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升级版 > 都市小说 > 读书成圣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我擅长啊!

第四百八十六章 我擅长啊!

推荐阅读:最强小神医情挑酷少:萌妻,甜甜哒偿还:借你一夜柔情重生之杀手至尊良夫晚成:纨绔太子妃他吃了条龙高达之赤色黎明透视小地主最强修真弃少天下诸侯一锅烹

    其实杨名隆不傻,不但不傻,而且由于家学渊源,见过不少的青年创业者、成功企业家。
    对比之下,他们的激情与技术都比方武强,但是论起领袖魅力,方武当为第一。
    很难确切描述那种感觉。
    你见到一个人,听他两句话,马上意识到,哦,这个人很有料。
    再听两句,觉得很亲近,就好像每句话都能到心里。
    继续听,卧槽,这想法好牛逼!
    再之后,认同感渐浓渐重,觉得这个人能成事,值得信任。
    所谓的领袖魅力,就是有别于庸碌之众的那些一眼就能区分开的特质,不清道不明,但是当你接触过那样的人以后,一下就能将他识别出来。
    在杨名隆看来,方武就是这样一个天生领袖。
    公允点讲,扎克伯格十八九岁的时候都没这么妖!
    最起码扎克搞事的能力就照方武差一大截,一次讲演一次骗贷,若有一天集中爆出来,华夏网友铁铁的集体懵逼。
    李叔同在《晚晴集》里写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换个角度理解,一个人在世上留下的重要痕迹,必会影响未来,绵绵不绝。
    方武那两次天秀,正在造成这样的影响,杨名隆瘸得不冤。
    接下来,三人针对具体情况聊得很深,网红潮人络绎不绝,却不能影响这个角分毫。
    三台笔记本支起来,纸笔摆在旁边,基于半知识半推理的讨论,迅速勾勒着某个庞然大物的轮廓。
    “大数据无所不能,我信仰计算神教。”白无双有点狂热。
    “大数据是个系统工程,从采集数据,到计算、到应用、再到决策,有很长的流水线。”杨名隆很冷静。
    “我们一点点来。”方武一锤定音,坚定务实。
    于是情况就变成方武提出要求,杨名隆主导,白无双提供奇思妙想。
    “首先,我们要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以及相应的采集手段。”
    五哥写到纸上,师兄弟两个敲打键盘建立任务。
    “单纯的抓取客户订单信息、沟通文字、售后评价是不够用的,我们要的并不是一家店爆火,一个新生态外卖品牌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提升价值。”
    杨名隆一针见血,白无双点头附和:“Volume。获得的数据量越大,我们能够挖掘到的价值就越多。”
    方武问:“关键是我们还能采集到什么数据?”
    杨名隆脸上露出一个不知道是针对谁的讥诮笑容,压低声音。
    “明面上的合理读取,我们已知客户的年龄、性别、手机号码、家庭住址。”
    “暗地里的接口抓取可以读朋友圈,完全有可能知道客户的工作、家庭状况。”
    “再进一步,可以通过免费iFi服务商获得安卓手机的MAC,当客户开始刷微博、抖音的时候,由于信道非加密,我们可以得到客户的相关账号以及其它的元信息……”
    白无双大概早就知道这些事,坏笑接茬:“所以,答案是……很多很多!”
    方武早知道现代社会数据泄密严重,却没想到会严重到如此程度,多少有点震惊。
    “我们自己就能做到这种程度?!”
    “五哥,这真的不难。”白无双满不在乎的耸肩,“那些你能想得到的互联网服务商,每一家都掌握着海量的数据。”
    “闲扯一句。”
    杨名隆竖起三根手指,然后一根根的弯曲下去。
    “自打狗哥开始销售无线路由器,有那么一段时间,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想给顾客提供智能路由器。”
    “再之后,国内三大寡头,每一家都布局过商业iFi,16iFi、迈外迪、树熊,各有归属。”
    “然而实际上,随着4G的流量加速以及对5G的未来展望,商业iFi前景黯淡,却始终在卖力推广,你他们图什么?”
    方武若有所思的问:“所以,仅在理论上而言,任何一家互联网服务商都有可能掌握着我们每个人的详尽数据?”
    白无双秒回:“五哥,事实上,只有三大能做到详尽。”
    杨名隆点点头:“像某数字公司一直以厚数据闻名业内,连客户的开机时间这种信息都不放过,但是他们的数据并没有任何意义——不会用。”
    到不会用,白无双肆无忌惮的嘲笑道:“B公司不是更搞笑?垄断整个市场,守着海量数据,却只会卖骗子广告,看看现在差AT多少?”
    杨名隆摇头:“起码它还卖得出去假药,剩下那些公司呢?守着金矿却赚不到钱,唯一的赚钱渠道就是卖数据,可是卖又不甘心,不卖又太苦逼,看着人家开开心心的卖假药,简直恨不得扑上去直接扒光客户,国内互联网公司道德底线低,多半是因为红眼病病太久,远非一日之寒。”
    我去,这家伙犀利啊……确实有傲气的资本。
    方武已经非常牛逼,但是仍旧保持着虚怀若谷的心态,所以很佩服能拿出这番见地的杨名隆。
    仍旧是那句话——大数据是个系统工程,从采集数据,到计算、到应用、再到决策,有很长的流水线。
    整个世界范围内,目前的现状是,大数据工程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都极度缺人,云商报告有94%的人才缺口,一点不夸张。
    没有足够的技术和人才来挖掘,数据就只是数据。
    然而在这94%的缺口里,还有一种极度稀缺的人才——能搞清楚整个流水线的综合性人才。
    从今天的聊天内容来看,杨名隆无限接近标准。
    五哥一脸捡到宝的喜悦,鼓掌感叹:“杨师兄,你的水平已经完全超出研究生级别了,难以想象你今年才大四……”
    很诚恳的夸奖,结果杨名隆脸颊微微一红。
    低垂眼睛,嗫喏道:“其实是我姐的看法……我搞技术还可以。”
    靠!
    五哥瞪大眼睛,感觉一腔爱意都喂了狗。
    刚觉得未来的创业公司找到首席科学家,马上你就亲自打假……
    我的失,你了解一下?
    正无语着,无双胖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方武眼睛一亮,郁闷尽消。
    “师姐什么时候回国?特别想当面请教。”
    请教?
    我擅长啊!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6/16380/102899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