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推荐阅读:总裁老公,撩上瘾、天降萌妃:皇叔,宠翻天!、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萌妃可口:兽黑王爷,来亲亲、快穿之陈幸运、血族迷情:魔王宠妻无度、帝凤倾城:皇后,朕错了!、隐婚100分:重生学霸女神、BOSS夺爱:宝贝买一送一、神医宦妃:摄政王,别闹、
也只是几日的光阴,这天气便愈发变得阴冷起来。虽然八阿哥胤禩被康熙皇帝严厉训斥,并且早已严明断不会传位给他的意思。可朝中仍有一些大臣,接二连三的推举八阿哥为太子。
为此,康熙皇帝再次召集众皇子至乾清宫,八阿哥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其党羽相互勾结意图谋害废太子胤礽,遂下旨将其锁拿治罪。八阿哥面色平静,丝毫不改往日的那一份气度。向来与八阿哥胤禩交之甚深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邀十四阿哥胤禵不禁一起抬起头来,眼神之中似是饱含了太多的不解。
十四阿哥胤禵更是豁然间站起身来,面色无惧的对康熙皇帝愤然道:“让众臣举荐太子是皇阿玛的旨意,如今大臣们一致推举八哥为太子,而您却又无故将八哥锁拿问罪。更是将八哥得什么都不是,丝毫不顾父子之情,儿臣不服!”
康熙皇帝一双眼睛狠狠的盯着眼前这个儿子,脸色苍白至极,气愤之余竟突然间从侍卫的腰间拔出刀来,举刀便向十四阿哥砍去。跪在地上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微微一怔,只是没有立刻上前阻止。
亏得五阿哥胤祺跪抱劝止,众阿哥叩首恳求,康熙皇帝这才收刀。只是他盛怒之下,还是命侍卫将十四阿哥胤禵责打二十板,逐出宫去。如此这般,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等众人散去之后,偌大的皇宫之中竟是一阵凄冷,没有丝毫的温暖。
不日,张明德一案审结,康熙皇帝责备八阿哥胤禩听闻张明德狂言之后,对此竟然不奏闻,遂革去贝勒名号,降为闲散宗室。张明德罪情极为可恶,被送至午门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人都前去观刑。言下之意,多半是绝了八阿哥的争储之念。
此案刚刚结束,京城便迎来了第一场瑞雪。天气骤然变冷,散的树叶铺满一地。先前紧张的气氛,似乎在这场风雪的来临之后,稍稍变的缓和了些。康熙皇帝病重的身体,似乎也变得好了些。只是好景不长,隐藏的危机再次出现。
三阿哥胤祉又于十月十五日奏称大阿哥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站在一旁的十三阿哥默然看了一眼四阿哥,只见他一如往日的冷漠。微微一声叹息之后,便也恢复了沉默。只是当康熙皇帝得知之后,勃然大怒之下,命人再祥加追查,直到最后才知道张明德一案大阿哥胤禔才是罪魁祸首。
大阿哥胤禔听张明德有武功高强之人,便收买他打算行刺太子,又听张明德曾去劝八阿哥刺杀太子而被胤禩赶走一事,遂在太子被废后向康熙皇帝报告,欲把祸水东引至胤禩,康熙查明白一切后,便革去大阿哥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内。可怜一代军功赫赫之主,从此龙困浅滩,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因为这许久以来,众位阿哥对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康熙也因此得病,至今未愈。自南苑回宫,回忆往事。流涕伤怀,因召见八阿哥胤禩,随后又召见废太子胤礽。继而内侍传谕:“自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此时八阿哥并未亲自出头去争过太子之位,纵有人于此间挑拨搬弄,亦非他之罪。若非此后的百官保举一事,恐其父子之情亦当一如往昔。如今康熙皇帝有此一念,多半对过往之事已经慢慢放下。至于废太子之事,二阿哥胤礽也会有转机亦未可知。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过了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要在诸阿哥中选择皇储,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直到此刻,康熙皇帝才真正明白八阿哥在朝中的势力,之前早已严明不会立他为储君,可谁曾想,今日还会发生如此之事。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
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礽被释放。十七日,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及文武诸臣,为请复废太子事具疏上奏,只是康熙并未表态。二十八日,康熙复封胤禩为贝勒。
除了大阿哥之外,所有的阿哥都恢复如初。十四阿哥因为仗义执言,虽然被杖责了二十大板,但出人意料的是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并亲下旨意让其掌管兵部。没想到,经此一役,十四阿哥竟是荣宠日盛。八阿哥虽然为康熙皇帝所弃,可十四阿哥这般提升,康熙似乎对此也是另有深意。
转眼之间,春节将至,只是这一年似乎颇不平静。风雪之中,四阿哥府的荷塘湖畔,石亭里,邬思道手拿着一枝秃笔,蘸着徐公砚里的墨汁,望着飞散的雪花,慨然写道:
“风漫漫,雪飘飘,身如浮萍自飘摇。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尚未开。
天苍苍,地茫茫,万里神州藏我膛。金鳞岂非池中物,龙跃九天任翱翔。”
寥寥数字,一气呵成,笔势气运间虽有些清秀,但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书者心中的那一份豪情与气魄。邬思道默然而立,望着眼前自己所写的诗句,不禁发出一阵深沉的叹息声。
不远处一个妙龄女子手持一柄花折伞,身着一件朱红色披风。望着邬思道那瘦削的身影,只见那女子轻轻摇头之后,还是兀自向前走了过去。只是这步子走的有些缓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石亭。风雪漫漫,女子美丽的身影渐渐被漫天的雪花包围。顷刻之间,竟似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为此,康熙皇帝再次召集众皇子至乾清宫,八阿哥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其党羽相互勾结意图谋害废太子胤礽,遂下旨将其锁拿治罪。八阿哥面色平静,丝毫不改往日的那一份气度。向来与八阿哥胤禩交之甚深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邀十四阿哥胤禵不禁一起抬起头来,眼神之中似是饱含了太多的不解。
十四阿哥胤禵更是豁然间站起身来,面色无惧的对康熙皇帝愤然道:“让众臣举荐太子是皇阿玛的旨意,如今大臣们一致推举八哥为太子,而您却又无故将八哥锁拿问罪。更是将八哥得什么都不是,丝毫不顾父子之情,儿臣不服!”
