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秋天的故事

推荐阅读:大叔要抱抱大唐东游记天才主播逆清三国我当皇帝史上第一剑主三曲异世全能捉鬼系统平安京恋爱物语九洲武帝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家房梁上泥筑的燕窝空空的,燕子们不知什么时候飞走了,而田畈上的稻穗越来越饱满,稻叶飘起金黄的色彩,四周的山丘深绿色的树叶间夹着些许黄黄的叶片,我们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郝爷爷门口青铜树边的桃子早就被“馋猫”们偷吃完了。
    每年我们都想让桃子长熟来,让那青涩的味道转甜来,可是,一切不由我们想,那些“坏”孩子们可馋着呢,我们守也守不住,见桃子一天天见少,我们干脆把最后几颗都摘了。
    倒是枣子可以留得住。因为家家户户门口多多少少都有几棵枣树。
    郝爷爷的门口非常宽阔,非常平整。斜对门一棵大枣树。往东一排过去都是枣树。有七八颗呢。是村子里栽种得最多的一家哦。
    可是,其他枣树结的枣子都没有大门斜对的那一棵的大,甜。
    那棵枣树不同于其他枣树,它的底部围了一圈土包,土包上垫着长长溜溜的青石。我怀疑它结的果子又大又甜跟这个圆土包很有关系。
    后来学了相关知识我明白过来,这个土包起到了固土屯水的作用。
    因为郝爷爷门口所在地是一个高坡,地底表层是泥土和碎石头糅合在一起的“火干石”——东门的乡亲们都这么叫,火干石下一层则是石。
    所以,炎热的夏天这一带极为干燥。而圆土包可以蓄水,那棵枣树吸够了水结出的果子才又大又甜。
    郝珺琪最爱吃枣子了。农历六月底,枣子还是青青的,郝珺琪便打起了主意。
    “哥,我想吃枣子。”
    “还没熟呢,虽然看上去那么大。”
    “不嘛,我想偿一个。”
    “好啊,就一个。”
    我用竹棍击一两个,她尝了鲜,还吵着要,而我又不忍拂她的意,她因此闹起肚子来了。
    郝珺琪闹了肚子我挨了批,心里却还是乐滋滋的。
    最诱人的是枣子成熟了之后吧,郝老头将枣子集中收了晒成了枣干,连枣干都收起来了,枣树的重重叠叠的叶片间藏着的红透了的枣子就成了我们的诱惑。
    我们在枣树底下转悠。用竹棍已经无法击了,只能爬上树去想办法。别忘了,捕禅时我就已经会爬树了。
    我爬上枣树,在枣树的第一个分叉处还是够不着,便只有再往上爬。越往上主干越细,晃动的幅度也越大,我真有点胆怯了。可是,郝珺琪盼望的眼神让我无法退却。
    我便尽可能地往上爬,踩在枣树的分支上,一只手攀住主干,身子斜伸出去,战战兢兢地摘那些稍近一点的枣子。最初,往往可以摘到一大把呢。
    有些已经烂了,手指一捏,陷了,裂了,扔掉,可也有很多硬邦邦的,红的发紫,准甜。我把枣子丢下地,郝珺琪开心地跑动着捡枣子。
    “还要吗,琪琪?”我问道。
    “还有吗?哥。”郝珺琪仰着头。
    “有。有很多。”
    “够得着吗?”
    “够得着。”
    “那我还要。”郝珺琪跳跃着。
    这时,用手已经无法够着了。我想了个办法——为了让郝珺琪开心,办法有的是——找一根竹棍,站在树干上,从枝缝里伸过去,对准枣子,轻轻一敲,准。再远再高的枣子也都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哥,你可真有办法。”郝珺琪。
    “那得感谢你。”我。
    “为什么?”
    “还不是被你逼的?”
