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蛇宝

推荐阅读:盛世凰谋:后宫升职记最强位面交易网革宋贞观大才子大明1617万界抽奖当铺直播之狂暴升级婚不守舍一拳纵横焚天大帝

    绝对力量下,人何等渺。
    坚韧蟒皮伴随巨力打击,他第一次感觉毫无对策。
    常言天威难测,这异兽可曾好像与么?
    翻滚的飞撞到路边土石后他不敢大意,强忍疼痛做出防备姿态。
    巨蟒弹射如电,张开血盆大口咬过来,腥臭味道再次弥漫散开。
    张大召不敢硬接,迅速后退几步,左手扔出一根树干,右手随后隐蔽掷出柴刀。
    这招黄雀在后,不求毙命,但求能伤到大蟒,得以逃脱。奈何它经验丰富,似乎看穿谋划,甩头将树干击飞,然后呼的侧闪,柴刀扑空!
    赤手空拳和巨蟒搏斗,经年老猎人也不敢,张大召掉头就跑!
    孰料大蟒速度尤甚,噌!就窜了开去,在空中盘成圈,尾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拧向前,铺天盖地砸下去。
    堪堪扫到,张大召就飞了开去,快逾惊雷,势震云霄。
    砸到的地面,已经七分八裂,中心处更是碎成尘埃。
    大蟒动作太快,众人惊呆的功夫,已经再次到了他近前,鹅蛋大的三角眼瞪两下,再次吐出信子,嘶!嘶!嘶!
    大召动弹不得,别无他法,只能双臂抱头,希望能不受痛苦、留个全尸,万念俱灰的闭上双眼。
    只是片刻后,不见大蟒再有动作,只是探头打量着他,信子依然嘶!嘶!嘶!不过力度似乎弱了些。
    本能告诉他,这下八成死不了,但如何脱身也是难事。头脑急转间,只见巨蟒一个跳动,忙大喊:“不要!”
    然为时已晚,范百里在人蛇愣神间,柴刀砍破蟒皮。
    大蟒未曾料会被偷袭,不禁勃然大怒!
    左右忽闪避开范百里第二刀,猛然欺身而上,眼看就要撞到。
    忽的亮光一闪!
    电光火石间,大蟒仿佛被烫到般,迅速弹向一边。停顿下后,就逃跑似的游走。
    四周举起柴刀或者木棒赶来的子们也是一脸惊呆,没人知道中间发生何事。
    ***
    “爹,有大事,快来!”
    张大召呼喊的跑进门,喘着粗气。
    “我们,碰...碰上大...大长虫了。范百里受惊吓晕了过去。”
    “什么?赶紧去看看!”
    大召爹和几个猎户围坐在厅里,听完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完,对蟒蛇逃走一事很是不解。
    几人着着,突然发掘出更吊诡之事。
    山中素有怪兽出没,伤人无数,十几年来只有此少年带队上山砍柴,从未有怪兽滋扰。
    如果不是巨蟒事件,大家还未想到。如今一想,当真奇怪。
    还有一事更离奇。
    中南山平地拔起,灵气浓郁,但灵山必有煞穴。
    村子里有座古屋,正是数千年前镇压煞气所在。
    所谓屋比村更早,就是的半山柳。因需要常年看守封镇,历代守卫人就在此地繁衍生息,慢慢形成村,后来戾气衰减,封镇不再,就渐渐遗失使命。
    但阴阳交界,屡有怪事,古屋无人敢住。
    想拆掉多次,每次动工前,总有怪事发生。
    不是带头拆工发疯,便是狂风大雨,或者白日惊雷。
    后来范百里幼年长成,不愿寄住在他人家,便糊里糊涂的找了这唯一空宅中一屋睡下。
    村民害怕出事,劝他离开。
    但他觉得身世凄惨,是不详之身,不愿给村民们带来晦气。
    来也怪,从他住进去,古屋回归平静,再也没有怪事发生,但见他精气神甚好,便任由他去。
    几人不得要领,便把目光转向桌子。
    桌上摆着大蟒逃走前留下的珠子。众人俱是经验丰富的猎人,一眼便知这是枚上好蛇丹。
    远远闻起来清香怡人、沁人心脾,更让灵台空明、心情镇定。
    放在范百里鼻端晃一晃,果然醒转过来,只是尚有些虚弱,在大召屋内静养。
    自古便有牛黄、马宝、狗宝合称的三宝,是在牲畜胃中或者胆内凝聚之物,有着清热解毒、定惊解痉的效用,可治神志昏迷、癫狂惊风等症。
    三宝甚是难得,古来牛黄便价比黄金,而这蛇宝,更是比三宝更加罕见。
    传闻是多年修行有成的大蛇才会结丹,而如此大珠子,怕是要漫长的修行才可。其华丽的外观更明它来之不易,要多精纯的蕴育,才可晶莹剔透、不含杂质。
    问明白张大召来龙去脉后,几人讨论起来。
    “你们见过蛇自己吐宝?”
    余人摇头
    “你们可曾见过如此品质蛇宝?”
    余人摇头
    “你们能想到那闪光是何物?”
    余人依然摇头
    “那好罢,虽然平时我半山柳所得之物都会上缴分配,但此物是个意外,没人知道范家娃子是如何做到,想必是有大机缘才会如此,这又是他性命所换,蛇宝虽妙,却不能让外人我们怠慢人家一个孤娃子。”
    几日过去,范百里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孩子。只是他也不明白究竟发生过什么,意外获得异宝。
    “爹,我回来啦,今天的柴禾砍完了。”张大召将两捆柴扔到了柴堆边上,就向厨房跑去。
    “看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半大子,吃死老子,这一天干的活还没有你吃的多!”大召爹在修理农具,看见儿子模样,笑骂几句,就低头继续收拾自己东西。
    一样有力的臂膀,一样精壮的胸膛,若非脸上岁月的痕迹,就仿佛张大召的双生兄长一般。
    “大召爹,放下活,你来一下。”屋里传来张大召爷爷的声音。
    “大召今年多大?”
    “十四,爹。”
    “十四啊,该出发了。”
    “出发去哪里,爹,现在提亲是否早?”
    “那点出息,我该上山了。”
    “啊,上山!十四岁,会否过早,我那会不是十六才去的么?”大召爹抓了抓脑袋,讪讪到。
    “唉,你那会是山上人才济济,各路英豪齐聚,也不缺你们几个毛子,所以去的晚。”
    原来今时不同往日,前几日山上传下话来,近年良才难遇,资质平庸者做杂役的做杂役、回家的回家,一下差不少,所以年纪放宽两年,大召他们几个娃子就该去历练了。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20/20863/125298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