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良啦

推荐阅读:超品渔夫万妖圣祖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军工科技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天唐锦绣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高武纪元割鹿记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来到一处区门口,看着门楼上‘丽京花园’四个字,李杰转头瞥了一眼毛毛。
    “你妈住这里?”
    “嗯,去年搬过来的,我很少来这边。”
    着,毛毛慢慢低下头。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
    “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李杰牵起她的手。
    “以后咱们也能买得起。”
    丽京花园不是什么普通的区。
    它是燕京首个涉外别墅项目。
    此时,燕京房地产还没有正式开始商品化,市面上销售的商品房基本都是外销房。
    什么叫外销房?
    按美元计价的房子。
    和外销房配套的还有相关的政策,比如,外资要来国内成立公司,注册地点只能在涉外房产。
    丽京花园是去年新开的楼盘,售价是3000元一平。
    括弧,美刀。
    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欧美外籍人士、跨国企业高管,配套双语学校、国际学校、高尔夫球场等等。
    一个字,壕。
    它的开发商有两个,一个是从军工企业转型的暴利,另外一个是香江富豪刘峦雄。
    实话,毛毛继父的家庭条件比李杰预想中的要好,好很多。
    毕竟。
    这是别墅区,一套房子几百平,随便一套房子就是几十万美金。
    90年代初的几十万美金是什么概念?
    如果李杰没‘醒’过来,原来的自己看到门楼估计就要跑。
    滚圈的人,私生活乱归乱,穷归穷,见识绝对不差。
    有几个不知道轰动一时的丽京花园?
    “嗯,我相信你。”
    毛毛搂住他的胳膊,仰头道。
    “不过,我们不用买那么好,租房也可以的。”
    有情饮水饱。
    显然,毛毛还处于这个状态,李杰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钱什么的,真是随便赚赚。
    但。
    怎么赚还是有讲究。
    这一世,既然是乐手出身,那就走走摇滚歌手路线。
    发专辑挣钱。
    像朴述、许威那样,没钱了发发专辑,开开演唱会,钱够了过自己的日子。
    降低暴光度。
    不走流行歌手路线,因为太累,天天赶通告,同样的话要重复几十遍。
    不一会儿。
    两人走进了区。
    毛毛虽然很少来这边,但对区明显很熟悉,三拐五拐,两人来到一栋独栋别墅前。
    看到这房子,她继父的实力又提升了一截。
    独栋别墅和联排别墅是两个价钱。
    叮咚!
    叮咚!
    门铃响起后,很快就有脚步声从门后传来。
    咔哒。
    一个四十多岁,穿着制服的妇女打开了大门。
    “是毛毛姐回来啦?”
    看到李杰的那一刻,中年妇女愣了一下。
    “吴阿姨,这是我男朋友,我跟我妈妈过的。”
    “哦,哦。”
    吴春兰连连点头。
    “太太在家,在二楼。”
    走进屋内,楼上传来一阵脚步声,循声望去,一个穿着居家服的中年美妇从二楼走了下来。
    她的长相跟毛毛有几分神似。
    看到她,李杰顿时了然。
    毛毛长得更像妈妈。
    在来这里之前,他们已经见过毛毛的父亲,前面的见面算不上愉快。
    毛毛的父亲有点冷漠,尤其是得知女儿未婚先孕,直接把他们两个轰了出来。
    “毛毛,这就是你的男朋友?”
    “阿姨您好。”
    李杰把水果放下,笑着上前一步。
    “我是周利军,毛毛的男朋友。”
    “嗯。”
    毛毛妈妈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自顾自地坐了下去。
    “别站着了,坐吧。”
    接着,毛毛妈开始常规问话。
    “你是哪里人?”
    “长安人。”
    “家里做什么的?”
    “我爸是文工团的号手,妈妈是舞蹈演员。”
    “哦,那你呢?”
    “乐手,吉他手。”
    听到这话,毛毛妈明显眉头一皱。
    摇滚乐这时候的名声可不是很好,难听点就是无业游民。
    连个固定的收入都没有。
    “那你未来有什么打算?养孩子可不是有口吃的就行。”
    “先赚钱,尽量在两年之内安个家。”
    李杰没什么一年之内安家的话,那样难免会给人留下‘大话’的印象。
    “燕京这房价,想买房可不容易。”
    毛毛妈话锋一转道。
    “你是学什么的,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之前学的美术,考央美没考上。”
    “所以,你是高中毕业?”