    “哥哥坏。”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畈上的稻子成片成片的熟了,山脚下菜地里的红薯也熟了,只是没有打霜,还不够甜。李婆婆家的橘子我们已经偷吃了几个了,酸酸的,真好吃。可我们最惦记的还是张爷爷家的梨子。
    张爷爷家屋后有一块很大的菜园地,菜园地上种了好几棵梨树。有两棵梨树的主干比我的腰还粗。
    郝爷爷那些梨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那几棵“狗屎梨”也就罢了,树长得那么高大,可结出的果又又硬,还涩人的嘴,送给我们都不要;那雪梨(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青皮葫芦型的梨)才真正馋得我们要命。比鸭蛋还要大,圆圆的,黄黄的,皮脆脆的,松松嫩嫩的,一咬,一口的水,好甜啊。做梦都想吃呢。张爷爷送几个来怎么够呢。
    于是我们盼望来暴风雨(但最好不要来那种黑天黑地的,又是闪电又是雷声,太吓人了。来那种疾风急雨就可以了)。
    暴风雨来会掀翻屋顶上的茅草,那没关系,大人们会拾掇的;暴风雨来我们的房间到处都漏水,母亲张罗着用洗脸盆洗脚盆装水,那没关系,雨一停,就不漏了。
    只要暴风雨来我们就会暗暗窃喜。因为,暴风雨一来,张爷爷的后园里肯定一地的梨子了。我们知道,张爷爷也知道梨一地,但他会忽略梨树边上的箬皮丛的,肯定。
    所以,暴风雨一停,我们就坐不住了,偏偏母亲还要叫我做这做那。好不容易应付好了母亲,我们赶忙出发。那个时候,太阳重新出来了,大人们也出工了,村子里没什么人了。
    我们轻轻悄悄地来到张爷爷的后园。远远看去,那梨树上还吊着很多梨子呢,被雨水洗过了,越发诱人,好像还闪着光芒。张爷爷用竹篱笆将后园围了,用来防鸡防鸭,可哪防得了我们啊。我们瞅着两旁没人,迅速靠近篱笆,我轻轻地将竹子往两边一挤压,篱笆便露出一个空隙来,我就可以钻进去了。
    郝珺琪在外面站岗。
    菜地里湿漉漉的,一脚的泥。箬皮丛里湿漉漉的,四处都是水珠。我钻进箬皮丛。蜘蛛丝粘在我脸上,我用手一抹,痒痒的,也不管。
    我一心找雪梨。可不容易找,或许在箬皮叶子下,得把那些叶子拨开;或许,滚进了边上的沟里,得钻到沟边去看看。终于找到一个了,圆圆的,黄黄的。我捡起来,继续往里钻。又一个。接着又一个,又一个!两手都抓不完了。我用衣服的下摆兜着。
    不好,好像有人来了。郝珺琪学蛤蟆叫,虽然一点也不像,但我已经听懂了。我便一动不动。
    “琪琪,在干嘛呢?”一个大人的声音。
    “我,我,哦,我来找丹丹玩。”
    “丹丹家不在上一头吗?”
    “他们她来这里了。”
    “我看琪琪是想吃梨子吧。”
    “才不是。”
    “回头我叫张爷爷给你一个吃。赶快回家吧。”很慈祥的声音。
    “那我回家了。”
    “你走反方向了。”
    “我往这边绕回去。”
    没声音了,但我还是一动不动。一会儿,外面又有了脚步声。
    “好了吗?”郝珺琪急急的声音。
    “再等等。”我们都压着嗓子。
    “快点。”
    兜也兜不完了,我只好回头。我迅速钻出篱笆。临走前我没忘记将篱笆整好。
    ……
    中秋节在我们的盼望中终于来到了。母亲埋在米缸里的月饼我已经偷偷看了几次了。郝珺琪家也有。那是父亲回一趟老家带来的。
    我们还坐在餐桌旁,可伙伴们已经在门口嬉闹了。大人们赶忙将圆圆的月饼切了,我们各自选了一块最大的,互相交换了吃一口,味道虽然一模一样,可我们还是有模有样的交换着吃。
    我们来到门口,永日,四崽,阿三几个人围过来,我便把手里的月饼掰成一块一块分给大家。这华安来的月饼和当地买的月饼的味就是不一样。所以大家都猴。
    我给朱金山的当然要大点。他吃得津津有味。他自家的月饼早吃光了。
