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力支持

推荐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漠上城府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斗罗:我在武魂殿做女帝别墅通两界,摆摊的我赚了亿点点婚后上瘾我,大楚最狂太子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别杀了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

    听李天明提上老人家,王作先不禁笑道。
    “你子,胆量的确是够大的,在首长面前也敢口无遮拦,胡八道。”
    李天明闻言,不禁面露尴尬,话题一打开就容易上头。
    “前些天我去组织部开会,去探望首长的时候,首长特意提到了这件事,你的知识产权,还有与国际接轨,中枢领导的争议很大,有些领导认为这种向ZB主义靠拢的做法很危险。”
    呃……
    “那首长的意见是……”
    “首长的态度是,可以尝试,但涉及到立法的问题,不是开几次内部会议就能定下的,还需要研究、讨论。”
    研究?
    讨论?
    见李天明面露失望,王作先道:“凡事不能急躁,牵扯太大,首长也要慎重。”
    李天明倒是能理解,可是,真要是拖下去的话,空气炸锅一旦亮相,有心人很快就能完成仿制。
    像这种家电,只要摸清楚工作原理,任谁都能鼓捣出来。
    “大不了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再去求一份授权书。”
    这事恐怕不容易,之前电饭煲的专利授权,还是因为上级领导对专利不了解,才被海城给钻了空子。
    经过了春季广交会上发生的事,还想要专利授权,人家能不提防着?
    “这事我去办,你要做的是尽快组织生产。”
    李天明点应下,看似是一件事,这里面有可能涉及到权利博弈,自然不是他这种人物能参与的。
    “还有一件事,王主任,我是来向您求援的。”
    王作先点上了一支烟。
    “有话就。”
    李天明拿过他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摞图纸。
    “这是……”
    “王主任,这个是和面机,这个是压面机,这个是切面机,这个是……”
    “你先等会儿!”
    王作先看着一张张摊开,铺在地上的图纸。
    “这些是……你要做挂面?”
    挂面没什么新鲜的。
    海城就有一家专门生产挂面的工厂。
    “不是挂面,是方便面!”
    方便面?
    “上海生产的那种?”
    方便面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在了国内。
    上海益民食品厂在1970年生产了国内第一款鸡蛋方便面,采用的是高压蒸煮工艺。
    作为“奢侈品”,主要供给军队和远洋船员这类特殊群体。
    李天明之前曾向上海的商贸局局长王长江了解过。
    “上海益民生产的方便面是高温蒸煮的,我打算做油炸的。”
    “油炸面条?”
    这倒是新鲜。
    “这些图纸都是谁画的?吴老师?”
    “除了吴老师,谁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王作先起身走了过来,蹲在地上看了半晌。
    “你这是要做一条生产线啊!”
    王作先大概已经猜到李天明来向他求助的目的了。
    要建这么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可不是之前购置设备那么简单。
    还需要完整的规划布局。
    “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王作先指着其中一张图纸问道。
    “这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将上一道工序的半成品,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王作先闻言,顿时皱起了眉。
    “你这么做是为了节省人工?”
    此前李学国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曾谈到过永河县未来发展的计划。
    主要就是围绕着李家台子展开的,目前李家台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以他们为核心,其他村镇提供人力支持。
    现在李天明要建的这个……方便面厂,却要节省人工,这样一来,李学国的计划还怎么开展?
    “王主任,工业发展的最终结果,肯定是要让机器来代替人工。”
    王作先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机器来代替人工?天明,你的意思是未来工人阶级将会被……”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李天明慌忙叫停。
    好家伙的!
    得亏没让王作先把“消灭”这两个字出来。
    否则的话,李天明的肩膀可禁不起这么大的罪名。
    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中国,有人竟然想要消灭。
    打算干啥?
    颠覆政权啊?
    王作先也反应过来,尴尬的笑了。
    “我不是你,是……算了!”
    这个话题确实有点儿偏了。
    “需要我做什么?”
    李天明抬手在所有的图纸上划拉了一把。
    “帮村里建成这条生产线。”
    王作先点点头:“这件事,我全力支持你,各部门我会打招呼的。”
    建厂自然没问题,王作先也想看看,李天明到底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
    只是……
    “你要做的这个方便面,也打算出口?”
    上海益民的方便面,价格每袋五毛钱,对普通人来,虽然不至于消费不起,但价格还是有点儿高了。
    “如果每袋的价格能控制在两毛五,您觉得能不能打开国内市场?”
    直接降一半?
    王作先不禁怀疑:“能做到吗?”
    李天明指着地上的图纸:“只要这条生产线建成,就一定能做到!”
    生产一袋方便面的原材料成本用不了多少钱,关键是人工。
    如果能将绝大多数工序交给机器来完成,降低人工成本的话,将价格压下来,完全不是问题。
    李天明带着满意的答复回了村,没过几天,罐头厂旁边那块空地便热闹了起来。
    李学国从全县调集了上千人参与施工。
    时不时的还有市里相关部门的领导过来,参与工厂的建设规划。
    “天明,那边还没弄好呢,这边又开始了,摊子一下铺这么大……能忙活的过来吗?”
    李天明越来越能折腾,李学庆就越来越担心。
    李家台子已经够显眼的了,再这么干下去……
    万一哪天风向又变了,咋整?
    “叔,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就这,李天明还觉得慢呢。
    有了市里领导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又有了中枢首长的支持,李天明要是还不能放开手脚的话,岂不是白重生一回了。
    李学庆知道自己劝不住,也拦不住,更何况还有王作先在背后不停地给李天明上弦,他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9月底,生产空气炸锅的车间顺利竣工,设备也陆陆续续的进厂。
    只是,随着700多名完成了培训的工人正式入职,问题又出现了。
    “天明,咋回事啊?700多个名额,咋就分给我们村50个。”
    “你们村还有50个呢,我们牛家店才20个,剩下那些,我看着咋还有岳兴镇的?”
    “天明,有好事咋不紧着咱们自家人,这不是便宜外人了嘛!”
    空气炸锅投产当天,何老四等人便找了过来。
    “都吵吵啥?我们村才6了,我啥了?”
    李学庆虽然担心李天明步子迈的太大,可遇到事了,还是本能的挡在了李天明的前面。
    这次李家台子确实只有六个进厂的名额,全都给了此前退股的那些人家。
    李学庆开了口,李天明也不好反对。
    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了。
    这次就连杜巧都进了厂。
    何老四等人来之前,杜巧两口子还特意登门道谢。
    “几位主任先别着急,听我慢慢。”
    李天明散了一圈烟。
    “这次确实从别的村镇招了一些工人,可大家伙想想,往后咱们大柳镇还要继续发展,总不能让所有人都来厂里上班,到时候地谁来种?”
    “当初建那个电风扇厂的时候,市里的王主任就提了一个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农业生产。”
    “赚钱再多,碗里才是最要紧的。”
    何老四等人这下也都不话了。
    “还有句话,趁着大家都在,我也得念叨念叨了,眼光要放长远,现在还只是开始,村口那么大一片荒地,将来都要利用起来,真到了那时候,咱们大柳镇最缺的是啥?人工!”
    李天明着,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从大柳镇之外招工,这是迟早的事,几位主任记住这句话,好处……不能都在咱们一家。”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239/29571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