    “是的。”
    “我听毛毛,你能唱英文歌,懂外语吗?”
    “略懂一点,日常交流没问题。”
    “那你有没有兴趣来毛毛爸爸公司上班,他们公司主要做涉外生意,需要懂外语的人才。”
    这话,毛毛妈妈是用英语的。
    “阿姨,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想自己闯一闯。”
    毛毛妈妈的反应其实让李杰挺意外的,他原本以为毛毛妈妈会跟她爸一样。
    “自己闯?”
    毛毛妈妈嘴角露出一丝‘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笑意。
    这四九城,哪有那么容易闯啊。
    “嗯。”
    “好吧。”
    毛毛妈妈叹了口气。
    “年轻人这么想也好,不过,我不会让我女儿跟着你受罪,这样吧,给你三个月时间。”
    “如果三个月没有什么起色,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去办。”
    “对了,你给你爸妈联系一下,让他们尽快来燕京一趟,先把婚礼办了。”
    “妈……”
    没等毛毛把话完,毛毛妈瞪了她一眼。
    “你闭嘴!”
    下一秒,毛毛又把头低了下去。
    “就这样吧。”
    毛毛妈又把视线投向李杰。
    “我待会约了人,今天就不留你吃饭了。”
    “好,谢谢阿姨,那我先走了。”
    李杰这一起身,毛毛也跟着站起了起来。
    “毛毛,你留下。”
    毛毛妈直接把她留了下来。
    “听阿姨的。”
    李杰握了握她的手。
    毛毛妈的性格虽然强势了一点,但也是一个‘体面人’。
    “那我回头去找你。”
    不多时,李杰离开了丽京花园。
    然后。
    他找到一个公共电话亭,给他爸的单位打了一个电话。
    “什么?”
    “人家姑娘怀孕了?”
    “你子干的什么蠢事?”
    不出意外,老周劈头盖脸给他骂了一顿。
    虽然老周也是乐手出身,但在他眼里,摇滚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杰当初买吉他、练吉他都是在外面偷偷练,根本不敢回家。
    骂归骂,挂断电话后,老周还是跟老婆一起向团里请了个假,而后又买了车票。
    三天后,他们杀到了燕京。
    然后就是常规流程。
    双方父母见面,毛毛他爸也出席了饭局,不过全程都是冷着脸。
    很快。
    双方商量好了婚期。
    下个月15号,也就是4月15办婚礼,年龄不到,不领证,先上车,后补票。
    办了婚礼也算结婚。
    这么快是为了掩盖肚子,再晚些时候,挺着大肚子办婚礼,未免太难看了。
    90年代,开放也开放,封建,那也封建。
    婚前行行为,很多人能接受,未婚生子,那不行。
    传出去多不好听。
    送完老周两人去了招待所,老周没进去,而是拉着李杰在外面散了散步。
    “利军,结了婚你就成家了,古人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家成了,业也该立了。”
    “你婚后回老家吧,进团。”
    “我有计划。”
    “你能有什么计划?”
    提起这事,老周又来气了。
    “你有计划,会是现在这样吗?幸好人家毛毛爸妈开明,不然,你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的我就不了,你现在有固定收入吗?”
    “孩子出生之后,如果要吃奶粉,你有钱买吗?你们有地方住吗?”
    “如果房东要收房子,要是大冬天,你们还要带着孩子搬家,是个事吗?”
    “……”
    李杰没话,老周是那种暴脾气,而且又有刻板印象,这时候什么话都是火上浇油。
    与其,不如做。
    确实。
    他得找个正经收入。
    眼下燕京也确实有机会。
    国内摇滚乐的发展最早能追溯到70年代,不过,那时候大多数还处于听的阶段。
    并且,普通人没法听到西方摇滚乐。
    那是‘禁忌’。
    只有一些大院子弟能从特殊渠道搞到磁带。
    批判性的听!
