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百零六章:背刺李世民,浩浩荡荡的诸王就封!

第二百零六章:背刺李世民,浩浩荡荡的诸王就封!

推荐阅读:仙壶农庄游戏王:决斗者的奇幻冒险万法诡道,我为灵尊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穿书成炮灰,我在年代偷偷暴富!洪荒:我巫族不争霸,鸿钧人麻了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突然成为了末世里的反派!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贞观十七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长安城张灯结彩,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日前,水师提督、海国公刘仁轨来报,三万水卒会同十万东夷军已经荡平了倭国,大批倭人被捕捉为奴,送往大唐明码标价售卖,倭国本土成为了水师驻地,迁徙了不少汉人前往居住、生活。
    远在中亚,十万康居铁骑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大食的阿拉伯骑兵根本不是对手,一溃再溃。
    现如今,大唐已经确立了二十六个行省,直接控制疆域达到了两千万平方公里,间接控制领土不下3500万平方公里,真正可以占据了东方日出之地,人口超过了万万之数,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
    唯一可以勉强抵挡大唐一些时间的只有大食、拜占庭,大唐百姓无一不是昂首挺胸,骄傲如斯。
    “父皇。”
    太极宫,甘露殿中,一身玄色帝服的李承乾举起酒杯,遥遥敬向李世民。
    “嗯?”
    一身褚黄圆领袍服的李世民眼睛眯了眯,他的心中隐隐生出了不妙之感。
    自那日玄武门之后,李承乾做为大唐皇帝,可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态度如此恭顺。
    “陛下,太上皇!”
    “臣有奏。”
    大宗正李道宗冷不丁的出声,引起了殿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今天是家宴,出现在这里的只有宗室,包括诸藩王、公主及其驸马,李道宗是宗室之中,地位仅次于襄邑王郡李神符的人,他的出言可不简单。
    “王叔但可直言。”
    没等李世民回神,李承乾直接示意道。
    “谢陛下。”
    李道宗这才开口道:“如今大唐据有四海八荒,宗室分封海外,仰赖陛下英明。”
    “臣斗胆建言,高祖太武皇帝嫡子:息王、巢王无嗣,更无血食奉祀,不符人理伦常。”
    “臣请陛下从宗室诸子遴选忠厚之人,承息王、巢王嗣。”
    ‘???’
    一言下,满殿皆惊。
    所有人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看着他。
    息王何许人也,前隐太子李建成,巢王又是何人?前齐王李元吉,那可是意图将当今太上皇李世民置于死地之人,之所以子嗣断绝,完全是李世民忌惮所为,现在提起这件事不是在戳李世民的心窝子吗?
    “王弟意欲何为?”
    果不其然,上首的李世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沉声质问道。
    然而,李道宗不卑不亢的补充道:“若以宗承继大宗,于礼法不合,臣以为太上皇诸子中,皇十三子、皇十四子宜出继息王、巢王。”
    轰隆!
    霎时间,整个甘露殿一片死寂。
    皇十三子李福、皇十四子李明确实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年岁最的,不过6、7岁,与太子李厥相仿。
    昔日,李世民后宫嫔妃中有大杨妃、杨妃、杨嫔,大杨妃是前隋公主,诞下汉王李恪、虞王李愔,杨妃出自弘农杨氏,为皇十三子李福母妃,杨嫔更不用了,乃是曾经的齐王妃,李元吉的正妻。
    李道宗这个提议无疑是在李世民的雷区不断蹦跶,简直是在挑衅李世民。
    “混账!”
    李世民怒极而笑,把他的儿子出继给李建成、李元吉,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老臣附议!”
    襄邑郡王李神符附和道。
    “臣请太上皇施恩。”
    少宗正、杞国公李闵一句话把李世民架在了火上烤。
    “请太上皇施恩。”
    荆郡王李元景、卫郡王李元昌等人最快的出声表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聪明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傻子,李道宗若不是得到了陛下的示意,又怎么干明目张胆的提出这样的提议,这不是明摆着得罪太上皇李世民。
    在场宗室都还没有分封,他们可不敢得罪陛下,甚至巴不得讨好陛下,换取一块好点的封地。
    “好!好!好!”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咬牙切齿,眼中满是升腾怒火,哪里还会不知道被攻逼宫了。
    “陛下。”
    “息王妃在殿外求见!”
