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这位领导有点儿冷

推荐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漠上城府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斗罗:我在武魂殿做女帝别墅通两界,摆摊的我赚了亿点点婚后上瘾我,大楚最狂太子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别杀了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

    秋收会战圆满结束,上缴了公粮,再补足这一年欠集体的亏空,剩下的粮食晾晒过后,也被运进了村支部的仓库。
    没过几天,京城军区的运输车便率先到了。
    徐泽天没亲自过来,去年是因为知道了李家台子被市革委领导刁难,看在石磊的面子上,过来帮着站台的。
    这次来的是军区后勤处的一位干事,生猪上秤,活鸡还和去年一样按只算,几个村的大棚蔬菜,也被军区来人拉走了大半。
    军区的运输车刚走,孙立便带着钢铁厂的车队驶入了李家台子。
    “天明,够意思!”
    在养殖场里转了一圈,孙立暗暗松了口气。
    京城军区过来拉物资,他提前得到了消息,生怕那边上一个大手笔,把整个大柳镇的农副产品给划拉个干净。
    好在李天明还给他留了一批,这下对厂里的工人算是有个交代了。
    “给你带了点儿东西,直接送家去了!”
    称重的时候,孙立把李天明给拉到了一边,声了句。
    “太客气了!”
    李天明想要弄点儿稀罕东西并不难,可总没有钢铁厂这样的大国企方便。
    “一家人不两家话,活鸡和鸡蛋能给我多少?”
    “看你能拉多少。”
    今年光李家台子的养殖场就养了一万多只鸡,京城军区来人只拉走了五千只鸡,剩下的足够海城几家国营单位分了。
    “天明,你可真是帮我大忙了!”
    如今钢厂每个月都在追产量,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钢材,只能朝他们这些钢铁厂伸手。
    工人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营养跟不上,身体容易累垮了。
    最近厂里开会,孙福满和李学军连着好几次点名后勤处,让他们全力保障。
    可物资有限,指望上级供给,工人们每个月连半斤肉都吃不上,只能靠后勤处四下划拉。
    好在有李家台子这个合作单位,要不然的话,孙立真的只能割自己的肉去给工人们熬汤了。
    一直忙活到天黑,才把一千头猪称了重装车。
    “鸡和鸡蛋,我下回过来拉,天明,你可得给我看住了,谁来都不能松手!”
    算清了帐,孙立带着车队打道回府。
    李天明回到家,刚进屋就见五带着振华和甜甜两个的拆箱子呢。
    蓉在一旁拦都拦不住。
    “哥,我能吃一个吗?”
    五举着个香蕉问道,一旁的振华和甜甜也是满脸的期待。
    “吃呗,这些东西存不住。”
    李天明发了话,蓉纵然不情愿也没话。
    “每天只能吃一个!”
    五下手快,抢了个大的。
    “就你眼尖!”
    蓉又给振华和甜甜每人掰了一个。
    “麦乳精不许碰,给嫂子留着!”
    完,把那几罐麦乳精全都抱走,锁进了柜子。
    李天明也看了一眼,孙立送来的东西还真不少,点心、水果、腊肉、糖,还有不少营养品。
    见五还在盯着箱子看,李天明打开一包糖,给他们三个每人抓了一把。
    “哥,吃饭吧!”
    李天明在养殖场待了一下午,到现在连饭还没吃上呢。
    “蓉,等会儿拿两袋奶粉,再拿一罐麦乳精,给你天林二哥送去!”
    牛爱莲前些日子也检查出有了身孕,这下方艳梅不用在盯着苗红翠的肚子了。
    蓉答应了一声,挑好了几样东西便出了门。
    “天洪家的也有了!”
    宋晓雨提醒道。
    “他不缺这个!”
    天洪和马远每隔一个星期,往钢铁厂送一车鱼,孙立还能亏待了他们。
    正吃着饭,李学庆到了。
    “叔!吃了吗?”
