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推荐阅读:超品渔夫万妖圣祖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军工科技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天唐锦绣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高武纪元割鹿记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洛阳。
    昏暗的天空之下。
    无论是大汉的庙堂,亦或是百姓之间,仿佛都被遮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散。
    皇帝崩世了!
    当这个消息从宫内传出来之时,天下巨震。
    哪怕他只是个孩子。
    甭如历代先帝一般施恩于天下,甚至就连与群臣们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也是个皇帝。
    顾康的学派核心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但“君权神授”亦是其中纲领。
    且更何况如今的大汉天灾不断,此时此刻刘隆崩世就仿佛是证实了那些传闻一般。
    ——人心失散!
    但顾熙目前要面对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国不可一日无君。
    刘隆虽年幼,但却亦是皇帝,需修建皇陵。
    这一桩桩的事都绕不开他这个摄政大臣。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野上的非议自然也是不断。
    陆陆续续的上书接踵而至。
    直指太后邓绥。
    且对于该立何人为君,群臣与邓绥之间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群臣认为刘胜的厥疾并不严重,提议立刘胜为君,并想让邓太后直接将权力交回皇帝。
    而邓太后则是想立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
    刘祜自幼便受到刘肇的喜爱。
    直接过继给刘肇,让其继承皇位也无不可。
    其实按照血脉而言,自是刘胜这个刘肇的长子占优。
    但问题就出在他的厥疾身上。
    而对于顾熙而言。
    他要考虑的与其余人又不同。
    相比于其他大臣,顾氏如今是超脱于外的,立何人为帝都不会影响到顾氏的利益。
    只要顾熙还在那顾氏便不会受到影响。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天下。
    刘胜的厥疾虽看似不严重,但若是真的再出了问题。
    大汉在这种情况若是再有帝王崩世。
    该当如何?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都认定了朝廷已经失去了老天的眷顾?
    在再三思虑之下,顾熙同意了邓绥要立刘祜为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决定,群臣只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祜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虽略显随意,但相比当初的刘隆却也好上很多。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被葬在了刘肇的慎陵区域之内。
    对于这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刘隆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能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就足矣。
    随后顾熙便可是着手准备稳定百姓之心。
    皇帝崩世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是就连顾熙他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是直接能稳定住人心是不可能的。
    顾熙唯有并加大对灾地的救助,企图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祜登基了,宣布改元“永初”。
    期待着万象更新,大汉能从这般接连不断的天灾之中安然度过。
    朝政仍由邓绥、顾熙把持。
    尽管群臣们对此的意见极大,但有着顾熙的警告,这些人倒也并没有什么异心。
    最起码是将情绪全都压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此次新帝登基能够让这天灾过去。
    ——但就在永初元年,正月。
    颍川郡地陷;
    伤亡无数。
    三月。
    先是天变,后京师洛阳大风,屋瓦皆飞。
    六月。
    河东地陷,地下涌出黑水;
    十月。
    豫州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地动、大雨不断引发山洪、风灾、
    各地灾情不断,殃及大汉各地,天下人心动荡。
    各地术士云集传闻不断,甚至昔日今文学派的理论再次被一一提及。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
    谶纬迷信本就已经在天下风行多年,而反观顾康的学才提出来多久?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
    甚至就连顾熙这个摄政太傅都渐渐有了非议。
    不得已之下,邓太后终是下诏罪己。
    称“政失厥中,致灾屡降”,并大赦天下。
    这确实是个好手段。
    维持天下人心不崩溃的方式朝廷确实有很多。
    毕竟如今之大汉可刚刚经历了四代明君。
    但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让人心安定下来,光凭着这些又怎么可能足够?
    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而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唯有通过相同的未知手段,才足以彻底让人心平定。
    .......
    长乐宫。
    当邓绥听到顾熙要亲自前往洛水,带领灾民祭祀顾康之时,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顾熙,急切地道:
    “万万不可!”
    “如今大疫不断。”
    “太傅岂能亲自前往洛水与灾民祭祀?”
    “若是太傅受到了影响,朕无颜面见孝和皇帝且不,我大汉国本定会动摇!”
    邓绥的态度十分坚决。
    她本就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顾熙如今对大汉的重要性。
    若是顾熙当真出了意外,那大汉绝对会彻底乱掉。
    哪怕不足以威胁到社稷。
    但也注定会人心离散。
    对于邓绥的反应,顾熙并不意外。
    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只是朝着邓绥拱了拱手,道:“太后。”
    “赈灾之事,臣已经安顿好了一切。”
    “各地粮仓均已安排妥当,但赈灾官员,还需太后监督。”
    “臣遍观祖父昔年所留典籍,察觉江南土地肥沃,唯尚未开垦,可迁灾民于江南,助其安家。”
    “若是能办成此事。”
    “各州压力将会上不少。”
    “还有赐田于民,免受灾之地赋税之事。”
    “我大汉历代先帝留下的根基还在,虽连遭天灾,但却不足以彻底动摇我大汉国本。”
    “臣都已经做好了一切。”
    “唯有人心不定,着实是让臣不安。”
    “臣既为摄政太傅。”
    “无论如何,臣都必须亲自前去。”
    顾熙的表情格外认真。
    邓绥一阵沉默。
    她自然也明白顾熙最后那两句话的意义。
    此事顾熙去做,效果一定会远比她这个女子要好。
    因为顾熙姓顾!
