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摆正位置,认清优势

推荐阅读:重生九零霸王花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快穿疯批恶女:赚功德养崽崽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娱乐圈]从漫画家到顶级编剧今天也在军营卷死战友荒野双狼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娇软贵女勾帝心,扮猪吃虎谋凤位

    “没有的事,是中野喜次郎提起来,我不过是顺口搭音,每回广交会开馆前,商务部和对外贸易中心的领导,都得给我们开会,强调外事纪律,不该的,绝对不,可咱们还得和东瀛做生意,人家提出来了,我总不能不搭理,随便应付了几句,卢局怎么还当真了!”
    李天明着,心里早就把卢源给骂成了烂茄子。
    那嘴怎么跟棉裤腰一样,啥都往外漏。
    要是和王作先也就算了。
    杜树平!
    李天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摸清楚这位杜原则的路数。
    杜树平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天明,直到他把话完。
    “你最得对,还是要维护好和外商的关系,不过……既然谈了,总该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上面要搞改革试点,选中了咱们海城,政策上要放宽,允许引进外资,很多同志都,你很有想法,今天这里没有外人,谈谈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怎么看待?
    和改开一样,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外资进入国内,既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样也存在潜在风险。?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补充、技术提升、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而潜在弊端则包括了市场垄断风险、产业结构失衡,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对环境的破坏。
    招商引资,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推动经济规模扩展。
    但是,外资凭借着其技术和资本的优势,必定会挤压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威胁国家的产业结构安全。
    最终导致部分领域过度依赖外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比如某些高精尖制造业。??
    同时,外资流向主要集中于高收益行业,可能加剧区域或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此外,部分高污染产业转移,导致环境压力,如上一世改开初期,被引入国内的资源密集型外资项目。??
    外国人来中国不是做慈善的,人家是为了赚钱,看中的是国内的资源,还有廉价劳动力。
    像这些,李天明之前在和老人家的谈话中,已经提到过了。
    弊端是有,但如果因此就畏足不前,国家经济还怎么发展?
    这个阵痛期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完善相关制度,减少相应损失。
    至少……
    “杜主任,外资是谈来的,不是求来的!”
    上一世,很多地方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招商引资的任务,在面对外商的时候,一味地妥协退让,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怎么讲?”
    李天明思索片刻,杜树平也没有催促,耐心地等待着他高谈阔论。
    “杜主任,我能先问您一个问题吗?”
    李天明知道,他和老人家得再多,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毕竟,老人家要把握的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政策制定得再好,再完善,等到下面的人具体去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变了味道。
    一些地方上的领导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自己的政绩,很有可能会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
    比如……
    “如果同一个外商,同时看中了海城和石市,在与两地谈判的时候,待价而沽,谁开出的条件好,就将投资放在哪一个城市,但这需要您让出……一部分利益,或者在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您……会让步吗?”
    杜树平闻言,下意识的就想不会,但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不出来了。
    他心里很清楚,一旦李天明的那种情况发生,他应该……
    “会吧!”
    是个实在人。
    如果杜树平义正言辞地“不会”,让嚷嚷上几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就没必要聊下去了。
    “就算您不会,石市的领导也有可能会。”
    杜树平迟疑着点点头,他很清楚,李天明所的都是实情。
    就像出口创汇一样,未来招商引资也会成为中枢考察一个干部的标准。
    政绩,没有哪一个地方上的领导能忽视。
    “你这些,是想要提醒我?”
    杜树平也是个聪明人,从李天明的这些话里,自然听得出,他是什么意思。
    “杜主任,您心里清楚,这些情况是肯定会发生的。”
    杜树平并不否认。
    “这是中枢首长定下的,我们要做的是执行!”
    李天明闻言,知道杜树平是误会他的意思了。
    “杜主任,我不是反对引入外资,国家要发展,只靠我们自己不行,最起码,打开门以后,我们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
    敞开大门,不仅仅是要引入外资,更为重要的是,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这些都将会对国家的发展大有裨益。
    但是,广迎八方客的时候,也要注意,当心那些苍蝇也一道飞进来。
    “把话得明白些!”
    “摆正我们的位置,认清我们的优势,不是每一个来咱们海城投资的外商都是太上皇!”
    呃?
    杜树平听了,紧皱着眉头:“我们的优势?我们……”
    看到杜树平的反应,李天明就知道,他也犯了这年头很多地方领导都会犯的一个毛病。
    把自家看得太低。
    这也是改开初期,在引入外资的时候,国家利益受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觉得国内一穷二白,没有吸引外商的地方,人家愿意投资,都是来帮着他们发展的。
    结果……
    “我们当然有优势,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不然那些外国人为啥要来咱们国家投资,肯定是有利可图,人家才愿意来。”
    对啊!
    杜树平之前已经和市委的重要领导开过几次会了,大家反复讨论,一直的都是,外国的技术多么先进,外商的资金能帮着海城发展工商业,还能提供就业岗位。
    知青下乡,最初还不就是因为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来安置那么多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
    现在听了李天明的分析,杜树平也明白过来了,招商引资并非是一方帮助另一方,而应该是……
    互惠互利!
    杜树平这个时候也明白了,李天明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无非就是想告诉他,在与外商接触的时候,千万不能妄自菲薄。
    一下子把自己摆在弱势的一方,那还谈个屁啊!
    也幸亏有了李天明的提醒。
    “你得很对,我们确实要摆正位置,认清自家的优势!”
    随后杜树平又接着道。
    “我让卢源同志联系了那位中野喜次郎先生,他对来海城投资很感兴趣!”
    上级领导下达了命令,海城自然要尽快拿出成绩。
    等着外商主动上门,不如主动出击。
    可现在看来,这一步好像是走错了。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他们太主动了。
    “过几天,中野喜次郎就要来海城考察投资环境,他……点名想要去你们村看一看!”
    这才是杜树平今天见李天明的真正目的。
    或许一开始,杜树平还存了,适当的时候,让李天明让步,促成中野喜次郎的投资,为海城招商引资先拔头筹。
    可刚刚听了李天明的一番话,杜树平也改了主意,现在变成了,让李天明提前做好准备,别被鬼子给占了便宜。
    李天明闻言,笑道:“杜主任,要是谈不拢……您可不能怪到我头上啊!”
    杜树平不禁有些尴尬:“既然是合作,就要互惠互利,条件谈不拢……也很正常,哪能怪得了你。”
    行嘞,有这句话就行。
    接着,杜树平又叮嘱了几句,李天明告辞离开。
    出了市委大院的门。
    “走,回家!”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239/29572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