    一名内侍谦卑的上前叩首禀报道。
    “请!”
    李承乾毫不在意李世民的目光,俯瞰下首,淡淡道。
    “诺。”
    内侍这才退出了甘露殿。
    片刻后,一道素色身影出现在了所有宗室面前,不施粉黛的脸庞难掩雍容之姿,这便是昔日的太子妃郑观音,阔别十余载,大多数人都还记得曾经的她是那般风华正茂。
    “参见陛下,太上皇!”
    郑观音一入殿,微微欠身行礼。
    “皇嫂。”
    看着眼前如同死水一般的郑观音,李世民心中悸动一下,面色僵硬。
    “妾身请陛下、太上皇怜悯先夫九泉之下凄苦,允准宗室承嗣。”
    当着所有宗室的面,郑观音直视李世民,没有丝毫血色的嘴唇中吐出了这样一句话。
    20岁就被册封为太子妃,青春之年,贵盛无比,与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近在咫尺的她,比之长孙皇后一点都不差,对嫡、庶子女一视同仁,以贤德著称。
    正因如此,李世民敢纳齐王李元吉王妃入宫,却不敢对她有丁点的亵渎之心,荥阳郑氏可是五姓七望之一,天下高门显贵,谁又敢欺辱郑观音呢?
    此时此刻,宗室、郑观音将李世民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如若他不同意为李建成、李元吉承嗣,传至天下人耳中,无疑是把他多年塑造的仁孝之名摧毁。
    为了昭显自己并非谋反,而是顺位继承的法理性,这些年他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如今已退位居大明宫,在乎的恰恰是身后名。
    “呼!!!”
    深吸了一口气,李世民的眼神分外阴鸷,沉声道:“皇嫂之言,发自肺腑,朕自是不忍见大兄、元吉无人奉祀。”
    “呵呵!”
    听到这话,包括李承乾在内的所有人心中无不冷笑一声。
    “太上皇圣明。”
    李道宗随之高声大喝。
    “太上皇圣明!”
    在场所有人齐声附和。
    “朕已退位,大唐之事悉数交由皇帝处理。”
    “今日宴会着实让人疲乏,不胜酒力,这里就交给皇帝了。”
    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李世民转身离开了甘露殿,脚步阑珊,他哪里会不明白自己这是又一次被李承乾拉出来当了一回背景板,在生气和窝囊之间,他选择了生窝囊气。
    “恭送太上皇!”
    一众宗室吩咐行礼,目送着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消失在夜色下。
    “十三弟、十四弟何在?”
    “臣弟在。”
    年仅7岁的李福和6岁的李明有些懵懂,分别被杨妃、杨嫔牵着走来到了殿中央。
    “拟诏,皇十三子李福承继息王爵位,奉祀堂前。”
    “皇十四子李明承继巢王爵位,奉祀堂前。”
    “大宗正院为其录入名籍,赐王府各一座,暂领食邑五千户。”
    “息王妃郑氏加封息国王太后,杨妃加封息国王太妃,杨嫔加封巢国王太后。”
    “息王之女加封安邑郡主、闻喜郡主、汾阴郡主、永安郡主、东垣郡主、归德郡主。”
    “巢王之女加封和静郡主、新野郡主、寿春郡主、文安郡主、成皋郡主、宛陵郡主。”
    “户部员外郎刘承道调任息王傅,中书舍人裴重晖调任巢王傅,
    李承乾居高临下的下达帝诏。
    “谢陛下!”
    一时间,郑观音、杨妃、杨嫔等女全都叩谢圣恩。
    “陛下英明!”
    满殿宗室无不为李承乾之举而崇敬。
    这一道诏书下发,天下人必然会知晓皇帝为李建成、李元吉正名的决心,李建成之女、李元吉之女全部被封为郡主,食邑一千户,位同正二品,这是何等的皇恩浩荡!
    刘承道、裴重晖都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婿,让他们担任息王傅、巢王傅,无一不明了皇帝的贤德。
    “大宗正何在?”
