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昆仑

推荐阅读:总裁老公,撩上瘾天降萌妃:皇叔,宠翻天!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萌妃可口:兽黑王爷,来亲亲快穿之陈幸运血族迷情:魔王宠妻无度帝凤倾城:皇后,朕错了!隐婚100分:重生学霸女神BOSS夺爱:宝贝买一送一神医宦妃:摄政王,别闹

    巍巍昆仑山脉横亘于天地之间,连绵的山峰斩断相连的大地。
    黄叶凋零,败叶满地,树上残存的黄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失去生命力。
    越是靠近昆仑山脉,沿途之上,不论是野草还是荆棘都在枯黄,生机流逝。
    秋风萧瑟。
    终于,临近了昆仑山。
    放眼望去,一阵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巍峨高大的山脉,气势磅礴,连绵而恢宏,宛若天地的脊梁,横亘在天地之间。
    它壮阔而雄浑,无以伦比,古之大山莫出其右者。
    这片山脉承载着无数的神话传,见证过一个民族的发源与崛起。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华夏古代传中的神山,为万祖之山,亦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屈原在《楚辞·天问》之中描写过昆仑。
    “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
    可见昆仑山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与象征。
    王晔站在山脚下,巍巍巨山犹若神之巨城,恢宏而庞大,坐在西部大地上,苍莽与雄浑之气扑面而来。
    王晔进山,逐渐攀登。
    山势渐高,有些陡峭,巨石横陈,路越发不好走,而一路上草木枯黄,在这深秋季节更显萧索。
    沿峭攀行,王晔没有用法力,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向着第一座山峰攀登,山路陡峭,怪石嶙峋,花了很久终于站在了山顶。
    这里还只是昆仑上的一断,还只是外围的一座峰。
    远眺过去,山峦连绵起伏,似条条大龙蜿蜒盘旋,犹如怒龙仰天长啸。
    大气磅礴。
    这里是昆仑山,是神话传中的第一神山。
    良久之后王晔飞身向着天柱峰掠去。
    神话中昆仑山天柱是连接天地的山峰,它是盘古大神的脊柱所化,撑开天地,为防止天地相合。
    《淮南子·墬形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异经·中荒经》:“?昆仑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这里的不周山,铜柱皆指的天柱峰。
    放眼望去,一座孤零零的高山高耸入云,笔直的山峰就是人间绝地,想要徒手攀爬难如登天。
    在它的远处,连绵一片的山脉将其拱卫其中。
    天柱峰就如他们的君主。
    来到天柱峰脚下,抬头往去,雄浑高远,沧桑的气息迎面袭来。
    这座峰真的如同撑天支柱伫立于万古苍穹,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沧桑古朴,大气恢宏。
    接近九十度的绝之上,王晔用手脚缓缓攀登,凌乱的碎石如刀锋般锋利,划得他手生疼,嶙峋的山石嵌刻在山体之中。
    数千米的高的山峰,临世而独立。
    碎石屑不断的从王晔脚下滑,坠入幽深不见底的悬崖。
    好不容易,王晔终于在这找到一块不大的平台。
    这事一块相当大的巨石,巨石的三分之一流露在山体之外,成为王晔的一个的休憩点。
    山风呼啸,刮得王晔脸生疼。
    盘腿坐在这出平台之上,远处的一切都清晰可见,在这巍峨巨山之下,一切都显得渺。
    休息了一会之后王晔准备起身,继续自己的攀爬。
    突然眼前的一块地方出现在他的眼中,这时他才仔细的打量起这处平台。
    其它地方怪石嶙峋突兀,但是就是这个地方,没有突兀的石块,山体整齐光滑。自己所在的这个不到一平方米的平台不像是天然形成,平整的石面上一道道神秘的花纹附着在上面。
    好似人为,又如自然形成。
    伸手摸着这块光滑的崖,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有一道碎裂的裂纹,裂纹很宽有一根拇指那么粗。
    最重要的是在裂纹纹之下并没有山石的存在,深深的裂纹之后看不到石料的踪迹,阵阵冷风从裂纹中涌出。
    这块崖之后是空的,王晔敢确信。
    放开神识想要探查山之后的情况,可王晔发现,这块崖的石料神识无法穿过。
    迄今为止,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出现神识无法探知的事物。
    思考良久。
    “轰。”
    法力运转,王晔一拳打在这块崖之上。
    “喀嚓,嘣,咔咔。”
    细碎的裂纹出现在整个崖之上,看似坚硬的崖碎裂之后化为粉末被风吹散。
    王晔看着眼前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的漆黑通口,瞳孔微微一缩。
    果然。
    漆黑的洞口阵阵冷风涌出,强烈的罡风刀削般刮得脸生疼,王晔身上的衣服早已呼呼作响。
    “呼。”
    一团火焰出现在王晔手中,漫步走入这个洞穴。
    漫长的甬道接近十米左右,两面的石之上尽是岁月的痕迹,水渍长时间的冲刷在石上留下深深的刻纹。
    地面上的积水随着王晔的脚步飞溅四散。
    通过甬道王晔面前豁然开朗,光洁的地面泛起点点荧光,将整个大厅照亮起来。
    大厅中央一块连接穹顶的石碑伫立,四周墙之上光洁如新,道道什么花纹映刻其上。
    王晔敢断定,这只能是认为的,但是是何人所为,还是在这数千米的绝之上。
    这项工程对于故人来已经不是浩大所能形容。
    现今世界上最出名最令人熟知的几大古代工程和这里比起来简直相差天差地别。
    那些工程不管怎么,都是在地面建造,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大量时间都可以建成。
    但是这里,距离地面近两千米高,距离山顶还有好几千米,犹如刀削,想要攀爬都难上加难,更何况在这绝之上开凿这么一个地方。
    放眼望去,整个大厅呈圆形,在最中央一块几十米高的石碑与穹顶相接。
    王晔大致估算,这个圆形的大厅半径约五百米,直径就是一千米。而且还高达几十米,王晔河南想象这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将整座山从中间挖空了啊!
    可是整个天柱峰却依旧巍峨屹立,历尽沧桑丝毫没有倒塌的迹象。
    这不得不太过于震撼,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20/20342/122862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