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这下没小岗村的事了

推荐阅读:重生九零霸王花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快穿疯批恶女:赚功德养崽崽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娱乐圈]从漫画家到顶级编剧今天也在军营卷死战友荒野双狼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娇软贵女勾帝心,扮猪吃虎谋凤位

    广交会正式开馆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突然发现,中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虽然依旧礼貌热情,当他们提出那些近乎刁钻的问题时,也能耐心地给予解答,可就是……
    原先那种优越感,再也感受不到了。
    特别是在谈到价格的时候,原先中国人总是会习惯性地“让一步”,现在呢?
    礼貌的微笑,伴随着犀利的眼神。
    面对他们的步步紧逼,中国人的态度是……
    就这个价,爱买不买。
    上一世,外国人在中国总是高人一等,其实都是中国人惯出来的。
    还标榜这是礼仪之邦!
    当中国人不再惯着他们的时候,他们那种优越感也就不存在了。
    一连十天,海城顺利撤展。
    带走的是大笔订单。
    顺便还和去年谈好了合作的下级供应单位定下了供应清单。
    “你急什么啊?杜主任还等着咱们汇报工作呢!”
    回到海城,刚下火车,李天明背起行李就走。
    “卢局,您是带队的团长,还是您去和杜主任汇报吧,我媳妇儿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生了,我得赶紧回家看看!”
    要不是今年的春季广交会是杜树平上任海城市革委主任的第一届,又当面点了李天明的将,他还真不一定愿意撇下怀孕的媳妇儿,跑到广州那么远的地方。
    卢源也知道李天明家里的情况,闻言便没再勉强。
    “你怎么回去?要不我安排车送你!”
    “不用,有人来接我!”
    着话,人已经跑没影儿了。
    火车站外面,孙立已经等了好半晌了。
    这时候的火车,很少有准点的时候,李天明他们坐的这一趟,是上午10点能到站,结果这会儿都快12点了。
    孙立怕误事,早早地就到了海城东站候着,等了好几个钟头,早就饿了。
    “天明!”
    终于看到李天明走出来,孙立连忙挥舞胳膊大声喊着。
    李天明也发现了孙立,赶紧一路跑着过来了。
    “孙哥,麻烦您了!”
    返程前一天,李天明就给孙立打了长途电话,约好了今天来车站接他。
    “有啥麻烦的,正好出来躲清闲!”
    身为后勤处的处长,孙立就相当于整个海城钢铁厂的大管家,除了生产技术上的事不归他管,其他的,就没有他管不到的地方。
    每天大事事一箩筐,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两个人上了车,李天明从行李里面抽出一条烟,递给了孙立。
    “广州当地的烟,别嫌弃!”
    不能白让人家帮忙,这是规矩。
    孙立笑着接过,放在了一旁。
    “孙哥,前些天电话里的那个事……”
    “放心,我和我大伯打过招呼了,新轧钢线的车间,基础归你那两个妹夫!”
    这种事对孙立而言事一桩,就算不和孙福满打招呼,他也能决定。
    张学振和李光强带的施工队,此前盖的钢厂职工宿舍质量没得,把新车间的基础工作交给他们来干,谁也不出什么。
    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工农联合的大旗,谁敢否定?
    “多谢了,明天我让他们去厂里找你!”
    “行啊!当面聊!”
    着发动了汽车。
    刚才没留神,这会儿车动起来,李天明才发现,孙立今天开的不是原先的吉普车,而是一辆轿车。
    “孙哥,这车是新换的?”
    “冶金局刚换了一批公务用车,把淘汰下来的给了厂里几辆,别看不是新的,好歹也是进口货呢,这玩意儿开着就是比吉普车舒服。”
    李天明闻言,立刻动了心思。
    “厂里得了几辆?”
    “五辆,我开的这辆,还是你大伯的专车呢!”
    嚯!
    李学军现在都有专车了啊!
    “孙哥,冶金局那边……还有没有富余的?”
    孙立反应过来,笑道:“怎么着,你也想弄一辆?”
    “我花钱买!”
    “这事恐怕不容易,关键是,就算给了你,你也没地方加油啊!”
    大解放烧的是柴油,可以直接在钢铁厂加。
    这种东瀛产的公爵轿车,烧的是汽油。
    如今在国内,汽油可是紧俏货。
    政府用车都有专门的加油渠道,企业单位都只能自己找门路。
    “你有地方加油,我还能找不到地方?”
    孙立知道李天明和海城各个窗口部门的一把手关系都很好,加油这种事还真难不住他。
    “行,我帮你问问,冶金局后勤办公室的刘成和我关系不错!”
    “得嘞,孙哥,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天明早就想换辆车了,只是一直没有门路,既然冶金局要更换公务用车,什么也得弄上一辆。
    两个人着话,车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了。
    隔着车窗,地里的水稻已经抽条长高了,绿油油的一大片,看着就喜人。
    “天明,最近的报纸看了没有?”
    呃?
    孙立突然提起最近的报纸,李天明顿时有些意外。
    “咋了?又有啥新的精神?”
    最近中枢明显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时不时的就要发布一些改革措施。
    “是关于你们农村的!”
    李天明闻言一惊,忙问道:“上面的啥?”
    孙立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和土地政策有关。”
    土地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李天明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很熟悉,但是已经很久没人提起的词。
    历史的进程又一次被撬动了。
    他记得很清楚,这项政策是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的,而且,还只是定点施行,全凭自愿。
    要是问李天明改开到底是哪一年,什么时候,或者国内的《专利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他肯定不清楚。
    因为上一世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李天明根本关注不到,和他也没啥关系。
    但土地政策改革,作为农民,他肯定记得一清二楚。
    一直到1980年,老人家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提到了: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随后中枢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算是正式推行全国。
    那段时间,村里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向全村人宣讲新政策,很多条条款款,李天明到现在都还能回忆起来。
    而提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肯定绕不过安徽凤阳的岗村,正是那18位农民“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施行了“大包干”,才推动了农村工作改革。
    只是现在……
    好像没岗村什么事了。
    “孙哥,直接把车开到村支部!”
    上面派发下来的报纸,全都在村支部,李天明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份报纸。
    “天明,回来啦!”
    马长山正准备回家吃饭,就见李天明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长山叔,报纸呢?”
    报纸?
    “都在屋里,我给你找!”
    马长山刚完,李天明已经进了传达室,很快就从一摞报纸当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一份。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没错了,就是这个。
    “你要看的就是这个啊?昨天县里才来人,开了一下午的会。”
    “都啥了?”
    “还能啥,现在上面又要分了,可到底是分,还是不分,了是全凭自愿,商量了半晌也定不下来。”
    上一世也一样,关于是单干,还是坚持大集体,村里人争论不休。
    李家台子一直拖到81年,包产到户的政策都施行一年了,才正式分。
    “学庆叔的意思呢?”
    马长山道:“学庆要等你回来。”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239/53687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