    直到80年代,国内出现一批乐队,这批乐队基本也是大院子弟组成。
    86年,崔建在工体百名歌星演唱会上演唱了一首《一无所有》。
    自此。
    华夏摇滚乐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当时,崔建能上台演唱多亏了一个老艺术家王琨,这位资历很老,早在40年代,她就演过《白毛女》。
    她演得喜儿一角,得到了很多大领导的喜欢。
    除了崔建,程琳、李玲玉、成方圆等等女声都是她推火的。
    也就是那一次登台,摇滚乐开启了新篇章。
    80年代末,崔建退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新chang征路上的摇滚》,这也是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乐专辑。
    同年。
    崔建开启全国第一次巡演。
    每到一地都会引发巨大的轰动,原来的李杰也是从这时候正式搞起了乐队。
    长安的摇滚乐氛围其实很浓厚。
    这不。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长安籍的歌手在燕京混,那个人叫郑均。
    但,他们两个关系挺一般的。
    因为理念不一样,李杰原来喜欢垃圾摇滚,而郑均更偏好布鲁斯、流行摇滚。
    双方尿不到一壶。
    还有,郑均这家伙长得帅,特别招姑娘喜欢。
    言归正传。
    时间进入90年代,《黑豹》和《唐朝》两张摇滚乐专辑先后发布。
    这两张专辑不止在内地火,也传到了港台地区。
    滚石旗下的发行经理张培仁敏锐察觉到了机会,91年,他获得母公司滚石唱片的同意,专门来到内地成立魔岩文化公司。
    也就是现在的魔岩唱片。
    窦威解散做梦乐队也跟魔岩唱片有关,张裴仁只签个人,不签乐队。
    因为乐队的包装太麻烦。
    不像个人。
    跟张裴仁同期抵达的还有一个叫陈建添的香江人。
    他是beyond早期的经纪人,后来又签了王霏,因为王霏的推荐,他又签了黑豹乐队。
    黑豹乐队首张专辑的《Don't Break My Heart》、《无地自容》能在香江火遍一时,就是他的手笔。
    如今,郑均就签在陈建添成立的红星生产社旗下。
    郑均签约是黑豹乐队的经纪人郭川林介绍的。
    虽然李杰跟郑均关系不太好,但好歹是同乡,还都是玩摇滚的,如果让郑均推荐,跟陈建添见一面,然后签约,基本问题不大。
    不过。
    他不准备签红星生产社。
    陈建添这个人不太好,有点贪。
    他本人也不是特别懂音乐。
    还是滚石旗下的魔岩唱片更好,背靠滚石,专辑更容易卖到宝岛去。
    这年头想靠专辑赚钱,宝岛是最大,也是最无法忽视的市场。
    那些香江歌手为什么要一窝蜂的出国语专辑?
    原因很简单。
    为了钱。
    毕竟香江的人口太少,一张专辑能卖个三五万张,那都叫大卖,卖10万张,那是天王级别。
    反观宝岛市场,三五万张只能做孩那桌。
    真正的天王级,哪个不是几十万张起步?
    那种爆火的专辑,都是大几十万张,一张专辑歌手抽个几毛钱,也有几十万的收入。
    一年发个两三张,仅靠版税,随随便便入账上百万。
    红了之后,各种商演、广告收入更高。
    而内地这边。
    人口虽然很多,但正版专辑真卖不动,十几亿人口,专辑正版销量能超过百万,一年都没几张。
    另外。
    国内走得是引进制,港台歌手的专辑基本都是买断,然后内地的出版社自己卖。
    赚了,不会多分一毛钱。
    亏了,歌手也不会少拿一分。
    正因为如此,港台歌手基本不会来内地宣传专辑。
    “嗯?”
    李戒惊讶道。
    “张裴仁,你要签魔岩?”
    “嗯。”
    “卡子,你这是转性了?”
    这年头,搞摇滚乐的,特别是垃圾摇滚的人,那是谁都不服。
    更瞧不上什么商业化。
    发什么唱片?
    咳咳。
    事实上,很多人是‘吃不上葡萄葡萄酸’,只能以‘怀才不遇’、‘我看不上’、‘爷不吃’来安慰自己。
    李杰原来也是这种愤世嫉俗的人。
    天老大,他老二。
    谁都不服。
    “杰哥,没办法,毛毛怀孕了,我得多挣点钱。”
    “行。”
    李戒点了点头。
    “我来安排,不过,卡子,能不能成,我不保证啊。”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027/28746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