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谥忠武,封禅帝崩

推荐阅读:超品渔夫万妖圣祖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军工科技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天唐锦绣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高武纪元割鹿记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虽然早在此之前,顾啸身体不好恐怕命不久矣的传言便已经在大汉传了开来。
    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之时,整个天下仍为之巨震。
    顾啸,死了!
    这个当朝大司马,冠军侯,功勋派首领就这样死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时。
    不少人都有着一种心中大石终于是地了的释然感,哪怕与顾氏无仇无怨之人都亦是如此。
    没办法,对于整个建武一朝的所有大臣们而言。
    顾啸两个字就是一块巨石。
    若是他不死,便无人能真正走到皇帝面前。
    顾啸如今身死,显然整个天下的局势都会发生变化。
    势力要重新洗牌了!.....
    .....
    洛阳。
    自那日日食之后,朝堂之上便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因为刘秀才刚刚决定要前往泰山封禅。
    在这节骨眼上突现如此天象异变,容不得他们不多想。
    但他们又不敢议论皇帝,只能将这种心思全都压在心中。
    而刘秀自己也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他本就有些推崇儒家的今文学派,虽然对其中的谶纬之不算是完全相信。
    但此事还是对他的心境产生了极大影响,令他变得有些犹豫不决。
    “难不成朕还是做的不够嘛?”
    这个疑问,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任何人来劝都完全不法让他彻底心安下来。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河北的消息终于是送了过来。
    “陛下……”
    来报丧之人正是顾晟,他跪在刘秀面前,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将顾啸生前留下的遗言缓缓道出,
    “家父于三月戊申晦日,病逝于府内。”
    刘秀完全愣住了。
    这是他称帝至今从未露出过的表情。
    而朝堂之中群臣此时亦是表情大变,纷纷不由得直接跪了下来。
    当刘秀听到顾啸临死之前还在不能让他伤了龙体之时,他的表情这才又有了些许变化。
    但还未等他出什么话,他整个人的身体忽地就是一个踉跄,旋即竟是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
    刹那间,朝堂陷入一片混乱。
    当刘秀再一次睁开眼时,他已经躺在了寝宫内。
    而阴丽华正在他身旁紧紧的盯着他,而一旁则是太子刘庄。
    “陛下,您醒了?”
    见刘秀醒来,阴丽华赶忙握住他的手,满脸担忧地问道,“您感觉怎么样?”
    罢,便本能地要唤太医进来。
    “朕无碍!”
    刘秀直接摇了摇头,表情出奇的平静。
    但阴丽华还是立刻看出了他此刻的异样,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浓重。
    “皇后无需担忧……”刘秀握住她的手,轻声宽慰,随后侧头看向刘庄,“庄儿。”
    “父皇!”刘庄同样满脸担忧,连忙回应,“儿臣在。”
    “唤群臣进来...”
    刘庄微微一怔,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表情大变,匆匆走了出去。
    不多时,群臣便缓缓走了进来。
    表情各异....
    但眼神之中都带着一丝的忧虑。
    刘秀此刻并不在意群臣心中作何想法。
    待群臣缓缓步入殿内,他就仿佛是早已想好了一般,表情平静如水毫无波澜地道:
    “传召。”
    “冠军侯病逝,朕痛心疾首。”
    “即日起,罢朝七日,以寄托哀思。”
    “大司马一生之功,当为天下之人楷模。”
    “令太学学子为其加以表彰。”
    “大司马既遗愿葬于河北,便不予更改,然以大司马之功,不表不足以正天下视听。”
    “令工匠为大司马雕刻雕像,依昔年大将军霍光之礼,调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行,葬于帝陵之侧,配享太庙。”
    “由太子率诸卿前去祭拜。”
    “再由诸卿为大司马商议谥号。”
    这一连串诏令,可谓石破天惊!
    若是往常,群臣之中或许还会有人上前劝谏,毕竟其中一些安排实在过于惊人了。
    但是此刻看着刘秀此时那古井无波的表情,众人竟莫名感觉到了一丝恐惧,根本不敢话。
    刘秀就这样躺在榻上,直至此刻表情才有了些许变化。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再次开口:“从今日起,封禅之事便无需再提。”
    “天象之变,又痛失我大汉擎天之柱。”
    “想来是朕功德尚浅。”
    “自今日起,诸卿上奏言事之时,不得再称朕为“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万万没料到刘秀竟然会出这种话来。
    不得称他为圣?
