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泉

推荐阅读: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韩娱之灿宠物小精灵之全球在线神级剑魂系统和女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喵客信条黑暗王者超神大武道我的娇俏女房客篮坛拳击手

    “怎么回事儿?”
    正当李同和保安队长相持不下,首博展览处的姜处长走了过来。
    姜处长看了李同的“作品”一眼,半晌没话。
    “要不,请几位专家过来看看再?”姜处长看了看围观的众人提议道。
    “嗯。”众人附议。
    “去把馆长、副馆长,和这次全国优秀毕业生展览评委会的教授们都请来。”姜处长吩咐下去。
    不一会儿,首博的孟馆长和季副馆长都来了。
    孟馆长这个人见多识广,为人也比较大气,来了之后,只是托着腮仔细端详李同的作品,并没有流露出厌恶或是不耐烦的表情。
    相反地,季副馆长这个人非常迂腐,平时就很不屑那些青年艺术家搞的所谓的先锋艺术。
    他一看李同这个莫名其妙的“作品”,就严词抨击道:“艺术不是开玩笑,不是哗众取宠!李同同学,我希望你不要在首博这么高雅的地方贻笑大方!”
    姜处长是个墙头草,一听季副馆长这么了,立刻拍马屁道:“季副馆长得对,保安,把这个搬出去吧。”
    “慢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孟馆长缓缓开口了。
    “李同同学,我给你个机会,要不你解释一下你的这件作品?”
    评委会的几位教授也点了点头,觉得孟馆长此举甚妥。
    这几位教授都是来自于各大高校。在高校里,标新立异的学生多了去了,所以他们也见怪不怪。
    不像季副馆长这种人,保守迂腐,连个机会都不给李同。
    这时,华夏艺术的几位记者也将话筒和录音笔递了过来:
    “是啊,李同同学,给我们讲讲你的这件作品吧?”
    “请问您创作的初衷是什么?想表达的又是什么?”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孟馆长在给年轻人机会,只要李同给这个便池扣上个先锋艺术的辞,他就能蒙混过关。
    李同也明白,但一旁的杨树就爆发出一阵响亮的冷笑:“呵呵,还初衷,还创作?把便池摆到展厅,根本就明他黔驴技穷了。”
    “就是,要是这都能算艺术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艺术家了。”季副馆长立即接话道。
    这时人群更加骚动:
    “这下有好戏看了!我倒要看看李同怎么解释他这幅作品!”
    “可不嘛,他要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就坐实了哗众取宠。”
    “嗨,我看李同这回啊,是栽咯!便池能解释出什么来?”
    “青年画家,新兴崛起,也不过如此!李同肯定是黔驴技穷了。”
    各种负面的质疑,如四面八方的来风涌进李同的耳朵。
    但他毫无顾忌,淡然一笑:“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过,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什么,也不推演什么。因为一切都已公开地摆在那里了,没有什么需要解释。”
    到这儿,李同顿了顿,挺起胸膛指了指便池继续道:“而我的艺术也是“明摆着的”,坚实地表达着世界,而且像水晶一样清晰。”
    啥?
    不解释?
    全场的人更不解,刚才李同拽了半天的文,最后合着就是告诉大家他对自己的作品没什么好解释的?
    这……就是一个便池?
    如此而已?
    “李画家,您的意思,这就是一个便池,不需要解释?这不是艺术?”《华夏艺术》的记者也懵了,拽住李同追问道。
    白梦婷巧玲珑的鼻子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她觉得李同这次胡闹得太过,应该是混不过去了。
    毕竟……他哪怕胡诌一篇先锋艺术的辞,也比现在这个不解释的态度要好啊!
    态度决定一切。
    孟馆长给他机会他不要,他这是要上天吗?
    “呵呵,我只是这件作品不需要解释,并没有它不是艺术。”李同不慌不忙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这是艺术?”记者依旧不认同,“这不过是厕所里刚拆下来的一个便池而已!”
    李同莞尔一笑,“如果您觉得这不是艺术,那么这样呢?”
    着,李同掏出随身的黑色马克笔,然后在便池上签上了一个英文名字“R.mutt 2017”。
    “这下是艺术了吧?”
    李同爽利地合上笔帽,面对众人,嘴角牵扯出一丝不羁的微笑。
    “李同!你这个骗子!这根本不是艺术,这只是一个现成品!”杨树不遗余力地揭发李同,“你就算在上面签了名,它也只是一个现成品!”
    李同心里冷笑,呵呵,这杨树也真敢!
    如果在前世改变了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的杜尚都不算艺术,那什么才是艺术?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男用便器,并在其上署名:“R.mutt”,这就是《泉》。
    2004年,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已故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而杜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艺术?
    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
    “反传统,反理性,反审美,反道德,反艺术。”半晌,孟馆长对着便池喃喃自语道。
    “您也觉得这不是艺术对不对?”季副馆长在一旁幸灾乐祸。
    孟馆长看了季副馆长一眼,拧着眉心,又恢复了沉默。
    在场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李同的这件作品到底是不是艺术,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就是全凭孟馆长一句话了。
    只要孟馆长将这件展品留在馆内展览,那么它不是艺术也是艺术了!
    如果孟馆长把这件作品丢出去,那么就算李同的《泉》必将成为一坨建筑垃圾。
    “我没有它不是艺术。”孟馆长用犀利的眼神扫了季副馆长一眼,“反艺术和‘不是艺术’,并不是一个概念!老季啊,你该加强学习了!”
    身边的季副馆长被孟馆长得脸一红。
    人群鸦雀无声,大多数人都听不懂孟馆长究竟的是什么意思。
    现场只有一个人听懂了,他就是《华夏艺术》的主编,著名艺术批评家段春。
    “孟老,我和您的观点一致。李同的这件作品在未来必将引起解释学喧闹。不定,它会成为了代艺术编年史上的里程碑。”
    段春今天本来只是见天气好,随意溜达过来,想看看现在年轻人的艺术想法,并没有对展览抱太大的期望。
    因为每年的优秀毕业生展览都一样,就像学校里的公开课一样,完美无瑕,只有展示性,却毫无观赏性。
    却未曾想到,他今天运气这么好,居然撞上了如此具有先锋性的艺术作品。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20/20893/125489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