    “吃过了,不用管我!”
    李学庆坐在灶台上,点上一支烟。
    “天明,养殖场的进项,你是咋打算的?”
    这两天大笔的进账,村里人都盯着呢,李学庆过来讨个主意。
    “留够了明年进种,还有买饲料的钱,剩下的全都分了!”
    政策上虽然还没有太大的变动,可随着老人家在中枢的位置越来越重,往后也不用再藏着掖着的了。
    “能行?”
    李学庆还有些迟疑。
    “放心吧,叔,我心里有数!”
    听了李天明的话,李学庆心里算是有底了。
    “那就分!”
    “叔,过些日子,我又要南下广州了,工地那边,您受累盯着点儿!”
    十一月初,又到了广交会的日子。
    此前,王作先就让刘秘书和李天明打过招呼了。
    “行啊!可就是我啥都不懂,你出发之前,还是得交代清楚了!”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
    方便面厂的主体建设已经差不多快竣工了,剩下的就是设备安装,这边有吴月华负责,李学庆主要就是盯着那些工人。
    又过了几天,一场秋雨浇下来,天气也变冷了。
    一大早,来接李天明的车就到了。
    叮嘱宋晓雨和蓉守好家,李天明提着行李出了门。
    “刘哥,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让李天明意外的是,过来接他的竟是刘秘书。
    “我这次也跟团南下,杜副主任对外贸工作不了解,王主任让我帮着打打下手!”
    名义如此,可李天明知道,这是王昨天特意安排的。
    毕竟是第一次和杜树平接触,王作先担心李天明与其起了冲突,这才安排了刘秘书随团南下,关键时刻能起到调和的作用。
    “王主任啥时候高升,有消息吗?”
    车上没有外人,李天明话也没了顾忌。
    “具体的还没定下来,不过,应该是快了,现在上面有消息,领导很有可能要主抓工业生产。”
    呃?
    李天明闻言,不禁有些意外。
    看出了李天明的疑惑,刘秘书解释道:“各个部门转一圈,往后……”
    明白了!
    这是要重用的信号啊!
    车进了海城,没去市委大院,而是直接开到了火车站。
    休息室内,李天明第一次见到了杜树平。
    “杜副主任!”
    其他的不了解,但杜树平这个人看着倒是很正派。
    “天明同志!”
    杜树平和李天明握了下手,并没有寒暄的意思,给人的感觉……
    有点儿冷!
    尤其是那双眼睛,看向李天明的时候,目光之中满是审视的意味。
    李天明又和卢源等人打了个招呼,等到车站广播响起,一行人带上行李,准备登车。
    坐票啊?
    看着手上的硬座票,李天明立刻感觉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按他一个平头老百姓,出行就应该是坐票。
    可这些年都是软卧,突然降了待遇,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不光李天明是坐票,卢源等人,甚至就连杜树平也都是坐票。
    李天明年轻,身板结实,就算坐着去广州倒也没什么,可杜树平等人的岁数都不了。
    咣当个一天两夜,还不得散架了啊?
    “这是杜主任要求的,是要统一标准!”
    趁着去抽烟的时候,刘秘书给李天明解了惑。
    “王主任劝都不好使,这位杜副主任……特别讲原则。”
    讲原则?
    李天明听了,不禁挠头。
    他在村里干得没见识,都没在原则范围之内。
    “你担心什么呢?放心吧,杜副主任虽然讲原则,但并不古板,人还是很灵活的,上次市委开会,杜副主任还在会上提到了李家台子!”
    “咋的?”
    王作先走后,杜树平就是海城的一把手,在人家的治下讨生活,李天明不得不心着点儿。
    “杜副主任认为,李家台子的发展模式很有参考性,值得海城其他地区学习!”
    要是这个态度,李天明就放心了。
    但是,刘秘书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李天明的心悬了起来。
    “只是,缺乏监管,一旦放纵,容易走向错误道路!”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239/29572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