    这.....
    刘秀无心顾及众人的反应。
    言罢,他便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一众大臣神色各异的退了出去。
    到了最后,整个殿内只留下了阴丽华一人照料。
    直至此刻刘秀的脸上这才露出了强烈的悲痛之色,他握着阴丽华的手,声音略微颤抖的:“皇后...”
    “你...冠军侯病逝,可是老天对朕的惩罚?”
    “陛下!”
    阴丽华紧紧的握着刘秀的手,“您再造大汉,爱戴百姓,功冠古今。”
    “寿命长短,皆有定数。”
    “冠军侯临终遗言便曾过陛下不可因此而伤了龙体。”
    “陛下也不可再这般妄自菲薄了。”
    刘秀默默的看着她,并没有再什么。.....
    .......
    这一次的下葬之礼可谓是真正的做实了什么叫真正的“第一功臣”。
    群臣对顾啸的谥号也费了不少的心思,但最后刘秀还是为顾啸定下了“忠武”二字。
    “忠”取危身奉上、临患不反之意。
    “武”取克定祸乱之意。
    这个谥号的评价之高,可谓是开创了臣子谥号之先河。
    此前还从未有过臣子能获得这种谥号。
    唯一一个同谥“忠武”的是莎车王延,他不属于臣子范畴。
    尤其是在经过刻意的宣扬之后。
    整个大汉的道德风气甚至都因此而受到了一些影响,天下世人竟然渐渐有了以此为目标的势头。
    而随着顾啸的谥号被彻底定下,这件事也是终于下了帷幕。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秀并未重用顾氏子嗣,甚至完全没有表露出任何启用的意思,让顾晟回了河北。
    不过众人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他这应是在留给太子。
    与群臣们猜想的状况不同,刘秀的身体并未出现什么大问题。
    甚至在此事之后,他更加的勤政了起来,更加的在乎大汉国力。
    建武二十七年;
    ——朗陵侯臧、扬虚侯马武上书,意趁匈奴分裂发兵灭之,以立“万世刻石之功”。
    刘秀以息民拒之。
    只是接纳了南匈奴的投诚。
    建武二十九年;
    ——西域鄯善、车师等十六国再次提出愿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
    刘秀亦是拒绝。
    没有人知道刘秀为什么会拒绝这些送上门来的功勋。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
    这一切可都是他的功勋,可以让他更加被后世之人所敬仰。
    但刘秀就真的拒绝了。
    并且,刘秀在如今大汉的各种制度上再次进行了跟进。
    他时常便会提起“度田”、“解放奴婢”等事,并且削弱三公,将权力逐渐转移至尚书台。
    让尚书台渐渐成为了政治中心,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且他大力整治水利,并增加太学的招收规模,鼓励各地设立私塾等一系列利民之举。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大汉的国力与日俱增。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在建武三十年之时,封禅之事也是再一次的被提了出来。
    刘秀对此一开始并未发出任何的看法。
    直至等了多日后,见天下并未出现当初那般的天变,并且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祥瑞”之时,他才终于是点头答应了此事。
    .......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他就如同是成为了一个神灵一般,心念一动便可前往世间任何一处去观看一切,但却又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真的成为了一个看客。
    于冥冥之中,只能看着这世间的发展。
    期间顾易甚至还退出了游戏一会儿,去问了问老顾家里有没有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对于这事,顾易是抱有希望的。
    毕竟他可是留下了那么多东西。
    但很可惜...什么都没留下。
    他所做的那一切,仿佛就真的湮灭在了这中间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
    嗯...也不能是完全湮灭。
    大汉冠军侯,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忠武的臣子,这个名号确实是流传了下来。
    但于现在却并没有什么帮助。
    显然,顾氏的影响还不足以抵的过两千多年光阴的修正。
    在确定了这点之后,顾易便全身心的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游戏之内,在了顾氏身上。
    如今的顾氏早已不似当初。
    不得不,顾康的政治水平远超顾易的想象。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顾氏如今在河北之地的尴尬处境,并着手开始改变。
    之前的顾氏于河北之地而言,可以一直都是外来者。
    河北大族对顾氏的态度几乎都是忌惮。
    但这种处事风格,当顾啸离世的那一刻起显然便已经行不通了。
    ———顾氏需要转型!
