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军嫂创业初见功,无形之手搅乱局

推荐阅读:凶宅笔记最牛鬼仙我要做皇帝不良之谁与争锋无限斩杀宗师宝典我的主神妹妹末日之无人永生工业中华江山绝色

    一股信息流涌入林凤霞脑海。关于生产规划、成本控制、人员管理的知识瞬间变得清晰。
    “伟光,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厂房。”
    “我这几天留意市郊的闲置厂房。”
    “我已经托了几个战友帮忙打听。”
    连续几天奔波,林凤霞的眉头越锁越紧,孕早期的疲惫感也阵阵袭来。
    这天,陆伟光带回一个消息。
    “市郊有一处废弃的型食品厂,原先是街道办的产业,后来经营不善倒闭了。”
    “我去看了,地方够大,水电设施都还在,就是有些年头了,看着荒废许久。”
    林凤霞精神一振。
    “我们去看看。”
    厂房坐在城市边缘,周围有些荒凉。
    铁门锈迹斑斑,院子里杂草长得比人还高。
    厂房本身是一栋两层的水泥建筑,墙皮斑驳剥,几扇窗户的玻璃也碎了。
    但内部空间确实宽敞,几台老旧的机器孤零零摆在那里,蒙着厚厚的灰尘。
    角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就是这里了。”
    这里的租金,比她预想的要合理许多。
    在与街道办负责人员签订租赁合同前,林凤霞悄悄对整个厂区使用了【福运共享-高级】功能。
    她希望一切顺利,至少别在这些基础环节上出岔子。
    福气值瞬间消耗了一大截,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很快又恢复过来。
    接下来,原本以为会很复杂的审批流程,出乎意料地畅通无阻。
    街道办的负责人是个五十岁上下的妇女,听是军嫂创业,态度格外热情。
    “军人家属创业,我们肯定支持!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最后谈妥的租金,甚至比最初报价还优惠了一成。
    房东,也就是街道办的代表,是个爽快的中年人,签合同时连连:“军嫂不容易,支持你们!这厂房空着也是空着,能派上用场最好!”
    厂房到手,改造工作立刻提上日程。
    林凤霞再次打开系统商城。
    她消耗福气值兑换了【环境净化符】和【生产效率提升符(初级)】。
    【环境净化符】被她悄悄贴在厂房主车间的承重柱后面一个不起眼的角。
    厂房内原本有些沉闷混浊、夹杂着霉味的空气,似乎在缓慢地变得流通,角的霉味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
    一个负责清扫的军嫂打扫到附近,吸了吸鼻子:“咦,好像没那么呛人了?”
    【生产效率提升符(初级)】则被她用在了几台还能修复利用的旧设备上。
    她请来的维修师傅姓李,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工。
    “这些老伙计,怕是得大修,零件都不好找了。”
    可等他动手拆卸保养,给关键部位上了油,再尝试启动时,机器发出一阵相对平稳的轰鸣。
    “怪了,我还以为至少得换一半零件,没想到简单保养一下,运转起来比我想象中顺溜多了!跟新机器似的!”
    林凤霞只是微笑。
    她组织了第一批有意向的军嫂前来参观初步清理出来的新厂房。
    看到宽敞明亮、空气不再压抑的车间,军嫂们都兴奋不已。
    “凤霞,这里可比咱们之前那个作坊气派多了!”
    “是啊,在这里干活,窗户一开,亮堂堂的,心情都舒畅!”
    接下来是招兵买马。
    林凤霞在大院和周边几个家属区贴出了招工启事。
    优先考虑军属和家庭有困难的妇女。
    薪酬待遇公开透明,福利也尽量做到最好,比如设立了午休室和简易的茶水间。
    “凤翎玉露”的神奇效果,也让许多人对这个新兴的作坊充满好奇和向往。
    应聘者络绎不绝。
    林凤霞亲自面试,她看重人品和责任心,其次才是手脚是否麻利。
    王婶主动请缨,成了她的得力助手。
    王婶在大院里人缘好,做事也踏实肯干,眼光也毒,她负责新进员工的初步筛选和日常纪律管理。
    很快,一支由二十多名军嫂组成的生产队伍初步建立起来。
    林凤霞又从市里的人才市场招聘了几名有经验的技工,负责设备维护和技术指导,李师傅便是其中一位。
    新厂房很快呈现出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这天,秦雅不请自来。
    “林女士,你的动作可真快。”
    林凤霞引着她参观生产线。
    “秦姐过奖了,只是想尽快把产品做出来,满足百货大楼的需求。”
    “林女士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确实令人佩服。”
    “不过,据我所知,百货大楼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长期合作的考核上。他们最近似乎又追加了一些关于品控的细则。”
    “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你们建立了吗?具体到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手册和检验标准。”
    “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有具体方案吗?比如原料入库检验、半成品抽检、成品全检的流程和记录。”
    “员工上岗前的系统性培训,进行到哪一步了?考核标准是什么?”
    “秦姐提醒的是,这些方面我们确实还在摸索和完善。”
    秦雅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
    “林女士,市场不等人。”
    “凤翎玉露是个好产品,但如果管理和品控跟不上,很容易在扩大生产后出现问题,甚至被模仿者用劣质品冲垮口碑。”
    秦雅的专业眼光让她清醒认识到差距,但也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学习和完善的斗志。
    “多谢秦姐指点,我会尽快补上这些短板。”
    生产规模扩大,原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激增。
    紫茉莉精华油的供应,林凤霞有自己的秘密渠道,暂时不成问题。
    但其他一些辅料,如基础油、天然香料、以及一些起稳定和乳化作用的草药提取物,采购开始遇到麻烦。
    之前合作的几家供应商,面对大额订单,要么供货能力跟不上,要么开始坐地起价,甚至暗示要“好处费”。
    林凤霞不得不寻找新的供应商。
    有几家谈得好好的供应商,临近签约时突然变卦,含糊其辞不做了。
    有的辅料价格在短短几天内无故暴涨三成。
    甚至有些批次的货,送来时质量明显有问题,颜色气味都不对,或者干脆延期供货,打乱了生产计划……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083/28997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