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斩凡台

推荐阅读:小农民修真扮仙记影视会员大穿越变身倾城女神神医小兽妃牛头人领主不二大道文娱大佬的自我养成海贼之最强附身丹武至尊

    第四十二章
    抱朴山这次试道大会,过‘斩凡台’的奖励,可谓史无前例,别开生面,更是一等一的大手笔。
    三本神通秘籍,三种天才地宝,三件道家神兵。
    这在抱朴山开山数千年历史上,当属首次。
    这三类放在任何一个中宗门,都必将成为镇门之物的神通、法宝、益木,又将花谁家呢?
    女子剑仙一锤定音。
    抱朴山三脉,不老洞、通天塔、迷树花镜,各自挑选三人,按照过斩凡台的名次决定挑选的先后顺序。
    无人附议。
    ……
    试道广场。
    近两千过斩凡台的修士汇聚一团。
    许仙也是这其中一员。
    赤霞仙子左手托着碧莲台,右手掐诀复掐诀。
    碧莲台飞至空中,一道道绿光闪过,两千修士逐渐消失在试道广场上,悉数被不足酒碗大的莲台,吸了进去。
    女子剑仙再次掐诀,碧莲台飞回她的掌心。
    先前还人声鼎沸的试道广场,刹那间门可罗雀,仅剩下四人。
    升斗民瞧见了,兴许会觉得匪夷所思。
    留在试道广场上的四人,却没人会觉得奇怪。
    碧莲台是一尊佛器,属于须弥芥子那一类,和道家大真人的无上神通袖里乾坤,相同,又不同。
    须弥芥子一词,出自于佛家《维摩经》,经书上: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原本意思是:一个诺大的须弥山,塞进一粒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
    佛门用来形容佛陀,佛法无边,神通广大。更是向世人阐述佛陀的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并非是无的放矢。
    世俗凡尘里的学士,也借着佛陀这一记佛法神通的释意,用来形容诗文波诡云谲,才思出众有气势,更衬托出诗词中,气吞山河万里如虎的那一种意境。
    在南瞻部洲就传闻,远在西牛贺洲圆灯寺的一位主持,用一枚念头化作一名世俗书人,将‘须弥芥子’平民化了,通过世俗方式,一口接一口,击鼓传花,在南瞻大地广为流传,意在让释门禅意,广为传颂,普度众生。
    传闻。
    有一个才高八斗,殿试金榜题名的读书人衣锦还乡,看到有个颇具规模的寺庙,立即前往烧香还愿,正好看到有个老和尚在向信士讲‘须弥芥子’。
    衣锦还乡的读书人一时兴起,竟试图用满腹经纶反驳一下讲经的老和尚,就问他:
    “佛经上所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老和尚听了读书人的话后,轻轻一笑,也不正面回答,转而问:“人家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到读书,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服过谁?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儒家圣人的,自不是黄口儿的信口胡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孔孟之道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老和尚借坡下驴,顺着话题问读书人。
    读书人自傲的抬手指着脑袋道:“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老和尚乐了,笑道:“奇了怪了,我看你的头颅也没有酒桶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吧?”
    读书人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心中像敞开了一扇门,豁然开朗。
    抱朴山数千年底蕴,得上能与佛门‘须弥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神通,也仅仅只有一门。
    被埋藏在十里桃园深处。
    桃园子的‘广袖流云’神通。
    ………………
    许仙消失在试道广场上,心念还未动,便出现在一个湖心岛上。
    岛不大,空无一物,仅能容纳数十个人立脚。
    湖却大到无边无际。
    天上白云悠悠,湖水蓝蓝的,一切的一切都静如处子!
    静得让人看不出水波在流动,一抹微凤吹来,湖面羞恬的荡起层层水浪,犹如起了皱的美妙画卷,均匀地平铺在湖面上。
    蓝蓝的湖水映着雪白的云,鼓起的细微浪花吻着流云的倩影,明极了,亮极了。
    水与云相融。
    就像是尽情陶醉在彼此情意中的情侣,无法自拔。
    这云,这水,这天,这浪,和着柔柔的微风,好一派优美的景致,使人心旷神怡。
    许仙欣然闭眼,生怕自己一眨眼,这些美到极致的画面便会消失。
    许仙闭眼之后,给他的感觉却截然不同,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一个无尽的黑暗里。
    源源不断的有黑暗信息涌入他的思绪中,也有成千上万道细如蚊蝇的啼哭声在脑子里转悠,挥之不去。
    就像是黎明来临前的那一刻,千万只夜莺一同发出,最后一次撕心裂肺的啼哭般让人悲恸,苦从心来。
    许仙不为所动,默默忍受,黄庭宫里盘踞在道台上的朱鸟印记突然睁眼,立刻有一道火光在黑暗里升起。
    火焰愈演愈烈,接海连天,就像是点燃了冬天枯黄的野草,一发不可收拾。
    不断有撕心裂肺的哀嚎声响起,就像是千百个在地狱烈焰中焚烧的恶鬼一齐嘶吼,声嘶力竭,动人心魄。
    许仙依旧不为所动,意识无比清晰,知道自己听到的全都是幻觉,来自斩凡台幻化的幻觉。
    入斩凡台前,师傅李大牛曾告诉过许仙,过斩凡台的种种。
    碧莲台也就是斩凡台。
    斩凡台自成一个世界,和佛门所,大世界三千,世界三千有些类似,却不同。
    佛经上,世界三千,各为一天。
    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千界,此千千倍,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所有的大世界都以须弥山为中心,上自初禅,下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其间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三十三天梵世天。
    这是佛家的法。
    斩凡台不属于佛家三千世界里的任何一种,却是道家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心中有任何念想便会自动生成一个世界,不在世人眼中,而在自己脑子里。
    也就是,只要你心中有念想,在碧莲台里,你就会看到无数个不相同的世界,你想要走出这个世界就需要斩去念想,没了念想,世界自然崩溃,你也就斩去凡尘。
    斩凡台,物如其名,借佛家佛器,行道家之事。
    佛器道家用,追溯本源,却走不开那一句‘佛本是道’。
    ……
    不知过了多久,许仙蓦然睁眼。
    大到无边无际的湖依旧在,自己依旧踩在湖心岛上。
    许仙心如止水,走下湖心岛,一脚踏在湖面上。
    刹那间。
    平静的湖面,就像是撕破了脸的蠢女人,勃然大怒。
    巨浪滔天。
    那蜂拥而来的层层巨浪,犹如千万匹脱缰狂奔的烈马,“气吞山河万里如虎”般地扑向湖心岛,溅起百丈高浪头,绽开万朵洁白的白莲花。
    许仙踩上浪头,踏着莲花,拾阶而上。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9/19020/116484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