康熙皇帝一双眼睛狠狠的盯着眼前这个儿子,脸色苍白至极,气愤之余竟突然间从侍卫的腰间拔出刀来,举刀便向十四阿哥砍去。跪在地上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微微一怔,只是没有立刻上前阻止。
亏得五阿哥胤祺跪抱劝止,众阿哥叩首恳求,康熙皇帝这才收刀。只是他盛怒之下,还是命侍卫将十四阿哥胤禵责打二十板,逐出宫去。如此这般,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等众人散去之后,偌大的皇宫之中竟是一阵凄冷,没有丝毫的温暖。
不日,张明德一案审结,康熙皇帝责备八阿哥胤禩听闻张明德狂言之后,对此竟然不奏闻,遂革去贝勒名号,降为闲散宗室。张明德罪情极为可恶,被送至午门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人都前去观刑。言下之意,多半是绝了八阿哥的争储之念。
此案刚刚结束,京城便迎来了第一场瑞雪。天气骤然变冷,散的树叶铺满一地。先前紧张的气氛,似乎在这场风雪的来临之后,稍稍变的缓和了些。康熙皇帝病重的身体,似乎也变得好了些。只是好景不长,隐藏的危机再次出现。
三阿哥胤祉又于十月十五日奏称大阿哥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站在一旁的十三阿哥默然看了一眼四阿哥,只见他一如往日的冷漠。微微一声叹息之后,便也恢复了沉默。只是当康熙皇帝得知之后,勃然大怒之下,命人再祥加追查,直到最后才知道张明德一案大阿哥胤禔才是罪魁祸首。
大阿哥胤禔听张明德有武功高强之人,便收买他打算行刺太子,又听张明德曾去劝八阿哥刺杀太子而被胤禩赶走一事,遂在太子被废后向康熙皇帝报告,欲把祸水东引至胤禩,康熙查明白一切后,便革去大阿哥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内。可怜一代军功赫赫之主,从此龙困浅滩,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因为这许久以来,众位阿哥对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康熙也因此得病,至今未愈。自南苑回宫,回忆往事。流涕伤怀,因召见八阿哥胤禩,随后又召见废太子胤礽。继而内侍传谕:“自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此时八阿哥并未亲自出头去争过太子之位,纵有人于此间挑拨搬弄,亦非他之罪。若非此后的百官保举一事,恐其父子之情亦当一如往昔。如今康熙皇帝有此一念,多半对过往之事已经慢慢放下。至于废太子之事,二阿哥胤礽也会有转机亦未可知。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过了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要在诸阿哥中选择皇储,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直到此刻,康熙皇帝才真正明白八阿哥在朝中的势力,之前早已严明不会立他为储君,可谁曾想,今日还会发生如此之事。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
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礽被释放。十七日,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及文武诸臣,为请复废太子事具疏上奏,只是康熙并未表态。二十八日,康熙复封胤禩为贝勒。
除了大阿哥之外,所有的阿哥都恢复如初。十四阿哥因为仗义执言,虽然被杖责了二十大板,但出人意料的是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并亲下旨意让其掌管兵部。没想到,经此一役,十四阿哥竟是荣宠日盛。八阿哥虽然为康熙皇帝所弃,可十四阿哥这般提升,康熙似乎对此也是另有深意。
转眼之间,春节将至,只是这一年似乎颇不平静。风雪之中,四阿哥府的荷塘湖畔,石亭里,邬思道手拿着一枝秃笔,蘸着徐公砚里的墨汁,望着飞散的雪花,慨然写道:
“风漫漫,雪飘飘,身如浮萍自飘摇。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尚未开。
天苍苍,地茫茫,万里神州藏我膛。金鳞岂非池中物,龙跃九天任翱翔。”
寥寥数字,一气呵成,笔势气运间虽有些清秀,但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书者心中的那一份豪情与气魄。邬思道默然而立,望着眼前自己所写的诗句,不禁发出一阵深沉的叹息声。
不远处一个妙龄女子手持一柄花折伞,身着一件朱红色披风。望着邬思道那瘦削的身影,只见那女子轻轻摇头之后,还是兀自向前走了过去。只是这步子走的有些缓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石亭。风雪漫漫,女子美丽的身影渐渐被漫天的雪花包围。顷刻之间,竟似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20/20012/121085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