    若是不然的话,待到顾氏某一天真的失去了“圣眷”,只会被活活吞掉。
    顾康显然就是看透了这点。
    所以他对外表现出了与当初顾啸截然不同的态度。
    同时,他通过朝廷多次“解放奴婢”、“度田”等政策的结果,迅速筛选出了一些河北大族。
    与其建立联系,形成同盟。
    让他们家族的子弟在被管理的情况下进入顾氏私塾。
    不得不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英明的手段。
    虽然这些并不是名满天下之大族,但在地方上他们还是有着十足的影响力的。
    并且在顾氏风头没有完全失去的情况下。
    这些人亦是愿意依附。
    都渴望着借顾氏的名声求来一官半职,但是顾康对此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
    他也会从中挑选真正有才之人。
    但多数都只是给予暗示。
    白了,就是画大饼。
    顾康真的成为了一个道德底线极为灵活之人,但这些人却都是很吃这套。
    当然,顾康也没有放弃顾氏对百姓们的政策。
    在这种相辅相成之下,短短数年时间,在没有了顾啸这个顶梁柱后,顾氏的地位非但没有下滑,反倒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对于这一切,顾易可谓是看的瞠目结舌。
    这就是政治属性差点拉满的恐怖嘛?
    甭是换做顾啸。
    哪怕是换做他这个现代人,怕是都不容易做到。
    毕竟他没接触过政治。
    而且最让顾易在乎的是,顾康并没有辜负他当初的努力。
    他竟然真的顺着顾易当初暗示过的方向。
    将曲辕犁与水车捣鼓了出来。
    虽然还不足以宣扬出去大规模应用,但有了这个起点便是未来可期!
    当刘秀要泰山封禅的消息传来之时,顾氏亦为之震动。
    毕竟对于如今时代之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大事。
    不过顾易却清楚,刘秀...即将要走到尽头了。
    他在确定了顾氏短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后,他也是将目光在了刘秀身上。
    想要亲眼看一看这帝王的封禅,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
    ——泰山封禅,起源已久。
    传古代帝王封禅泰山起始于无怀氏,之后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都曾封禅泰山。
    也正是因为如此。
    泰山在如今天下人的心中有着很神圣的地位。
    所有人都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是与天神沟通的最佳之地。
    且唯有太平盛世之君才有资格前来封禅。
    也正是因为如此,封禅可谓是一个皇帝的至高荣誉之一。
    刘秀此次封禅的目的十分简单。
    他需要向天下人证明,他就是受命于天的皇帝!
    并且他还需要此举来告诉天下人,皇帝是至高不可侵犯的,重新将自王莽篡位后的影响给正回来!
    这场仪式,可谓是他再造大汉至今最为重要的一场仪式。
    其规模之浩大,前所未有。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
    ——刘秀率领率领群臣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
    抵达泰山之后,先是于山下东方封土为坛,举行封礼。
    将记载着他受天命,平乱世,兴大汉等功绩的玉牒封于玉匮之中,铸成方坛。
    再登山巅再祭天地。
    最后于泰山之南举行禅礼,祭祀后土之神。
    当做完这一切后,刘秀的声望无疑是达到了他此生的顶峰。
    而他似乎也受到了影响,竟从这些年来的严肃之中重新有了当初的那种意气风发之象。
    他当众出了自己的大志向。
    他要将整个大汉的国力恢复到孝文皇帝时的那般。
    待到此后,便要抚西域,定匈奴,彻底为大汉留下万世之基业。
    他宣布改元“中元”。
    似乎是想用此为起点,带领着整个大汉达成他心中所想的那般高度。
    然....他注定无法彻底实现心中之宏愿了。
    时间向来是世上最为公平的力量。
    无论是何等身份之人终究也是抵不过岁月的更迭。
    中元二年,刘秀的身体突然就垮了。
    并且这一次还不像是之前那般总会转危为安。
    他整个人的状态迅速变差,到了后来更是长久昏迷,难有清醒之时。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再造大汉的帝王亦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
    ——刘秀于南宫前殿崩世。
    遗诏曰:“朕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均不得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可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太子刘庄继位。
    .......
    (ps:求下追读和数据,数据奇差,求推荐票月票。)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3/3230/24031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