    当今之天下,顾康已经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神。
    谁人又不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是顾康带来的。
    如今各地祭祀上天,其中也就包含了顾康。
    而顾熙更是顾康的孙子。
    此时前去效果绝对要远远超过她。
    这么一想,邓绥只感一阵无奈,轻轻叹了口气道:“既然太傅心意已决,朕便不阻拦了。”
    “但无论如何。”
    “还请太傅要注意身体。”
    顾熙点了点头,旋即朝着邓绥拱了拱手:“既如此,臣便不多言了。”
    “太后无需担忧。”
    “臣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大汉盛世折在臣的手中。”
    “若是不然。”
    “臣死后亦无颜面见孝和皇帝,无颜面见我顾氏历代先人。”
    “还请太后顾好庙堂,还有陛下!”
    总有些事要高于性命。
    对于顾熙而言,家族先人的声望与大汉的天下就是如此。
    罢,顾熙不再犹豫,转身便直接走了出去。
    .......
    当顾熙要亲自前往洛水祭祀之事于朝野上传开后,朝野巨震!
    洛水本就被称之为神水。
    在民间更是不知道有着多少种传。
    在如今这种天灾不断的情况下,几乎每日都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会在洛水旁进行祭祀。
    其中又有多少个疫者,无人能知。
    如今顾熙竟要亲自前往洛水,群臣又岂能不惊惧?
    当下便有不少人来劝阻顾熙。
    但顾熙的态度却始终都是那般坚定。
    在察觉到此事劝阻无用之后,亦有大臣愿意同顾熙一同前去,甚至还提出了应该天子率百官全去,方显诚心这种话。
    但顾熙却毫无例外,全都拒绝了。
    人多显诚?
    万民血泪难道还不够?
    顾熙本就深受顾康“敬鬼神而远之”的影响。
    在经过这两年的经历之后,对于所谓的谶纬迷信更加嗤之以鼻了。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什么祈求上天别再降下灾害了。
    顾熙只是要充当那破开阴霾的一缕微光。
    让天下百姓的心,安定下来!
    在交代完一切之后,顾熙直接便离开了洛阳。
    果不其然,当百姓们听顾熙这个当朝太傅,且还是顾康孙子,竟要亲自带领百姓于洛水祭祀之后,群情沸腾!
    顾熙于洛水之侧搭祭台。
    率领着灾民举行了格外盛大的祭祀仪式。
    无数难民相随。
    声声哭嚎声响彻天地。
    无数百姓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下宣泄着自己心中的情绪。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心情亦是有些沉重。
    大汉的天灾与原本的历史一般,并未有什么改变。
    不,伤亡甚至还更大了。
    这或许就是因果关系。
    顾康的出现,让大汉的国力达到了原本历史难以企及的巅峰。
    在人口上都远超原本的历史。
    人口的增长,这突然的天灾,自然就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顾易也无法改变这一切。
    若是再抽到一个如同天象卡那般能影响到整个天下的神级道具,或许可以改变这一切。
    但要让顾易直接在这段时间直接梭哈了所有成就点,又怎么可能?
    甭抽不抽得到这种道具。
    以原本的历史来看。
    东汉时期天灾的开始,便是整个东汉的一个明显分割线。
    大乱之日已然不远。
    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助整个家族渡过将来的大乱之日。...
    .....
    事情并未出乎顾熙的预料。
    当祭祀之事渐渐向四方传开之后,那不安的人心竟渐渐真的有了好转。
    对于未知的恐惧就是需要用相同的未知来解决。
    信仰的力量在有些时候就是能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如今就是如此。
    朝廷本就没有放弃过赈灾。
    天下人心的不安皆是来源于未知的恐惧。
    只要能解决百姓在这一方面的情绪,便足矣安抚好万民之心。
    甚至此事都还影响到了庙堂。
    当确定顾熙真的没有患病之后,甚至就连庙堂上的阴霾仿佛都散去了些许。
    灾情明明还没有结束,但给人的感觉却好像不再是那么压抑了。
    顾熙再次回到了朝堂之上,统筹四方,处理着四方赈灾之事。
    大汉的底子确实够硬。
    哪怕是面对如此天灾,在统筹得当的情况下,根本不足以影响国本。
    尤其是现在人心以安。
    顾熙能够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其中。
    一时之间,覆于大汉上的阴霾都仿佛是散了些许。
    但仿佛就真的是上天的针对一般,大汉的磨难还远远未能停止。
    ———永初三年,并州、凉州发生大饥荒,人相食;
    河东池水变为红色。
    此事一出,终于是让大汉各地粮仓感觉到了压力。
    顾熙不得不做出调整,更为细致的规划赈灾。
    但这还未完。
    南匈奴万氏尸逐鞮单于以为汉人因天灾而死尽,决定趁机出兵攻汉。
    乌桓率众王无何、鲜卑首领丘伦等与南匈奴骨都侯联合动兵。
    五原郡汉兵大败,太守战死。
    大汉内忧未定外患又起。.....
    ......
    (ps:求下月票,望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上架一定爆更。)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3/3230/2403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