    月亮真圆啊,比月饼还圆。屋外亮光光的,似乎比家里还亮。
    我们开始“老鹰捉鸡”的游戏。当然朱金山做老鹰,看他鼻子就有点像。当然我做母鸡。郝珺琪抢着第一个排在我后面,拽住我的后衣襟。
    老鹰凶猛地扑来,我奋力阻拦,只是可怜的鸡还是一只一只被老鹰捉去。
    转眼就剩下郝珺琪了。
    朱金山更加凶猛地扑抢。我张开双手竭尽全力护佑。朱金山往左扑,我们迅速往右闪,朱金山往右扑,我们迅速往左闪。朱金山虚晃一招,做出往左扑的动作却立即往右扑,郝珺琪一下子晃到了他的眼皮底下。郝珺琪往后跑,发出尖叫声。朱金山直追。我横插过去,抢先拦在朱金山前面。一场虚惊。
    就在这个时候,三个大概七岁的孩一蹦一跳地从我们面前走过,他们一边走一边唱:“郑启航,郝珺琪,一起玩游戏,你往东,他往西,永远不能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哈哈哈哈。”
    郝珺琪定在原处。朱金山一把抓住她,她也没有知觉。听明白了曲调内容的几个人跟着笑了。
    不一会儿,那三个人又一蹦一跳地往回走,不过他们换了个调:“郝珺琪,郑启航,天天一块玩,你往北,他往南,永远隔着一座山,隔着一座山。哈哈哈哈。”
    郝珺琪大声哭起来。
    我拦下那三个孩,“如果你们谁告诉起航哥哥是谁教你们唱这曲子的,我给他月饼吃。”
    “是不是每个人都一份?瘦子哥哥就是每个人给一份的。”其中一个女孩。
    “你这不是已经出来了?”一个男孩生气地。
    “我哪有啊?瘦子哥哥不是每人给了一份吗?对了,起航哥哥,你是不是也有什么曲子叫我们唱啊,你给我们月饼吃,我们一定给你们唱。”
    “我没有曲子叫你们唱。你们可以走了。”我把脸拉下来。
    “月饼呢?”
    “再月饼我打你们。”
    孩子们失望的走了。
    我走到郝珺琪身边安慰她。朱金山还什么老鹰抓鸡的事,我示意他离开。伙伴们不欢而散。
    郝珺琪一直哭。朱金山极其无奈的回家了。场地上只剩了我们俩。月光似乎黯淡了。
    我牵着郝珺琪的手来到最东面的那两棵枣树下。这是我们最喜欢呆的地方。枣树的分叉很低,就像两把椅子,我们一人坐一棵,面对面的坐。
    四周很静。草丛里虫鸣不断。枣树繁密的枝叶将月光挡住了,近旁那座古坟显得黑乎乎的。可我们一点儿也不怕。要知道,那坟头也是我们的游戏场呢。
    “哥。”郝珺琪轻声唤我。
    “嗯。”
    “大家都在笑我们呢。”
    “不是大家。是几个人。是瘦子他编的。他是一直和我们作对的。”我。
    “我听得出来,连他们都知道你要走了。”
    “我不走。”
    “你别骗我了。我知道你最终都要走。跟叔叔阿姨一起来的好几个不都走了吗?”
    “我爸妈不走。”我。
    “不是你爸妈不走,是永泰学一时没有老师吧?”郝珺琪。
    “所以爸妈不会走,他们要给大家上课。永泰学不能没有老师。”
    “新老师一来他们就要走了。”
    “新老师不会来。”
    “你怎么知道?”郝珺琪问道。
    “新老师来我把他们打走。”我。
    “哥你真的不想走吗?”
    “我不想走。”
    “那些城里的孩子都吵着回去,你干嘛不想走?”郝珺琪反问。
    “因为我有琪琪啊。”我。
    “什么?”
    “还有朱金山,还有郝爷爷。”
    “哦。”
    沉默。
    四周一片寂静。寂静的有点怕人。
    “我们回家吧。”郝珺琪从枣树上慢慢地下到地上。看来,这个晚上,郝珺琪的心情都难好转了。
    “好。”我跟着从枣树上跳下来,“我要把编曲子的瘦子好好地k一顿。”
    “别。不是他的错。”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7/17958/111932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