过中饭,结伴来山上欣赏雪景。有个学生偶然在山沟里发现一个布包裹,觉得好奇,就捡上来,打开来看,顿时吓傻了。凶手是用一个蓝格子印花床单包的头。而年初的‘1·4碎尸案’,是我们根据前三个抛尸地点推测,主动找到这儿的,要不然非再吓傻一个不可。”康北着话,手电照向前面一个土坡晃了晃,“喏,就在那了。”
    韩印随康北快步走上土坡,看到所谓的山沟其实就是土坡和旁边一个地势较高的山丘形成的一条沟壑,里面枯草丛生,能有半米高。
    “看来那场大雪并不是完全帮着凶手的,否则死者的头也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韩印。
    “凶手就是个变态,他根本不在乎头被发现,如果再往前走些,那里的树林更深更密,要是把头抛在那儿的话,恐怕一年半载都不会有人发现。”康北恨恨地。
    韩印望了眼远处黑咕隆咚的山林,怔了一会儿,没言语。少顷,突然道:“北,我怎么听见前面树林里有响动,我们过去看看?”
    康北下意识摸向别在腰间的枪,脸上多少有些惧色地:“没、没有吧,我怎么没听见,是不是你听错了?”
    韩印装模作样地竖起耳朵听了听,笑笑:“嗯,确实没有,应该是我听错了,走,下沟底看看去。”
    “好,哎,等等、等等!”
    韩印刚欲抬脚,却被康北突然喊住。
    “印哥,你看这有一长串脚印。”康北将手电凑近地面,果然有一串脚印,顺着往下照,脚印直到沟底。
    “雨是几点下的?”韩印蹲下身子盯着脚印问。
    “好像下午5点开始的,下了两个多时。”
    “那这脚印应该是新鲜的,看来在我们之前有人来过。”
    “对,肯定是,你看这脚印好像不止一个人!”
    韩印再仔细观察了下,:“是挺乱的。”
    “会是谁呢?就算当年的案子细节有很多都透露出去了,那也鲜有人能够准确找到这儿的,除非是狂热分子,或是咱们警察,再就是碎尸案的凶手了。难道是凶手故地重游?”康北猜测道。
    “有这种可能。”韩印肯定了康北的猜测,“某些变态杀手在‘冷却期’内,确实喜欢回到作案现场重温快感。可是,如果真是这样,那凶手可就不止一个人了。”
    这有些出乎韩印的意料……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4/14643/93376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