    “趁着今日中秋佳节,正好把宗室们的事定下。”
    随即,李承乾的一句话勾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思。
    第一批分封的汉国、钟离国、殷国、商国如火如荼,汉王李恪中秋送礼的车队更是震惊了整个长安,足足三百多箱身毒珍宝,汉国典客陆敦信更是一度成为了长安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江南士族从工部、军器寺一股脑买了数十艘五牙大舰、黄龙船,从岭南行省、江南行省、江淮行省购得海船上千艘,从造船大匠到普通学徒,连人带家眷一并打包带走。
    汉国、虞国的第二批移民足有百万之数,分水、陆前往身毒,声势浩大,无以复加。
    同时就封的钟离国、中山国、孤竹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分封在身毒的其它六个公国更是无人问津。
    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只有殷国、商国,两国分封的殷商大陆距离大唐本土,隔着数万里汪洋大海,消息往来并不方便,反倒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大唐关于宗室的定制早已完善,宗室必须对外开拓,除非放弃一切,成为庶民,大多数宗室都不是草包,谁又不愿意在外立国,称孤道寡呢。
    “是!”
    大宗正李道宗取出了一份帛书,双手打开,大声宣读:“大唐皇帝令。”
    “殷洲置蒋国、荆国、卫国、蔡国、徐国、曹国、彭国、章国、霍国。”
    “商洲置纪国、虢国、焦国、邓国、舒国、祝国、江国、庸国、滕国。”
    “昆仑洲置夏国、越国,另有5个公国、3个侯国、7个伯国、4个子国一并就封。”
    “谢陛下!”
    一众亲王、郡王、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眼神各异,连忙行礼。
    这样一来,大唐宗室在册之人已经全部分封完毕,身毒有2个亲王国、3个郡王国、5个公国;殷洲有2个亲王国、8个郡王国;商洲有2个亲王国、8个郡王国,旗鼓相当。
    昆仑洲看似封国最多,实则,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只有2个亲王国,其它公国、侯国也许都上不了台面,这主要是考虑到了昆仑洲在陆地上同大唐接壤,须得彻底解决大食才能大肆分封。
    所以,这些封国之中,前往殷洲、商洲的宗室必然是最快就封的。
    “你们的亲军护卫使司早就搭建好了,一应亲卫都已经准备就绪。”
    “依制,宗室携护卫开国,铸传送阵台,而后,一应物资、人口会通过传送阵前往所在封国。”
    “中秋之后,100艘巨鲸灵舟会送你们前往各洲就封,你们且下去准备吧。”
    大手一挥,李承乾安排道。
    “是。”
    一个个宗室满怀希望的离开了甘露殿。
    到最后,只剩下皇后苏子衿、太子李厥及郑观音等人。
    “厥儿。”
    “你和两个皇叔先去玩。”
    摸了摸太子的脑袋,李承乾和煦道。
    “是,阿耶。”
    李厥朝李福、李明招了招手,三只奔跑着出了殿,身后还有一干翊卫、内侍、宫女随行。
    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后,李承乾这才将目光投向了郑观音等人:“为何要册立息王、巢王,朕可以直接告诉你们原因,其一,朕是为太上皇挽回皇室声誉,不致大伯、四叔绝嗣。”
    “第二,息王、巢王份属亲王,自然需要为国开疆拓土。”
    “五姓七望之中,陇西李氏已经选择了支持以钟离国为首的宗室之国,宗卫大多从陇西李氏中遴选,赵郡李氏押注了多个亲王国,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被夷族。”
    “太原王氏两脉,晋阳王氏被夷族,祁县王氏连同河东裴氏、薛氏、渤海高氏支持了商王。”
    “只剩下荥阳郑氏还没有下注。”
    提及此,李承乾的视线在郑观音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陛下请放心。”
    “妾身会亲自回族地一趟,服族老支持息王。”
    郑观音恬淡回道。
    “嗯。”
    接着,李承乾看向了杨妃、杨嫔:“弘农杨氏还未有安排。”
    “朕希望它能成为巢王的助力。”
    “巢王、息王可以不必着急就封,由王傅统御五千亲卫前往开疆拓土。”
    “待二者十四岁之后再行接管封国。”
    “是。”
    两女同样心知肚明,这不是皇帝的嘱咐,而是皇帝的命令。
    现如今,随着诸王就封,算得上郡望高门的只有荥阳郑氏、弘农杨氏没有安排了,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事情,如若两家门阀不愿意,那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PS:亚洲面积:44579000平方公里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372/30053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